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會觀察 . 獨立評論 . 多元觀點 . 公共書寫 . 世代翻轉

  • Home
  • English
  • 評論
  • 民意
  • 時事
  • 生活
  • 國際
  • 歷史
  • 世代
  • 轉載
  • 投稿須知

「今日你以台大為榮,明日台大以你為榮」

  • 時事
  • 民意
  • 評論

如果,台大師生還有一點點自尊,還有一點點悍衛大學精神的道德勇氣,就應該挺直腰桿,至少像陽明一樣凍結校長的就任,然後,重新慎重的重起遴選。

看到管中閔被選為台大校長,除了鬱卒外,心中一片感傷。

台大遴選機制民粹化? 圖片來源:聯合新聞網
台大遴選機制民粹化? 圖片來源:聯合新聞網

我是1966年經過聯考,從鄉下中學進入台大。前二年屬理學院醫預科,在校總區上課。當時,正值世界性的學運風潮正在興起,台大多少也受到影響。校內各種演講,處處可見,也擠滿學生。存在主義和精神分析,也成為許多好奇學生的一時熱門話題。我們偷看了「無花果」,也偷看了「台灣自救宣言」,也走過溫州街偷偷看過彭明敏教授的空洞宿舍(門外有警總監視)。在戒嚴下,台大的圍牆內似乎仍可保有一定程度的思想、言論自由。大王椰下的草地,也成為學生分享夢想和憂鬱的地方。

我進台大時的校長是錢思亮先生。當時流傳的一句話是,「第一次看到校長是在新生訓練典禮,第二次看到校長則是在畢業典禮」。在新生訓練典禮,我終於看到了校長。錢校長,身材不高、胖胖的,溫文儒雅。他的訓詞,不帶政治色彩,也無政治口號,平實中,顯現出其無為而治的優雅風範。理科的訓練,似乎讓他對真理有基本的堅持,也尊重生物多樣性的自然法則。

在新生大樓上過課的人,大概都知道和看過數學系館頂樓的萬國旗。當時,流傳在神童王九逵教授的領導下,數學系的師生常常徹夜在系館研究、苦讀。這些萬國旗就是他們所曬的內衣、褲。宿舍息燈,有些系館,尤其是理學院,卻仍燈火通明。記得大一學期結束後,我和班上一位女同學去數學系公告欄看成績是否公佈時,看到一位穿著拖鞋和內衣的人拿著一份張貼紙慢慢走來。我以為是貼成績公告的工友。正想上前詢問時,那位同學很快的拉住我,小聲的告訴我,他是系主任。我才免於當場出醜。

在錢校長後期,殷海光教授已被禁止公開上課、演講,但,卻可在校園聽演講和私下與學生討論。彭明敏教授在1964年發表「台灣自救宣言」被判刑後,在強大國際壓力下,於年底特赦,改為嚴密監控其生活,但,溫州街的日式學校宿舍卻仍保留。系主任,則由廣獲學生敬重的黃祝貴教授接任。順便一提的是,有一位學長也因不明政治因素失蹤,當時的醫學院院長魏火曜先生,曾以休學為名保留其學籍,幸好未逾二年,得到復學。後來,也成為低調的名醫。這就是1970年以前的台大。後來,我才慢慢瞭解到,為什麼在戒嚴時期,台大仍會出現像政治系彭明敏教授、黃祝貴教授和哲學系殷海光教授等有知識良心的學者。因為,即令在戒嚴和威權下,台大圍牆內,至少仍能保有最起碼的大學尊嚴。

在理學院醫預科期間,我不曾想過什麼北大、什麼繼承,而悠哉悠哉的過完二年自由的生活。1968年,轉歸醫學院。當時的醫學院,依然存有日式歐風的學徒式教學、訓練方式。教授們的口才和中文,雖不流利,但,對知識的尊敬和對教學、研究的熱忱,令我這位不用功的學生肅然起敬。也開始了我坎坷、艱辛的醫學生生涯。

