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公民議會

社會觀察 x 獨立評論 x 多元觀點 x 公共書寫 x 世代翻轉

  • Home
  • English
  • 評論
  • 民意
  • 時事
  • 生活
  • 國際
  • 歷史
  • 世代
  • 轉載
  • 投稿須知

此地無銀三百兩:細數北京冬奧會開幕式來了一些不速之客

  • 時事
  • 民意

 

北京冬季奧運不僅受到COVID-19疫情侵襲,加上全球民主國家陣線不約而同地對北京冬奧採取不呈程度的抵制,致使北京當局承辦此屆冬奧所面臨的政治壓力可謂空前,且經濟效益不僅未能如預期,國際政治上受到被圍堵的局面更為艱困。筆者特意查詢根據官方公佈的名單,將會有三十餘位國際政要來京參加冬奧開幕式及各類活動。

傳部分選手將杯葛北京冬奧開幕式 美表態支持。圖片來源:中央廣播電台
傳部分選手將杯葛北京冬奧開幕式 美表態支持。圖片來源:中央廣播電台

甚至一些不參加冬奧競賽項目的第三世界國家(如非洲國家)也來了。職此,筆者拋開國際組織的領導人不談,發現出席北京2022年冬奧會相關活動的各國政要共25位。在外交辭令上,不來的不代表關係不好;但來的一定代表關係好。接下來就對這些趕來捧場的國家做一下分類和解讀:

俄羅斯穩住中共小老弟的冬奧聲勢

不管讀者朋友們對沙俄/蘇聯/俄羅斯的印象如何,不管歷史上中俄之間曾經有過何種恩恩怨怨,這個國家都是目前中國對外關係中最不可或缺的一環。

正因如此,普京毫無爭議的成了冬奧會主賓,順邊拉攏北京共同對烏克蘭問題施壓。由於普京本人的任期可能要到2030年之後,所以在可預見的將來,中國會擁有一個相對固定的准盟友。用北京外交部門的官方表述,叫做「中俄關係上不封頂」。未來一段時間里,這將是很難逆轉的趨勢。

筆者依稀記得去年11月,美國總統拜登轟轟烈烈搞了一次所謂的線上「民主峰會」。連台灣當局算在內,滿打滿算一共邀請了110個國家和地區。眾所周知,全世界共有兩百多個國家和地區。簡單的做一下算術統計,即當下地球村是1:1的狀態。前一個「1」是拜登那110個小夥伴,由於其意識形態核心論述已形成多年,且把控輿論導向,使得感受起來更「主流」、音浪更大一些。而真實的情況,其實是1:1打平的,顯現出俄中緊密合作維持戰略同盟的重要性。

中亞五國倚靠一帶一路的政策援助

2022年是北京當局與中亞五個斯坦國建交三十週年,五國元首悉數到場。三十年前的1992年,中國迎來最後一次建交潮——蘇聯「1」變「N」,中國一口氣建交了15個國家。作為一帶一路的腹地地區,中亞五國在政治上對俄羅斯的依賴更大,經濟上則對中國依賴更大。尤其值得矚目的是中亞第一大國、剛剛出過大事的哈薩克斯坦。新總統托卡耶夫能夠在動蕩平息後不久親赴北京,對內對外的象徵意義都十分。尤甚,2015年北京成功申辦冬奧會的時候,擊敗的唯一對手便是哈薩克斯坦的阿拉木圖——44:40險勝。

海灣國家、東南亞國家不敢開罪北京當局

海灣國家此番來了四個,分別:埃及、沙特、卡塔爾和阿聯酋。回想半個多月前,國務委員兼外長王毅剛剛接待了沙特、巴林、科威特、阿曼、土耳其和伊朗六國外長訪華。北京當局的新年首場重要外交活動往往是有政治含義的。作為2022年的開年外交秀,一般認為,力推與海灣國家的自貿協定會是今年的一場重頭戲。此外,東南亞國家來了三位領導人,分別是:柬埔寨國王西哈莫尼、新加坡總統哈莉瑪和泰國公主詩琳通。去年拜登的「民主峰會」中,東南亞地區幾乎全部被拋棄。越南、泰國、緬甸、柬埔寨、寮國、文萊等均未被邀請,連美國的重要盟友新加坡也被排除在外。根據商務部2020年的數據,東協已經超越歐盟成為中國第一大貿易夥伴。當北京完成「偉大復興」實現後,東南亞有可能會「加勒比化」。

