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羅斯侵烏戰爭爆發至今,戰事已持續達7個禮拜,而且在烏東頓巴斯地區局勢山雨欲來、加上馬利烏波爾烏國守軍依然堅強抵抗的此刻,戰爭恐怕仍無法在短時間內結束,甚至有可能繼續拖長,直令愛好和平的大多數人悲嘆烏國及其民眾處境之苦。
但也是由於澤連斯基總統以降的烏國軍民,大多有堅強的戰鬥意志,加上烏軍善加結合烏國自身地理、氣候等自然條件與西方各國援烏武器,展開頑強的抵抗,因而成功遲滯俄軍,不僅使俄軍「3日內攻佔烏國首都基輔、7 ~14日內掃平烏國全境反抗」的迷夢徹底破碎,更使俄軍在3月底時不得不放棄烏國北部與東北部一切佔領區及據點,灰頭土臉地宣佈將戰爭重點轉向所謂的「『解放』頓巴斯地區全境」,基輔的局勢也因此轉危為安,不再受到東西兩側郊區的俄軍進逼。
而烏國軍民的抵抗意志,也逐漸打動原先對本次戰爭態度游移不定的國際社會,「支持烏克蘭」在多個國家的政治領袖間,因此成為新的顯學。
在相當於一國總理的歐盟執委會主席馮德萊恩等歐盟要員,於本月8日首開風氣之先後,英國首相強生也於稍後的9日保密到家地突訪基輔;4月13日這天,波蘭總統杜達與其波海三國同行,4國總統搭乘同一車次的火車聯袂訪烏,不僅與烏國總統澤倫斯基會晤、宣示具有地緣關係的5國「團結齊心,共抗暴俄」的意志,也與烏國總理什米加爾一同視察俄軍退去後滿目瘡痍的基輔郊區衛星城鎮—博羅江卡,可以說這4國總統已經盡自己的最大力道,表達對烏國的全力支持之意。
但,原本想與波蘭和波海三國4位總統一同訪問烏國的德國總統—史坦因邁爾,他的訪問計畫卻遭到烏國政府「婉」拒,烏國總統澤連斯基也拒絕與其會晤,甚至還有烏國匿名外交官直言「史坦因邁爾目前在烏國不受歡迎」,可以說處境相當難堪。
不過,作為德國憲法「基本法」體制下實質行政首腦,與史坦因邁爾總統系出同黨「社會民主黨」的聯邦總理—蕭茲,卻也在接受德國公廣聯盟(ARD)體系下的「柏林—布蘭登堡廣播公司」(RBB)訪問時,宣稱他對史坦因邁爾總統訪烏遭拒一事有些不悅,並以公開宣稱「目前沒有訪問基輔的計畫」的方式,變相回敬希望他訪問基輔以商討援助事宜的烏國政府,一時間烏德兩國之間的外交氣氛倍感凝重。
問題是,蕭茲總理的不悅真的有理嗎?抑或只是淪為「見笑轉生氣」式的護短呢?請恕筆者直言,蕭茲總理與德國政界的親俄派不僅錯了,而且還錯得非常離譜,理由如下:
1.德國在梅克爾聯邦總理執政的16年期間(2005~2021年),相較於其社民黨的前任—施洛德,更加在各種意義上向俄羅斯傾斜。
她與她的政府,為追求綠能放棄核電及能源自主,實際上更加依賴俄羅斯的石油、天然氣及煤炭,例如現在已是另類過街老鼠、惡名昭彰的「北溪二號」跨國天然氣輸送管,就是梅克爾政府決策下的「傑」作。
另外,在泛歐洲的議題上,她也多般縱容俄羅斯、默視遭到俄羅斯欺壓的鄰國與其處境,烏克蘭與喬治亞想投入北約門下、遏阻俄羅斯侵略野心,本屬國之常情,卻遭到梅克爾以條件不足等理由多方阻撓,最終不僅使得喬治亞在2008年俄羅斯入侵後,喪失阿布哈茲及南奧塞底亞2地,同時更使烏克蘭在2014年起,先是克里米亞全境及烏東頓巴斯2州部份區域遭俄軍侵佔,後更於今年遭俄羅斯全面入侵,但至今梅克爾仍不表悔意,死不認錯的嘴臉令有識者直搖頭。
順帶一提,史坦因邁爾在當選聯邦總統前,曾經2度在黑紅(黑紅2色分別是基民盟與社民黨的代表色)大聯合政府之中,擔任梅克爾政府的外交部長,因此,對於梅克爾時代的外交失政,可以說他也是與有過失的人。
2.但,在今年烏克蘭徒遭俄軍侵略後,德國政界對烏國的態度如何,從一開始烏國駐德大使透過外交管道,向德國聯邦政府請求緊急援助、卻遭到德國外交部官員譏以「你的國家只剩幾個小時了」等語;之後德國擬以東德國家人民軍時代庫存武器援烏、卻遭揭發「擬援助烏國的庫存飛彈,有部份已經不堪使用」;戰爭爆發後,德國政界對自身縱容俄羅斯、依賴俄羅斯的種種問題,清醒的速度太過緩慢,甚至還有論者以「此一時也、彼一時也」的態度,試圖為梅克爾前聯邦總理等人開脫;加上近期原擬以主力戰車及裝甲步兵戰鬥車援助烏國,但計畫卻因蕭茲總理「要與其他國家步調一致」的想法為由告吹,呈現反反覆覆的情況等事態以後,可以說烏國政府對此已是冷暖自知。
在以上這些情況下,期待烏國政府當局要人,能夠對德國展現如同英波等國的熱情,無疑是不切實際的事情。
因此,請恕筆者直言:蕭茲總理固然在情緒上會因為此次史坦因邁爾總統訪烏遭拒,而對烏國政府此一決策感到不悅,但探究事態的前因後果,很顯然是德國理虧,蕭茲總理與德國政界的其他要人,都應該對德國長期以來縱容俄羅斯、希望俄方能夠遵守國際秩序卻未果的外交上失政,以及德國因為能源過度依賴俄羅斯所帶來的種種弊害,做出徹底的反省,並盡速有適切的改變。
本次烏國遭俄軍侵略一案,堪稱是冷戰結束後世界和平的一大危機,然而危機卻也是刺激國家與個人反省,並調整路線、做出改善的機會。但,德國與西方世界其他對俄羅斯還存有幻想的國家,能不能就此醒悟,仍然需要端看各國自身的集體意志而定。
作者/吳哲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