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國刻意打壓台灣取得國際疫苗的政治背景下,台灣除了倚靠COVAX機制取得疫苗之外,倘若無法與疫苗生產國家取得雙邊採購協議,就僅能透過國產疫苗方式來補足缺口,當指揮中心宣布全台灣已進入第三級防疫的警戒下,期望國人瞭解COVAX目前所面臨患寡更患不公的困境,在疫苗與病毒的時間競賽中,保佑台灣能渡過此一難關。
台灣正面臨疫情當前,疫苗的研製和分發工作成了全球任何國家的頭等大事,世界衛生組織(WHO)成立「全球疫苗和免疫聯盟」(COVAX)的組織,耗資180億美元在2021年前向全球提供20億劑冠狀病毒疫苗,並重點保護醫護人員和被認為風險較高的人群。該計畫還為那些無法負擔疫苗費用的貧窮國家,以及與疫苗公司沒有供應協議的高收入國家提供了一條生命線。為此,組織者計畫利用集體購買力,與製藥公司協商極具競爭力的價格。
COVAX立意良善,但有徒善不足以為政的困境
基本上,COVAX的疫苗分兩個階段分發:在第一階段,參與國將首先獲得與其人口成比例的疫苗,獲得足夠的疫苗來免疫3%的人口,最初的劑量將用於醫療保健的一線工作者,在覆蓋全國20%的人口之前,將提供額外的疫苗劑量;在第二階段,疫苗將根據這些國家迫切需要免疫接種的程度向這些國家提供,緊急情況將基於兩個標準,第一個是病毒傳播的速度以及其他病原體是否同時傳播,第二個標準是醫院和重症監護室的床位佔用率等指標。
然而,上述兩階段理想化的計畫,從雙邊協議到未經測試的疫苗,COVAX面臨重重障礙。首先,該框架是在不瞭解任何疫苗特性的情況下編寫的,而是基於具有廣泛安全性和有效性的疫苗,倘若出現不同疫苗針對不同人群,一種疫苗在保護老年人方面比年輕人更好,那麼就可能需要一種不同的策略,而該計畫缺乏這種彈性,而富裕國家已經與疫苗製造商直接達成了協議,意味著它們將不需要COVAX,因此COVAX很難籌得足夠的資金而處於弱勢。
富國凌駕窮國,疫苗患寡也患不公
《柳葉刀》(The Lancet)在今年3月發表的社論指出:全球疫苗接種對於結束這一大流行至關重要,但是這一事實仍未促使形成疫苗分發所需要的團結,需要來自最高的政治層面的更多遠見和雄心,亟需一個兼具政治敏銳度、專業能力和伸張正義能力的高級別個人或團體來促成這一行動。由於各國之間嚴重缺乏團結,各國政府與疫苗製造商之間達成了許多獨立於COVAX的雙邊貿易協定,對疫苗的供應造成了威脅。富裕的國家向COVAX提供資金,口頭上支援為所有人提供疫苗,卻在同時爭相購買他們能買到的所有疫苗。
Olivier Wouters及其團隊報告稱:僅代表全球人口16%的政體卻獲取了2021年全球五種最領先疫苗70%的可用劑量。COVAX將繼續面臨疫苗競購的局面和被過高出價的風險,也許沒有人能夠說服各國完全停止這些交易。對於那些已經達成雙邊協議的國家來說,比如可以將其獲得的疫苗以固定比例捐贈給COVAX,這比起僅僅承諾分享盈餘的疫苗要好得多。全球亟需一個有道德信用的權威聲音來支持疫苗的全球可及性,在該目標受到威脅時進行干預,並極力聲討不公平公正的行徑。
疫苗的智慧財產權難取得豁免
COVAX目前的保守目標是為每個國家/地區20%的人口接種疫苗,據估計這足以覆蓋高危人群和醫療衛生工作者。大多數高收入國家似乎已經確定了大規模疫苗接種的政策。非洲聯盟(African Union)已制定60%的覆蓋率目標,而奈及利亞的目標是40%。需要為實現這些不同的目標建立合理的秩序。例如:南非和印度呼籲世界貿易組織(WTO)放棄對COVID-19藥物和疫苗的智慧財產權保護,以促進藥物和疫苗的生產,並且得到了WHO譚德賽秘書長的支持,但在英國、美國、加拿大、挪威及歐盟的反對下,該提議被擱置不前無疾而終。
在中國刻意打壓台灣取得國際疫苗的政治背景下,台灣除了倚靠COVAX機制取得疫苗之外,倘若無法與疫苗生產國家取得雙邊採購協議,就僅能透過國產疫苗方式來補足缺口,當指揮中心宣布全台灣已進入第三級防疫的警戒下,期望國人瞭解COVAX目前所面臨患寡更患不公的困境,在疫苗與病毒的時間競賽中,保佑台灣能渡過此一難關。
作者 / 林真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