其他的不速之客:巴基斯坦、蒙古、韓國
巴基斯坦總理伊姆蘭汗是一名板球職業運動員,曾任巴基斯坦國家板球隊隊長,並於1992年率隊贏得板球世界杯冠軍。作為一個顛覆性政治人物,儘管伊姆蘭汗競選前曾發表過一些言論,但當選後仍維持了一貫的對中友好立場;來北京出席冬奧會開幕式的蒙古國總理奧雲額爾登是一名「八零後」,出生於1980年。蒙古是一個類似哈薩克斯坦、柬埔寨的原社會主義體制改良型國家。蘇聯時代,蒙古曾是沒有名分的加盟共和國,標準的社會主義國家。韓國此番派來的政要是國會議長樸炳錫,由於韓國馬上就要進入總統大選白熱化的階段,因當下的韓國文在寅政府是比較親華的,不過馬上三月份將迎來大選,未來的局勢有待觀察。

作者 / 林真心

Share this:

  • Facebook
  • Twitter
  • Email
  • More
  • Tumblr
  • Pocket
  • Pinterest
  • LinkedIn

Related

2022-02-17 林真心

Post navigation

與世界為敵:俄羅斯進軍烏克蘭挑動的全球敏感神經! → ← 風蕭蕭兮易水寒,羅壯士一去不復返!

Related Posts

正值習近平去訪俄羅斯之際,馬英九前總統卻想去出訪中國?

馬英九前總統決定四月赴中國訪問引起極大的政壇效應,輿論探討為什麼某些政治人物去中國祭祖就是飲水思源,而這次馬英九前總統這次去就被抹紅是傾中,這是雙重標準嗎?事實上,馬前總統在政治上仍有「終統」的意識形態,馬英九政權八年雖說是兩岸密集交流的年代,卻也是北京當局無所不用其及地滲透台灣的國安危機,甚至可以讓中國國台辦副主任全台灣走透透,彷彿古時欽差大臣巡視地方大員一樣,造成台灣民眾輿論的反感與反對黨的強烈反對,也是國民黨陸續輸掉2014年九合一地方大選、再輸掉2016年總統立委大選的重要因素之一,迄今國民黨的被貼上親中紅統的標籤,成為國民黨人選舉之痛。 然而,正當馬英九規劃赴中國出訪之際,卻有不少中國網民看衰,甚至老早就看透馬英九「陰獨」的本質,還可以翻出馬英九、蕭萬長搭檔競選2008年總統時,曾大登廣告,稱三不要:「不要大陸勞工」、「不要大陸農產品」、「不要偷渡走私與黑心商品」,還特別用紅字凸顯,試想:中國網民聞此,情何以堪,更加深馬英九政權時期國民黨拿了不少人民幣卻不配合祖國統一的印象。另一方面,習近平去訪俄,馬英九就去訪中,台灣到底要向國際社會傳達什麼樣的訊息?難怪台灣本土派會強烈批評馬英九前總統「擁抱綏靖主義」、「配合中國統戰」、「成為中共促統棋子」。 目前也只有民眾黨主席柯文哲企圖想辦演公道伯角色,聲援馬前總統赴中參訪,但柯文哲也被批評為此地無銀三百兩,可見柯文哲也多想在2024年總統大選之前訪問中國拉抬自己的競選聲勢。馬英九想慎終追遠,回想起自己終究是湖南人也無妨,可以同情馬前總統想去中國湖南祭祖的心情,本來這就是赴對岸探親、祭祖與否的個人自由,既然已經卸任了就是個平凡人,尊重他的選擇,不需要太多批評。然而,現在國民黨要拿他前元首的身分,來「偷渡」馬前總統是代表中華民國、代表台灣,國民黨這個說法就有點胡說八道,畫虎不成反類犬。猶如北宋消滅南唐之後,李後主去參觀這些遺址,堪稱「故國不堪回首月明中」的最佳寫照。 馬英九此趟的中國行可能是北京當局主動,馬辦只是接招,黨主席朱立倫則是最後一刻知道。可笑的是,經過黨內高層人士沙盤推演之後,部分國民黨人居然還沾沾自喜認為馬前總統去參觀各地抗戰遺址、博物館就是論證中華民國存在的證明,實在尷尬至極!北京當局甚至可以下套,效法連戰爺爺回西安的場景,安排一段:馬爺爺,您回來啦!您終於回來啦!據悉2005年其後即將造訪中國的親民黨向中共提出,希望在宋楚瑜訪問期間,希望不要安排類似的節目,以防同類事件再度發生。當然,要透析後馬英九時代的政治權力版圖之輪廓,筆者希冀馬前總統無論是出訪中國尋求和平也好,或單純地回鄉祭祖赴各高校演講也罷時,馬前總統應該積極地向中國嚮往西方民主、自由、法治之新世代,闡述一下臺灣落實民主憲政之後,歷次七次修憲核心思維都是還權於民。 諸如歷任民選總統政權如:李登輝政權、陳水扁政權、馬英九政權、蔡英文政權等,選民會基於換黨做做看的鐘擺效應,業已開啟台灣第三次的政黨輪替,而透過修憲集權於己,想搞終身獨裁的習近平政權非常荒謬。「新制度主義」告訴臺灣民選總統你最多只能囂張四至八年。台灣是新興民主政體,與中國統一與否從來不是台灣民眾的優先選項,而是休戚與共地思索如何有利台灣的民主鞏固及提升治理能力方為關鍵。 作者/林真心

