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大學學界的價值只在於那些指標上,只會顯現出高等教育的平庸,就連國內大學都不知道自己該往哪一個面向發展,遑論國高中生了。
學測成績出爐,除了每年大肆報導滿級分勵志故事外,就是那些會玩又會讀書的人生勝利組,占滿著媒體版面。而今年出現了一則特別的學測新聞,內容是:「一所高中因為學測成績不理想,校內學務主任認為沒有盡到教導職責,所以向社會大眾道歉。」我們所有人,都曾經歷過教育體制,不妨去思考,我們需要的到底是怎麼樣的教育模式。
近幾年來的教改內容,不論是繁星計畫或是十二年國教政策,其重要核心目標,都是要想透過「均質化」達到「縮短城鄉差距」的效果。但是,這些政策往往會跟台灣過去聯考制度與基測制度下的思維價值有所不同,就會從「成績高的人,固然能夠先選擇學校」的概念與邏輯下,去批評低分高就的狀況。
其會想訂定「均質化」與「縮短城鄉差距」的目標,背後最大的原因固然就是在還沒有教改的情況「學生成績同質」、「城鄉差距大」。換句話說:學生同質,就是一所高中內學生成績差不多,都位於同一區間狀況。而城鄉差距則是指偏鄉地區學校,幾乎多年來都沒有人能夠到握有最多資源的大學就讀。
「學生成績同質」與「城鄉差距龐大」的背後,則造成兩大問題:
第一部分:普通高中職的學生,會依照分數高低去選填不同的學校,選填結果導致,每班的總成績是差不多的。要進入所謂的明星高中,各科成績都必須有一定的程度,然而,總成績差不多的學生們,各科成績卻可能有極大的落差,對一般高中的教師們來說,這無疑會增加教學的困難度。筆者認為,如現行高中學測或國中會考的「等第制」,是較為理想的考試制度,各科成績的頂標應該是一門檻,即超越此標準的學生都會有相同評等,然而,現行制度卻因為家長抗議與大學名額不足等問題,流於一分兩分的極端競爭。
另一方面,對於明星高中學生而言,若成績計算的標準改為更加簡易的等第制,在學生們的成績達到一定標準後,他們大可去發展自己的興趣,參加不同學生團體或者讀課外書,增加適性的可能,不用為了一分之差而日夜苦惱。
第二部分:當城鄉差距愈來愈大的同時,代表著弱勢地方會因為無法獲得資源,進而更加弱勢。如果我們沒辦法在偏遠地區教出老師,偏鄉學校的教師將都來自於都市,如此一來,怎麼可能有老師願意來這裡長期服務與付出?如果我們沒辦法於這裡教出管理者,要如何有管理者願意來這裡做出改變?那我們要如何期待城鄉差距能夠縮小?我想,這個差距的減少,是比所謂「低分高就」還要值得媒體去報導,眾人去關注的事情。
臺灣現今的教育體制,相當在乎「競爭」與「比較」。不論是高中老師追求著亮眼的榜單,或者大學教授追求著QS世界排名,都可以看出,臺灣依舊存在著扭曲的價值觀:「我們需要踩在別人身上,才能功成名就。」
我們該怎麼肯定,世界大學指標就是我們想要追求的學術價值呢?如果大學學界的價值只在於那些指標上,只會顯現出高等教育的平庸,就連國內大學都不知道自己該往哪一個面向發展,遑論國高中生了。
又,偏鄉地區的高中與台北市的明星高中,應該放在相同基準下去比較嗎?我們能夠用相同的價值觀,來評斷學生們未來發展嗎?如果我們已經習以為常的競爭,原本就是奠基於許多的「不平等」之上,還應該被採用,甚至持續推廣嗎?我想,正是因為幾乎所有人都曾經坐在臺下聽過課、都曾經受過教育,才更該去討論、去思考國家未來的方向。
作者 / 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