受害者家屬的激烈作為或不足為訓,但是為何社會主流認同如此的作法?難道不是目前的司法制度難以讓受害者家屬感到正義伸張嗎?而主政者承諾為未成年兒童們建立的社會安全網是否得到完善?這些都是值得主政者跟社會深思的問題,特別是主政者跟執政當局,有充分的力量在托育、兒少法等政策面積極補強,這是主政者跟執政當局不容迴避的責任。
日前高雄一名11個月大女嬰,疑似因為保母的疏失而不幸往生的消息,因為受害者家屬友人知名網紅「鳳梨」在網路疾呼為女嬰討公道,引發網友們的熱烈關注,而受害者家屬激烈的作法,如到保母家招魂跟要求保母在女嬰靈堂下跪致歉等等都引發社會爭議。
坦白說,社會主流多是支持受害者家屬,為什麼呢?因為過往太多保母虐童案的加害者僅受到數年徒刑的處罰,而受虐的嬰孩不僅失去生命,甚至伴隨一輩子的身體傷害,都讓社會大眾,特別是為人父母者感到氣憤跟難過,對於受害者家屬的心情是可以感同身受的。
受害者家屬的激烈作為或不足為訓,但是為何社會主流認同如此的作法?難道不是目前的司法制度難以讓受害者家屬感到正義伸張嗎?而主政者承諾為未成年兒童們建立的社會安全網是否得到完善?這些都是值得主政者跟社會深思的問題,特別是主政者跟執政當局,有充分的力量在托育、兒少法等政策面積極補強,這是主政者跟執政當局不容迴避的責任。
回顧主政者在2019年因為當時家暴跟虐童案件引發社會關注而在臉書表示:
「這幾天社會最關心的家暴跟虐童案件,大家的憤怒,背後是不捨跟正義感,政府一定會回應,她和行政院長蘇貞昌也一樣關心。地方政府是社會安全網的第一線,中央也要給足夠的資源跟支持。」
今日看來,這些承諾是否落實?實在值得主政者捫心自問。
誠然,主政者跟執政當局可以選擇等新聞熱度過後繼續裝作一切如常,但是這樣的保母虐童案一再發生,不只是讓更多想為人父母者對於生育感到憂心跟猶豫之外,也只是刺激更多以暴制暴的私行,更重要的是這樣不安跟憤怒的情緒持續在民間發酵,終究會像當年抗議恐龍法官輕判女童性侵案的925白玫瑰運動,會激發出公民運動,而且力道跟引發的社會共鳴、政治效應都只會有過之而無不及,今日主政者跟執政當局的不作為跟沉默,終將會在往後嘗到苦果。與其等到那個時刻來臨,主政者跟執政當局何不思考即時的面對並處理這個問題化解社會的憤怒跟擔憂呢?
作者 / 局外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