盧秀燕和侯友宜的民調比試

看來不久以前藍營的那位超大咖元老說對了:現在民意超前,未必(可預見的未來)會持續超前。 說這話時,藍營普遍對新北市長侯友宜一頭熱,要徵召,要「黃袍加身」,自願當抬轎者爭先恐後!當然民調無所匹敵的候選人,也一定是總統大選最有可能獲勝的人選,誰願意支持 loser? 不幸,不多時,沒有幾個月好光景,無所匹敵的侯友宜市長,居然在「三角督」的全國民調中暴跌殿後。民眾黨柯文哲,力爭第二名,擠下侯友宜! 做這份民調是中廣趙董事長委託「蓋洛普民調」,當然沒有機構效應,藍營的會拿石頭碴自己的腳?看到這份民調,趙董事長說他難過的晚上難以入眠,「英雄人物也難逃歲月的摧殘和磨難!」 且慢耶,且慢!趙董事長這只是短短數個月的光景,可不是長長的「歲月」,侯友宜市長民調的暴跌,其來有自。原因決不是您所說的:國民黨朱主席不願乘著侯市長民調如日中天時,打鐵趁熱,就徵召他,驚堂一拍,就不會有今日民意暴跌的問題? 要不是朱主席睿智,老謀深算,寧願挨人痛駡,也要檢試民調一時的超前,就是「可長可久」的超前,無庸置疑?朱主席是有過此椎心之痛,2016年「換柱風暴」,殷鑑不遠。有人願意抹黑朱主席「為己謀」也無妨,總之朱主席鐵定心腸,不會再有第二次「換柱風暴」! 侯友宜市長在這短短數月間,民調如此暴跌,會不會令國民黨主其事者,杯弓蛇影?幾個月前如日中天,無人可及的民調,居然數月之間,如此殞落,當起「小三」來了!是不是人民對侯友宜市長本身發現了甚麼? 人家不是繼續「侯侯做代誌」嗎?甚至暢言此身可比明月皎潔,只求重要的「定位」,報效國家,不求不重要的「職位」?那麼,選民會接著問,我們選你當總統的職位,幹甚麼來的?「妙禪法師」的定位,可能更適合你! 不忮不求,沒有權力意志的政治人物,「侯侯做代誌」只是令選民開心的話術。「代誌」是具體的那幾項,我侯某人一定有意志,運用我手中的權力,克服困難,具體的完成它,造福百姓:這才是選民要聽的內容。 侯市長這幾個月來,只會在「話術」打圈子,選民自然會問你當總統,要施政的「牛肉」在那裏?Where is the beef ? 如果,競選總統只是民調高下的「競美」比賽,人家盧秀燕比侯市長「美」多了!最近六都市長的滿意度盧秀燕市長的超前第一,無人可及。她在泛藍的支持率達九成四,甚至部分綠營的也棄械投誠!你我若是國民黨主其事者,要徵召誰?是不是要多想幾下?六月再徵也不遲? 還是聽從趙董事長的諍言,國民黨稱著民調高漲,打鐵趁熱,就此徵召盧秀燕,免得大家晚上都焦慮難眠。—- 你我小公民們該相信盧市長,天生麗質難自棄,一定經得起歲月的摧殘和磨難! 作者/王充

