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交部等有關單位可能要思考如何因應這樣的情況,也就是如何在這些遊走國際職場的本國人士在我國設有駐外機構但關係有限的國家,甚至是完全沒有外館的遙遠國度出現急難情況時,能夠提供適時而有效的協助,避免給中國方面以提供援助的名義介入作為統戰跟宣傳的機會。此外,倘若出現如這起事件當事人選擇找中國大使館求助,並成為中國方面利用炒作輿論的情況發生時,有關單位要如何因應?都應該是外交部等有關單位該預作準備、因應的。
日前PTT八卦版出現一篇網友的貼文,抱怨他在杜拜僑居時,遭到當地房東侵犯未遂,因此他致電我國駐杜拜辦事處尋求協助未得對方積極回應,在失望之餘轉往尋求中國大使館求助,並將相關對話影片上傳網路,此一網路貼文隨即引發網友議論。
由於當事人在對話中的許多疑點(如未告知我國外交人員事情原委,一味要求派出通曉阿語的女性駐外人員,甚至要求聯絡政治大學阿語系教授等等),再加上當事人的IP位置不斷變換,使得網友紛紛質疑其動機跟作法,甚至實際身分是否真為台灣人?種種疑點使得當事人在網路上帶風向的作法適得其反,而成為眾矢之的。
而也有網友指出當事人面臨的危險情況應該是真的,但是讓當事人在聯絡我駐外機構時如此吞吞吐吐的原因,很可能是因為當事人從事遊走灰色地帶的博弈業而有所顧慮。
事實真相如何尚待釐清,不過從前述的情況是可以看到幾個值得注意的問題。
首先是近年來許多台灣青壯年人士因為國內低薪、超時工作的職場環境,選擇出走國外工作,毋庸諱言的是,其中不少人為了撈一票而投入如博弈業這樣遊走灰色地帶的行業,而這些行業的工作地點很多時候是在我國設有駐外機構但關係有限的國家,甚至是完全沒有外館的遙遠國度。因此發生爭議或急難情況時難以尋求我國駐外機構的幫助,在這種情況下,有些人會有找中國方面求助的情況是可以想見的情況。
而這又引發第二個問題,那就是中國方面會見縫插針,將這些「幫助台胞」的案例作為統戰、輿論宣傳的樣板,甚至作為資訊戰的工具分化、挑動台灣輿論;2018年日本風災引發的關西機場風波,最後導致當時大阪辦事處處長蘇姓外交官輕生的憾事,正是一個值得警惕的前車之鑒。
因此外交部等有關單位可能要思考如何因應這樣的情況,也就是如何在這些遊走國際職場的本國人士在我國設有駐外機構但關係有限的國家,甚至是完全沒有外館的遙遠國度出現急難情況時,能夠提供適時而有效的協助,避免給中國方面以提供援助的名義介入作為統戰跟宣傳的機會。此外,倘若出現如這起事件當事人選擇找中國大使館求助,並成為中國方面利用炒作輿論的情況發生時,有關單位要如何因應?都應該是外交部等有關單位該預作準備、因應的。
回過頭來看這起事件,雖然這起事件並未帶起風向成為輿論炒作的焦點,而停留在網路論壇內的茶壺風波,但是並不意味著下次類似事件不會被帶起風向,而成為2018年大阪辦事處爭議的翻版,這個現象值得台灣社會和有關單位警惕和思考因應之道。
作者 / 局外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