台大的改變,開始於1970年。當時蔣經國雖然為行政院副院長,但,已實際掌控實權。發生訪美遇刺及彭明敏教授逃出台灣二件重大事件,加上聯合國席次可能失去,及防範學生的抗議及不穩,因此,將錢校長「高升」中央研究院院長,改由閻振興先生擔任校長。這是台大首次帶有濃厚政治色彩的政治任命。換校長,對已回醫學院上課的我,並未造成任何影響。

閻校長,理工背景,加上曾擔任成大、清大校長及教育部長。雖帶有政治任命色彩,但,在接任初期,並未將學校明顯政治化,而把重點放在校舍硬體的擴充,大興土木。尤其,工學院的硬體擴充最大。醫學院則仍可接受李鎮源教授當院長,甚至提名魏火曜教授出任教務長,一改校總區註冊學生註冊遭受的夢魘。

1971年,當時的台大大學新聞社長請我的同學文榮光當總編輯,順便要我去幫忙當專欄小主筆。這是我第二次踏入校總區。在1970年代前,台大(校總區)一直以繼承北大自居,認為台大的自由學風,是由傅斯年校長等由北大所帶來的傳統。醫學院的歐、日學術傳統,卻使我直覺的開始懷疑這個講法。世界上,哪有一所(優秀的)大學會自稱自己是繼承另一所大學?自由的學風不是每一所大學該具有的基本條件嗎?於是,我開始去查北大和台大的歷史。北大雖然比台大稍早建校,但,1946年的台大,圖書已有八十萬冊,遠高於北大。占地亦遠大於北大(日本把台灣大面績的山林,歸為農學院實驗林)。從客觀條件上,台大實在沒有理由非繼承北大才能成為台大。於是,在「來來來,來台大;去去去,去美國」的諷刺中,大家開始思考和討論這個問題。

「今日你以台大為榮,明日台大以你為榮」這句話,相信很少人知道其出處。事實上,它是大新社幾位社員,在多次討論後,由文榮光提出獲得大家共識,於1971年校慶左右提出,做為大新社的精神和努力目標,希望激起台大學生該有的自尊,勇敢的面對挑戰,走向未來。在那段保釣運動、中央民意代表全面改選運動和「台大民族主義論戰」的風風雨雨中,大學新聞雖在強大壓力下,並未失去應守的立場。當文、法學院的學生遭受壓迫時,醫學院李鎮源院長並未讓任何一位醫學院學生因外力遭受不公平處分。魏教務長,在哲學系xxx分數事件中,亦力擋警總的不當介入/壓力,保護了學術和老師應有的尊嚴。這二位師長的風骨,實在值得台大師生尊敬。

台大的質變,應該開始於閻校長上任以後。學生運動,讓警總的影響力不斷擴大及深入校園。閻校長偏重理工,注重硬體、建設,也逐漸改變了校園氣氛。老師聘任的安全資料審查,似乎逐漸成為決定性關鍵。黨、官二代或相關的人事,在這段時期,逐漸被聘任而成為影響學校的力量,使校風逐漸趨向保守,對知識也不再如前尊重,甚至有偏離大學核心價值和知識良心的現象發生。

只要看看台大1970年以後的發展,就不難看出它的走向了。校園新大樓不斷林立,能夠呼吸的空間和綠地,卻不斷變少;師生人數不斷增加,由一萬多人,已增加至超過三萬人。可惜,值得令人尊敬的師、生、校友,卻似乎愈來愈少了。

最近,終於演出了管中閔被票選為校長的鬧劇。

校長,是大學的守護者。誠信,是其必備的先決條件。在楊泮池前校長連任事件中,校內、外對其論文不當掛名的猛烈批判中,即令尚未做出最後結論,楊校長還是毅然決定下台不再連任。這是任何一所優秀大學的常態,也是對大學精神和學術倫理的尊重。從這個觀點來看,我對管中閔的被選任校長,實在無法理解,也不知台大究竟出了什麼問題。

