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個外國人對她說:”Don’t work too hard “(不要工作過勞)。這句話讓我有種奇異的感受,因為在我的理解中,工作本身不正是辛苦的嗎?辛苦工作不正是一種美德嗎?
春假期間,與三兩好友同遊奧克蘭。距離上次旅行,約莫八個年頭,那是2010年初秋的事,是我的首次國外旅遊。相較於一年至少出國一次的老師,我算是異類。倘若不是好友的盛情邀約,可能要好久好久以後才會動念起程。
清明時節,終於瞥見紐西蘭的天空,一朵朵潔淨如雪的偌大雲朵悠然飄盪。相比之下,台灣的雲顯得灰撲稀薄。如果不是置身在白雲的故鄉,何曾仰望故鄉的雲。紐西蘭的空氣清新的不羼一絲雜質,吞吐之間即能與大自然的心跳合奏。如果不是置身在世界的最後一塊淨土,何曾感受故鄉的味道。
遊奧克蘭的契機,源於早年獨自帶著孩子遠赴紐西蘭的同事。為了孩子的前程,她無畏地前往異鄉。如今,兩個孩子在當地謀得好職位,一個即將從醫學院畢業。
我在奧克蘭的第一份早餐是豐盛的漢堡生菜薯條和蘋果汁,第二份早餐則是濃郁奶香味的通心麵和柳橙汁。儘管餐點昂貴,但與晨曦的美麗邂逅,永難忘懷。在台灣,一塊波蘿麵包配上一杯咖啡牛奶,就是我平日的早餐。為了準時上課,早餐時間必須控制在十五分鐘以內。
第一堂課常見的景象就是學生邊咬麵包,邊吸吮鋁箔飲料;有的更是睡眼惺忪,欲振乏力。台灣學校動輒七小時的上課時間,無疑地,對學生是沉重的負荷。放學後到補習班上課,更是常見之事。記得姪女小五時,有次因看電視被她父親訓了一頓。她抽泣地道:「我不過是看一下電視,就被爸爸罵。」一問之下,才知放學後,她連晚飯都沒吃,就趕去學英文、學畫畫,課程結束時,已是晚上八點。她喊著:「我真的很累!」
從小我們被教育必須努力學習,更要效法「三更燈火五更雞,正是男兒讀書時」的精神。白居易因刻苦力學以至於到了「口舌成瘡,手肘成胝」的地步,更被後人頌揚。此種精神延續到職場,就是工作拼命,不可懈怠。一直以來,我信仰這種勤奮哲學,但是直到好友提及一件事,讓我重新思索工作的意義。
她談到有次在紐西蘭整理房子時,有個外國人對她說:”Don’t work too hard “(不要工作過勞)。這句話讓我有種奇異的感受,因為在我的理解中,工作本身不正是辛苦的嗎?辛苦工作不正是一種美德嗎?
台灣高工時的就業環境聞名全球,過勞悲劇一再上演。根據勞保局統計,2010至2014年,核定的過勞案件高達350例,其中156人死亡,相當於每五天就有1人因過勞發病,每十二天就有1人因過勞死亡。[1]台灣儼然成為過勞之島。現今不少職場採取的責任制,更是令人身心俱疲。責任二字,是沉重的枷鎖卻又如此理所當然。
孟子言:「故天將降大任於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勞其筋骨,餓其體膚,空乏其身,行拂亂其所為,所以動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告子下〉)本意是勉人身處逆境仍要堅定意志、奮發振作,但在職場上,卻被扭曲為即使遭遇不合理的對待,仍要忍耐。忍耐哲學的積極面是創造非凡成就,消極面卻是奴性人格的養成。
我們幾乎聽不到紐西蘭有過勞死的案例。奧克蘭之旅,讓我印象深刻的是一位從小被遺棄、在洋人家庭長大的華人少年。他是我們住的旅館的管理者。同行中有一位醫生談到,當他要付住宿費時,這位少年竟然從容地說:「八點到了,我要下班了,明天再付吧!」這位少年的態度,或者說紐西蘭人對待工作的態度,在台灣人眼中,簡直不可思議。
多數紐西蘭人熱愛工作,但也堅持不超時工作。即使六十五歲就可領退休金,仍然願意工作到七十幾歲。工作到七十幾歲,對台灣人而言,是夢魘,其因不在於台灣人懶惰,而是台灣職場一直存在高壓氛圍。
過勞現象不再侷限於製造、支援服務、運輸倉儲、批發零售、營造及醫療社福等行業,[2]而是存在於每個職業。通訊軟體的廣泛使用與責任制的濫行,讓隱藏工時遠超過實際工時。
在相對低薪的就業環境,教師稱得上是令人稱羨的職業。然而,由於少子化,老師常身兼數職,教學、研究、服務、輔導、行政、招生等烏袍加身,疲於奔命。下課後還得隨時看賴,以免錯過學校的重要訊息。
看著一張張老師po到群組的照片,這些照片大抵與招生、家訪、參訪、宣導等有關,照片下方總會附上一長串老師們的名字並敘述自己如何為學校奔走賣命。讚、加油、辛苦了等貼圖,是對這些努力的回饋。倘若犧牲假期為校服務,更是功德無量,讚不絕口。
事實上,自然生態佳的紐西蘭,也存在不少社會問題,如失業、兒童貧困、家庭暴力、兒童虐待、校園霸凌、青少年懷孕率高、青少年自殺率居全球之冠等。[3]然而,那句”Don’t work too hard “,確實揭櫫工作的意義。默許超時工作,不僅縱容資方的剝削,而且戕害自己的身心靈,進而抹殺人的存在價值。
期許有那麼一天,面對不合理的工作時,台灣人能大聲說出抱歉,拒絕過勞。
[1] 〈台灣是過勞之島:每十二天就有一人過勞死〉,見《天下雜誌》,2016-03-02。(連結)
[2] 同上註。
[3] 〈紐西蘭青少年自殺率全球居首 背後原因各國需警惕〉,見《Knowing新聞》,2017-06-17。(連結)
作者 / 雲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