對「特定族群囤蛋傳言」火上加油的事實查核中心

近日「特定族群囤蛋傳言」甚囂直上,台灣事實查核中心對此作出一篇報導「【謠言風向球】挑動族群情緒的缺蛋與囤蛋傳言」在社群引發紛擾。筆者是大眾傳播科系出身,對於虛假訊息、假新聞的危害深有體悟。但筆者必須說,台灣事實查核中心這一篇報導,不但沒有解決問題,過程中的重重瑕疵對「囤蛋留言」反倒是火上加油。 筆者認為台灣事實查核中心這一篇報導「【謠言風向球】挑動族群情緒的缺蛋與囤蛋傳言」存在三個問題: (一)   不周延的查證方式 為了調查「特定族群囤蛋」的傳言,事實查核中心採訪三個人,分別是貿商里長蕭明霞、新北市民進黨議員李宇翔、桃園市國民黨議員黃敬平。表面上遍布藍綠政治人物加上基層里長看似周延,仔細深究這種查證方法是大有問題。首先採訪到的政治人物,他們的說法頂多作為參考,用陰謀論的方式想,民意代表怎麼可能會說選民壞話呢?反過來說,若我是囤積雞蛋的人,我會傻傻的讓民意代表知道嗎?即使該民意代表的描述來自他的所見所聞,那也只能代表他的生活經驗,若要藉此回應這則「傳言」,相關的證據、說詞還是不足。一般而言,在時間、成本允許之下,事實查核中心應該要去找出發布傳言的「當事人」並向他查證,才能知道「該傳言」在哪裡?或是指出他的說法邏輯缺漏在哪,沒有問到當事人消息來源,只問到其他人就想要結案,說服力完全不購。 (二)   沒針對問題對症下藥 想要調查「特定族群囤蛋」的傳言,該作的事情當然不是坐在辦公室訪問幾個人就能結案了。若要作出更確實的查證,勢必要從產銷通路開始查起,首先可以詢問各大通路有沒有「限購令」,若各大通路都有相關措施,自然「囤蛋傳言不攻自破」。但筆者也要指出「上有政策,下有對策」,若各大通路存在一人只能買一盒雞蛋的「限購令」,技術上還是能用全家各買一盒的方式囤積雞蛋。若在販賣散裝蛋的雜貨店通路,並非每一家都有實施「限購令」,而且真正的囤積者不會只去一家購買雞蛋,技術上作到大量購買是可行的。因此事實查核中心要作的事情是親身去各大商家通路親身觀察、採訪,看看真正的「囤蛋者」長什麼樣子,以及深入了解他們如何「囤蛋」。筆者不相信沒有人囤蛋,也不相信囤蛋者都來自特定族群。但沒有親自去看怎麼會知道呢?唯有透過所見所聞,才能有所本回應相關傳言。 (三)   回應邏輯失當 首先「囤蛋」一詞並沒有操作性定義,在雞蛋限購的環境下,也有民眾覺得拿到五盒雞蛋算是囤積行為,但是五盒也不算特別多吧!一般而言,在三代同堂的家庭環境,買五盒雞蛋差不多剛好。因此「囤蛋」一詞涉及到個人感受,什麼數量算「囤」,人人說法不同。這樣來看,查核中心只是採訪幾個人的說法,那證據力不夠,完全沒有結合庶民經驗。其次事實查核中心邏輯上並沒有針對「特定族群囤蛋」傳言作直接回應,筆者解讀,「特定族群囤蛋」傳言隱含兩種意思:一、特定族群正在囤積雞蛋。二、囤積雞蛋者有部分來自特定族群。因此事實查核中心採訪幾位受訪者,就要導向「特定族群大多數沒有囤積雞蛋甚至放到壞掉」的說勉強合理。但是並沒有回應到「囤積雞蛋者有部分來自特定族群」這個說法,就要回到當初沒向發布傳言的「當事人方」進行查證,這樣才會得知當事人描述的是個人的「生活經驗」還是觀察到的「社會現象」?若雙方不在同一個頻道對話,自然無法釐清傳言。 筆者相信事實查核中心立意良好,本人認為這篇報導的結論不見得有錯,但是這篇報導查證過程顯露不少瑕疵,因此給外界的觀感不像是「針對傳言作查證」,反倒像是心有定見的報導者訪問相關人士驗證說法。所以事實查核中心的報導不但沒有作到釐清事實、解決問題,反倒對「特定族群囤蛋」的傳言更火上澆油,族群撕裂也愈嚴重。事實查核中心有著善意的出發點,但是查證過程卻不夠專業,反倒打擊了該中心的公信力。 作者/粥董