首先,管中閔到底有沒有在申請時,提出說明擔任台哥大獨董?如果有,後續的風風雨雨,就與他無關;如果沒有,那已明顯的違反利益衝突原則。光是個人誠信問題,早已不適任候選,更不要說擔任校長職務了。另外,台哥大有沒有名列遴選委員並參與投票?如果有,台大就必須負起違反利益衝突的誠信責任。台大既自認進入世界大學名校,就應該有大學名校的起碼紅線規則。事前未查(?)失職在先,事後還歪理連連。什麼法無明文規定等等的辯解,只是在羞辱自己而已。即令真的疏忽,也應該在知曉後,立即道歉,重辦遴選。台大不是菜市場,可以漫天要價,就地還錢。是、非、對、錯,應清楚、明確,容不得絲毫模糊空間。

接下來的遴選過程和結果,外界雖無法得知真相,卻給人一種啼笑皆非的輕率感覺。整個遴選過程依照流行的SOP格式進行,應無問題。只是,是否真正落實執行,卻令人懷疑。我雖然資質平庸,不過,總算能混進台大,也當過多年私校大學的系主任、所長。二十幾年前主持過phase III的人體試驗,也審過人體試驗計劃。對學術界的一些規則,多少總有些瞭解及體認。

大學校長,尤其台大校長,具有無可置疑的崇高學術地位。因此,我想用較嚴謹的人體試驗標準,來說明為什麼我會如此質疑。

可預想,每位候選人的申請書,必然都是洋洋灑灑寫滿了目的(台大的缺失及自己改革的目標等等),接下來,方法和步驟(如何推動改革等等),最後,應該都是光明的前景。要從字面上去評估,除非明顯的偏離主軸或違反邏輯,一般大概很難評斷其優劣。即令加上口頭上的質詢,雖然可澄清部分,但,仍難免有文勝於質、虛問虛答、流於空泛推論,甚至,委員的巧妙掩護等狀況發生。要做出客觀的判斷,並不容易。我在二十幾年前,即曾開玩笑對學生講,我可以透過文獻回顧方式,寫一篇無懈可擊的心臟移植手術人體試驗計劃書,問題只在於我沒能力執行而已。因此,除了內容外,主持人對此計劃/職務的適任性(competence),才是最應該嚴肅檢驗的重點。除了誠信為必需外,學、經歷,尤其實際經驗和成果,應成為適任與否的重要判別參考。

從這個觀點來看,所有候選人的學歷,皆毫無問題。對經歷的討論,我僅以獲遴選出線的管中閔,提出個人的看法。

依維基所列資料, 管教授,在台大經濟系的經歷,相當傑出。系內對其自有評價。我要質疑的是,在2012-2015年間的經歷。他出任馬政府的重要閣員,負責國家經濟政策的規劃、制定及推行。學而優則仕,是中國的傳統。美、歐、日等國家名校,亦時有所見。不過,出任政府高官後,再重返大學擔任正式專任教授,似乎並不多見,更遑論出任校長。大學和政府或財團之間,有一條非法律性的界線—大學教授,可以出任政府或財團高層;政府或財團高層,則難以正常回歸學校—以保障學校的獨立、自主和學術自由,避免外界可能的不當干擾。只有演講或者兼開一、二門你專長的課,或有可能。你可曾看過,哈佛大學請季辛吉或哥倫比亞大學選擇布林辛斯基,當過校長嗎?就算台灣學術界長期把中國傳統產、官、學生自由轉換的惡習,視為可接受或甘之如飴,我也希望以「仕而優則學」的標準,來檢驗一下遴選委員中意的人選,是否能符合適任性的條件。

管中閔教授的學術知識和成就,我無資格評論。不過,對其落實實務的過程和結果,卻有話要說。他,「學而優則仕」,出任馬政府要職,負責規劃、制定和推動國家經濟,是事實。檢視他的成果:馬政府633的跳票,是事實;台灣經濟的每下愈況,是事實;ECFA讓台灣經濟深陷中國的泥漳,是事實。尤其,在強行推動ECFA的過程中,引發了驚艷全球、影響深遠的太陽花運動。從這些客觀的事實,我不知遴選委員票選的觀點和理由何在?「仕」的「優」,在那裡?如果說,他的適任是因為他可以成功激起年輕人的改革熱情,我完全同意。但,說他具有落實其抱負的適任性,就像說我有能力執行心臟移植手術一樣,只能算是睜眼說瞎話了。有多少人會真正相信?

