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的路線較為務實,但欠缺大局觀與歷史觀,朱的路線反之。誠然,對民進黨而言,短期內當然是江柯的隱形聯盟,對其執政威脅性較大。但對國民黨本身而言,朱連同盟,是黨內原有勢力版圖鞏固體制及壓制民眾黨的擴張的奪權號召,對於延續國民黨的實力是較有幫助的。也因此,從側面看來,這次選戰與其說是世代之爭,倒不如說是考驗國民黨員們,「為黨著想但會導致大老政治復辟」,以及「痛恨民進黨恨到即使國民黨勢力萎縮也不在意」的兩條路線的抉擇了。
國民黨黨主席選戰至今,大約已呈現現任黨主席江啟臣尋求連任,面對朱立倫為主要挑戰者的對決態勢。
近期,有些言論認為,從兩位標榜「親美」的候選人對決,及親中派的候選人張亞中始終不高的聲望意味,國民黨親中派系已在黨內失勢。筆者認為絕不可這樣評估。以下說明:
8月17日,在黨內以親中立場著稱的連勝文,請辭了國民黨智庫副董事長,並表態支持朱立倫擔任黨主席。過去,親中的連系與親美朱系在路線上一向被認為不合,格外使連勝文這次的表態顯得不尋常。然而事實上,再往不久前回憶。在二月,一樣號稱「親美」的江啟臣與親中的民眾黨黨主席柯文哲的同台,同樣引發了兩黨黨內議論。
事實上,這顯示我們對於國民黨的「路線之爭」,有更進一步梳理的必要。就國民黨在兩岸政策上基本格局的設定,即是馬英九時期訂下的「親美和中」政策以反制台灣人追求建立新國家的期望。基本上也作為該黨支持者在看待兩岸上的基調。然而,經歷了2020的慘敗,使江啟臣舉起了改革大旗登台。但檢視了他過去一年黨主席的業績,卻始終未見大破大立的突破。原因就是受制於黨內親中派的箝制,使得去年的改革雷聲大雨點小。
一旦了解到江啟臣不想要黨改革原地踏步,就必然要形成自己的派系來摒除黨內的阻礙,並增進與其他派系競爭的籌碼。進而將國民黨的政黨調性及選民結構,調整得與江所領導的派系之理念、成員結構相仿。因此,將自己的定位轉向「在野聯盟」的盟主角色,試著將國民黨轉換成「親美的中國黨」,來和「親中的台灣黨」民眾黨合作,對民進黨施加壓力。
按照這一策略想定,藉由明年選舉對民眾黨部分民代甚至縣市長席次有所禮讓,來換取親中選民支持民眾黨,衝擊原本國民黨內親中勢力的基層實力。進而使不靠親中資源及票倉的「江系」在黨內有加速成型的機會。
因此,我們可以理解朱連一系為何那麼擔憂江的路線成形。朱連一夥深恐民眾黨竄出頭,除了可能是對柯文哲政治誠信的有所懷疑,也是擔憂與民眾黨的合作過程被拔樁,而加速國民黨乃至自己派系成員的裂解。況且民眾黨的崛起,也意味著中國國台辦系統在涉台事務上的對口上,將有次選項的可能。這對長年往返兩岸的連勝文一系格外感到危機意識。
朱立倫的出馬角逐以及連勝文的高調力挺,無非是固有國民黨人認為,即使「親美和中」兩路線在黨的政策成形過程時常有所矛盾,這矛盾的折衝過程也都該由國民黨內處理與決斷。朱連等國民黨人的路線,前提即假設台灣人追求建國的意識只是民意短期內被民進黨洗腦而已,再過些日子,台灣人終將體認自己中華民族血濃於水云云。早晚能證明國民黨的「法統」正確無誤,在美中關係間,只有國民黨才能調和鼎鼐。要是另外一個不受控的親中政黨合作,只會讓美中台三角形被野心政客扭曲。
就筆者的評價,江的路線較為務實,但欠缺大局觀與歷史觀,朱的路線反之。誠然,對民進黨而言,短期內當然是江柯的隱形聯盟,對其執政威脅性較大。但對國民黨本身而言,朱連同盟,是黨內原有勢力版圖鞏固體制及壓制民眾黨的擴張的奪權號召,對於延續國民黨的實力是較有幫助的。也因此,從側面看來,這次選戰與其說是世代之爭,倒不如說是考驗國民黨員們,「為黨著想但會導致大老政治復辟」,以及「痛恨民進黨恨到即使國民黨勢力萎縮也不在意」的兩條路線的抉擇了。很難說孰對孰錯,但必然對明年選戰及至台灣政治有關鍵性的衝擊。
作者 / 楊徽之(自由作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