侯友宜新語錄:職位不重要,定位才重要!

擅長語錄治國的侯友宜市長,在他的經典語錄「侯侯做代誌」,東挪西用,運做的太過浮濫,逐漸邊際反效果,人人生厭! 為了選總統,當然要有更新、更高層次的語錄,期待一語風行,「侯總統如是說!」。人說:船堅炮利,也比不上直指人心的金句一語 ! 「侯總統」的新語錄:「職位不重要,重要是定位:定位就是要人民有感,讓大家安居樂業。」正是此種新發行的金句語彙。 你我小公民們,好事成性,很樂意為「侯總統」的新格言,做點語言分析:到底「侯總統」想說甚麼,又說了甚麼?總不會是「侯侯做代誌」也同樣「黃袍加身」,也有新的生命力,期待萬民能夠恍然大悟,再度擁載,原來治國如此容易,只要有此格言金語。 首先,你我都知道「職位」的定義是甚麼?那麼「定位」是甚麼?侯友宜給了「定位」這樣的定義:定位就是要人民有感,讓大家安居樂業。—- 請問侯爺要使人民有感,讓大家安居樂業,沒有「職位」行嗎?你若不是新北市長,你如何令新北市民有感,安居樂業?沒有「職位」撐托,說穿了,「侯侯做代誌」只是個空話! 那麼,你想令更多的全國人民有感,和讓更多的全國大家都能安居樂業,是不是要更高和更重要的職位才能畢竟其功:「定位」是要由「職位」來決定的,怎麼可以說職位不重要,定位才重要?就像有如把馬車放在駿馬之前,要馬兒往前奔馳一樣的荒謬! 侯市長是聰明人,他如此說,一定有他的道理。原來,侯爺心裏頭是想當教化眾生的「教主」;或是準確地說:他想藉教主的德性光芒之便,讓人民感受到他「德被天下」,因而民調可以繼續獨站鰲頭,令國民黨朱記中央不敢不徵召伊,許以「黃袍加身」,全國人民可望在大選投伊一票。有哪位政客,如此清心寡欲,沒有絲毫權力欲望,只想為國效勞,教化人民,讓人民有感,安居樂業,因而日繼月累,「侯侯做代誌」? 只要侯市長的定位對,他是有德性的「教主」,他的「代誌」的細節是甚麼?他如何「侯侯做代誌」,都不是問題!不要再問他俗世的俗務了,他如何「和中親美」?只要他回答他讀過某些書,看過某些電影,知識自然充沛,綽綽有餘,沈大老所建議的「知中」,也就過慮了,絕對沒有問題? 他需要知道美國銀行倒閉的原因?全球普遍使用的「泡沫經濟」的對策,伊有何看法?會不會飲鳩止渴,終究會波及到台灣的疑慮,都不是問題!因為國民黨內有甚多留美博士可以代答,教主何需費勞? 誰說伊需要「國際觀」,可用英文即席演說,即席回答外國媒體的詰疑?人家當年鄧小平不是沒有英文,也如此過關!所以說他沒有「國際觀」,是假性問題,政敵的「認知作戰」。教主的「定位」不需要有此知識,回答此等形而下的問題:只有想當總統「職位」的政治人物,取法乎下,才需要回答這些問題! 這樣的分析,似乎可以完美解釋侯爺「職位不重要,定位才重要」之說。他對他自己的定位是「教主」。你我要選的是「侯教主」,不是「侯總統」。 不要再以俗世世界的俗人所關心的問題詰問他:他會如何處理銀行擠兌?如何應付通膨?先投資,還是先分配?怎麼提高工資,而又能保障充分就業?因為只要能「侯侯做代誌」,念念有詞,報效國家,任何困難都可迎刃而解。早祈禱,晚𢑥報,自然在「侯教主」教化下,國泰民安,由此可見「定位」會是如此的重要! 作者/戴震