要建立和維護一所值得令人尊敬的大學,並不容易。台大得天獨厚,承繼了龐大的校產及古典、優雅的校舍,加上近百年來無數師生的血汗和人民的寬容、呵護,好不容易才茁壯至今。如果,台大師生還有一點點自尊,還有一點點悍衛大學精神的道德勇氣,就應該挺直腰桿,至少像陽明一樣凍結校長的就任,然後,重新慎重的重起遴選。管中閔若仍希望當台大校長,那麼,就應該接受他以修正後的資格,堂堂正正的重新和所有參加遴選的人,公正競爭。遴選委員,亦應在重聘後,憑自己的學術良心,票選出最佳的適任校長人選。

一個明顯違背大學精神的校長遴選,整個校園,卻出奇的沈默。如果,台大師生無法堅持一個大學存在的基本價值和守護台大得來不易的傳統,如此蒼白的台大人和枯萎中的台大,實在令人在感傷中夾帶了憤怒。七〇年代,台灣首波學生運動,是由當時台大的年輕學生,在浪漫中,以血汗和淚水所帶動。「今日你以台大為榮,明日台大以你為榮」這句值得師生自我期許的話,絕對不能被蒙上陰影或加上沈重的問號!當年學生所爭取和悍衛的價值,也絕對不能因時光轉移而像「Those were the days」的哀怨歌聲一樣,只能盤旋在那一代學生的夢淚裏!

作者 / 楊庸一

Share this:

  • Facebook
  • Twitter
  • Email
  • More
  • Tumblr
  • Pocket
  • Pinterest
  • LinkedIn

