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3月出版的《受苦與反抗:陳健民.獄中書簡》,讀來令人五味雜陳、感觸良多。
作者陳健民教授長期推動中國公民社會的發展,也積極投入香港的公民運動,因為2014年的佔中運動而被判刑16個月,期間行為良好而減免三分之一刑期,於2020年3月14日釋放。後來,他將獄中書簡整理出書,書名為《陳健民獄中書簡》,由香港出版。如今臺灣再版的《受苦與反抗》,多收錄了一篇〈臺灣版序〉,描述了作者出獄後的活動、感受與來臺前的心境,彌足珍貴。
閱讀《受苦與反抗》,讓人留下第一印象的,莫過於拘禁環境。書中提到,收押所醫院的衛生髒亂不堪,不但廁所的鐵馬桶沒有蓋,打開床頭櫃的抽屜,還會有幾隻小強衝上手臂。而在壁屋監獄裡,除了髒亂、水漬和惡臭,還得忍受倒胃口的食物、菸味、電視臺與工廠發出的吵雜聲,加上夏天的高溫悶熱(窗戶不通風,30幾個人卻只有6臺風扇,有一半人無法被風吹到),非常考驗一個人的心志與忍耐力。
然而,健民教授卻心安理得,白天工作,晚上教獄友英文,「放風」時間還會散步、跑步,也會把握時間閱讀。在不到一年的時間,竟看完了40本,共50冊的書。
據陳祖為和周保松兩位先生所說(兩位都是筆者相當尊敬的香港學者),他們在探監時所看到的陳健民,都是精神奕奕、聲音爽朗的形象。在如此考驗意志的一個空間,陳健民教授卻在親友支持、個人信念、靜坐禪修與專注閱讀中尋找到「平靜的力量」。
當中,閱讀梭羅(Henry David Thoreau)的《湖濱散記》相當關鍵。梭羅是第一個提出「公民抗命」(civil disobedience)的人,也曾入獄,他把在湖畔的簡樸生活寫成《湖濱散記》,旨在批判物欲的世界。梭羅的理念,不只影響了後來的聖雄甘地和馬丁‧路德‧金,也對陳健民教授產生了心靈安頓的力量,讓他更加堅信,生活態度也是一種抵抗。
雖然平靜,卻也不平靜。2019年夏天爆發的香港「逆權運動」(早期稱為「反送中運動」,周保松先生稱之為「自由之夏運動」),政府的態度、鎮壓以及抗議者的受創、流離、死亡,都讓陳健民教授感到悲憤、沮喪和憂心。
書中也提到,陳健民教授有機會申請保釋,但他卻拒絕這麼做,他強調,對抗強權政府、爭取民主與公義要有付出重大代價的決心,坦然面對司法審判、承受囚獄之苦本身就是一種抗命,他必須要完成自己的承諾。
書中有一句非常深刻的話:「當我們傾盡全力仍無法撼動一個邪惡的制度時,剩下來可以做的是去受苦。」即使不是每個人都有坐牢的勇氣,但我們還能做的,就是閱讀,去感受受苦者的感受,這也是另一種的「共同受苦」。
在獄中的閱讀書單裡,其中有一本書是陳鼓應先生的《莊子今註今譯》,陳健民教授表示,閱讀這本書「有『深根寧極』之感」,並且說:「我這次並無如邵家臻般在獄中延續抗爭,是自知身心俱疲,想藉此機緣在山上讀書跑步,靜觀世事變化,對莊子的人生境界更是嚮往。」
看到這一段,讓人想起自由主義學者殷海光先生晚年說過的一段話,他說:「不想想看:在思想上,老子和莊子的世界是多麼的自由自在?特別是莊子,心靈何等的開放(要建立開放的社會,首先必須有開放的心靈)。」(引自陳鼓應編:《殷海光最後的話語──春蠶吐絲》)
《受苦與反抗》提到,曾有一個高人告訴曾國藩「莫從掀天揭地處著想,要在波平浪靜處安身」,這句話說到健民教授的心坎,也是他來臺前的心境,這也讓人想到陳鼓應先生對老子「小國寡民」的一段描述:
「在這小天地裡,社會秩序無需鎮壓力量來維持,但憑各人純良的本能就可相安無事。在這小天地裡,沒有兵戰的禍難,沒有重賦的逼迫,沒有暴戾的空氣,沒有兇悍的作風,民風淳樸真實,文明的污染被隔絕。故而人們沒有焦慮、不安的情緒,也沒有恐懼、失落的感受。」(引自陳鼓應:《老子今註今譯》)
陳健民教授出獄後,依然掛心因逆權運動而被捉的年輕人以及因國安法而被逮捕的老朋友,也用他的方式去協助這些受困者。直到最後一刻,他才來臺灣。
2021年7月19日,陳健民教授抵達臺灣,成為國立政治大學社會學系的訪問學者,但願他心繫香港之餘,亦能在自由、沒有高壓逼迫的臺灣,有一寧靜安身之處。
作者/陳康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