Recent Posts

盧秀燕和侯友宜的民調比試

盧秀燕和侯友宜的民調比試

看來不久以前藍營的那位超大咖元老說對了:現在民意超前,未必(可預見的未來)會持續超前。 說這話時,藍營普遍對新北市長侯友宜一頭熱,要徵召,要「黃袍加身」,自願當抬轎者爭先恐後!當然民調無所匹敵的候選人,也一定是總統大選最有可能獲勝的人選,誰願意支持 loser? [...]

More Info
正值習近平去訪俄羅斯之際,馬英九前總統卻想去出訪中國?

正值習近平去訪俄羅斯之際,馬英九前總統卻想去出訪中國?

[...]

More Info
侯友宜新語錄:職位不重要,定位才重要!

侯友宜新語錄:職位不重要,定位才重要!

擅長語錄治國的侯友宜市長,在他的經典語錄「侯侯做代誌」,東挪西用,運做的太過浮濫,逐漸邊際反效果,人人生厭! 為了選總統,當然要有更新、更高層次的語錄,期待一語風行,「侯總統如是說!」。人說:船堅炮利,也比不上直指人心的金句一語 ! 「侯總統」的新語錄:「職位不重要,重要是定位:定位就是要人民有感,讓大家安居樂業。」正是此種新發行的金句語彙。 [...]

More Info
對「特定族群囤蛋傳言」火上加油的事實查核中心

對「特定族群囤蛋傳言」火上加油的事實查核中心

近日「特定族群囤蛋傳言」甚囂直上,台灣事實查核中心對此作出一篇報導「【謠言風向球】挑動族群情緒的缺蛋與囤蛋傳言」在社群引發紛擾。筆者是大眾傳播科系出身,對於虛假訊息、假新聞的危害深有體悟。但筆者必須說,台灣事實查核中心這一篇報導,不但沒有解決問題,過程中的重重瑕疵對「囤蛋留言」反倒是火上加油。 筆者認為台灣事實查核中心這一篇報導「【謠言風向球】挑動族群情緒的缺蛋與囤蛋傳言」存在三個問題: [...]

More Info

搜尋

精選文章

川習會的中美矛盾是戰略,不是貿易!

2017-04-08 韓非

八仙樂園爆炸案:缺乏常識造成的災難

2015-06-28 異想

彰化縣民輪替後的哀與愁

2016-03-06 許家瑋

新文明病:儲物症(Hoarding disorder)似正在增加

2015-04-13 楊庸一

訂閱本站

輸入你的電子郵件訂閱新文章並接收新通知。

Powered by WordPress | theme Dream Way
Powered by WordPress | theme Dream Wa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