作者 / 刪刪來吃漢
前陣子馬英九總統在「新竹生醫產業及育成中心」的開幕儀式上,宣示臺灣的生醫產業要超越新加坡。
這段話因為讓人想起2008年馬總統要競選連任時,用各種手段, 打擊宇昌案的往事,令網路上一遍譁然。
確實,宇昌案對臺灣生醫產業造成了巨大衝擊,幾個當初促成宇昌案的知名學者,也因此抽手,讓臺灣失去了一次很好的產業轉型機會。
然而,即使是宇昌這麼萬眾注目的案子,要光憑單一事件,摧毀一個國家的產業,並沒有那麼容易。臺灣的生醫產業,之所以一直發展不起來,還有其他更深層的因素。宇昌案只是這些因素的外顯行為,不是根本原因。
生醫產業和其他產業不同,是相對不適用於自由市場競爭,必須高度依賴政府的產業。由於生醫產業產品研發時間動輒長達十數年,投資金額常以數億美金計,但一旦研發完成,要複製同樣或類似的產品,相對容易,因此若沒有政府對於新藥智慧財產權的強力保障,將會使得新藥公司,失去研發新產品的動力,整個產業也會因此崩毀。
同時,由於新藥法規對於安全性的要求,是決定新藥研發成本的重要因素,而法規與國際接軌的程度,會影響藥物進入他國市場的容易度,因此,健全的法規,是新藥研發產業展露頭角的重要一環。政府在制定完法規之後,如何與研發新藥的廠商建立良好的溝通管道,讓審查機關可以輔導廠商研發,並研議合理價格,亦是廠商能否順利讓藥物上市的關鍵。
尤有甚者,這種以科學為基礎的產業,一定要有非常良好的產學合作與技轉系統,才能夠讓有志研發新藥的廠商,能夠源源不絕的找到研發動能。
然而,臺灣政府效率不彰,讓自己在生醫產業中應扮演的角色上全面失能,加上宇昌案和陳垣崇院士被搜查、政府答應投資卻臨時抽腿,讓張有德博士心灰意冷等新聞,令政府信用破產,才是臺灣生醫產業一直難以發展起來的主要因素。
若把政府失能看做前門的虎,臺灣生醫產業還有後門的狼。
在從小計較分數,以考試為導向的教育體制薰陶下,臺灣人在文化上,對失敗有著根深蒂固的懼怕。我們往往將失敗視為一個死局,一旦走進去,就沒有再出來的可能。然而,在生醫產業這種風險極高的領域,即使你做對了每一件事情,把發展新藥背後的科學做到最好,還是會常常面臨失敗。
這類紮實的失敗,在許多國家,會被視為寶貴的經驗,因此創業失敗者,會獲得更多機會,繼續貢獻自己的才能。但在臺灣,懼怕失敗的文化,會讓同樣的人失去舞台,也會使創業者怯步。
若是無法門前劈虎,門後斬狼,臺灣的生醫產業,不管口號喊得再好聽,終究還是夢一場。
フェンディ バッグ 公式 k乗
オロビアンコ 鞄 プレゼント
斬狼劈虎救生醫 – 新公民議會
kmpprghgqr http://www.gf6j1y27o50153qi76ew5r8na8wwb20ds.org/
akmpprghgqr
[url=http://www.gf6j1y27o50153qi76ew5r8na8wwb20ds.org/]ukmpprghgqr[/ur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