Related

台大 教育 校長 社會 管中閔 遴選
2018-01-21 楊庸一

Post navigation

知識份子的美麗與哀愁 → ← 幹話無極限的資訊時代與言論自由

Related Posts

票選中國國民黨的「黨主席」就是選擇「兩岸路線」

在中國國民黨主席第二場辯論會裡,火花四射,兩位民意代表出身的候選人,只有年輕的外表與包裝,自說自話說的口沫橫飛,不是黨主席的料。整場亮點其實聚焦在:到底什麼是「九二共識」?是不是主張「統一」?有投票權的中國國民黨員想必已經體察,其實票選中國國民黨的「黨主席」就是等同於選擇「兩岸路線」。   對於中國國民黨主席候選人而言,孫文學校總校長張亞中提出一個很基本也很重大的問題,什麼是「九二共識」?你們敢不敢主張統一?這是兩個問號一個大題,不論是要競選中國國民黨主席的候選人,或是要投票中國國民黨主席的黨員,是必選考題也是必知要件,身為中國國民黨人,不可不知道而且不得不能含糊以對。 然而,羅智強跳針式回應:我是台灣人也是中國人,我的中國是中華民國。試問:一個中國就是中華民國,對岸會接受嗎?不能接受又怎麼會是「共識」?羅智強的這種論述,是怕被抹紅的自以為是的回答法;郝龍斌回應:我絕對是「和中不舔共」,這是被民進黨洗腦了!這種說法就是「一中一台」,幾乎就是民進黨的同路人,還選什麼中國國民黨主席呢? 鄭麗文則回應說:不能停在九二共識,要和陸。這話乍聽之下,說的很漂亮很動聽很吸引人,但是迴避了什麼是九二共識?這是標準的民進黨人常使用的政治話術,有智慧的中國國民黨員,絕對不會被鄭麗文所欺騙。至於,另一位蔡姓候選人的回應,就不值得一提了。   所謂「九二共識」,是後來由蘇起提出來的名詞,其內容其實就是:兩岸雙方都同意:堅持「一個中國原則」;兩岸雙方都同意:共同謀求「國家統一」。不論,從羅智強、郝龍斌或是鄭麗文的回應來看,這三個候選人各別以「一中各表」、「和中不舔共」還是「和陸」的說法,通通不敢說出:「一個中國原則」還有「謀求國家統一」,也都說不清楚什麼是「九二共識」。羅智強、郝龍斌或是鄭麗文,只是性別、身高、年紀不一樣,但是醬缸本質卻沒有不一樣,都是怕被民進黨抹紅,而選擇「消極不統」的和稀泥路線。   試問:一個怕被民進黨抹紅的中國國國民黨主席候選人,憑什麼說自己的戰力最強?一個怕被民進黨抹紅的中國國國民黨主席候選人,憑什麼領導藍白合迎戰民進黨?一個怕被民進黨抹紅的中國國國民黨主席候選人,憑什麼談論世代交替? 不論,這三位黨主席候選人是強調在立法院的戰力、或是要領導藍白合迎戰民進黨、還是要促進世代交替,但只要民進黨將「紅帽子」一扣,那位號稱戰力最強的候選人馬上戰力歸零;只要民進黨將「紅帽子」一扣,那位要領導藍白合的候選人也就藍白不合;只要民進黨將「紅帽子」一扣,那位要促進世代交替的候選人也就被民進黨抓交替了。   換句話說,一個中國國民黨主席,如果沒有勇氣與能力來論述九二共識、處理兩岸統一問題,只會胡說八道!只能當民進黨跟屁蟲!只有迴避問題的政治話術!如果,沒有一套系統性的兩岸論述,怎麼能夠有辦法解決民進黨「扣紅帽子」的政治殺招?如何在立法院發揮戰力?如何領導藍白合?如何完成世代交替而不是被抓交替?   綜言之,票選「黨主席」就是選擇「兩岸路線」。只有正確認知「九二共識」加上有系統性兩岸的「統一論述」,才能夠處理兩岸政治難題,才能夠團結所有要下架民進黨的在野力量,這才是一位能夠領導中國國民黨重返執政,真正「適格」的中國國民黨的黨主席。 作者:孫榮富

國民黨的黑材料

國民黨一定有「黑材料」被人蒐證、偷拍、建檔,所以才會有作姦犯科、穿牆打洞的「鼠輩」,可以被國民黨大咖、言論名嘴,尊為「扒糞者」的義士,不聞其臭,可要其登堂入室,於廟堂之上。 這類匪夷所思的現象,只能從國民黨某一大咖政二代所說,得到理解。他說國民黨在夾縫裏求生存,已經四年了,你我可以推測他們的心境,此時即使飲鳩止渴,也未可厚非:目的可使手段正確。 怪不得有許多名嘴得出結論:國民黨為求2026年和2028年,選擧勝利,一定不敢得罪「鼠輩」集團,一定多方掩護、縱容,惟恐雙方合作,出現裂痕。所以鼠輩扒甚麼「糞」,如何扒?管他每年蒐証、跟拍、建檔所需的千萬元資源,來自何方?這一切對國民黨而言,都不是議題。 你我小公民倒是好奇,鼠輩們在有系統的組識下,到底在扒甚麼「糞」?真的為民喉舌,還是為自家的政治前途設計,而干法亂紀,不擇手段 !你我可從「鼠輩」扒的糞,開始研究起。扒糞最原始開端,是不分藍綠白、各門各派、只要有政治利害,可加槓桿利用的,無所不用其極的蒐集。 例如說,此輩在沒進入民眾黨,護得高位前,連黨的阿亞托拉柯曼尼「教主」也敢跟監、攝影、建檔。你我小公民不得不合理懷疑是不是跟監、偷拍有所斬獲,得以和民眾黨有彼此不便明說的「了解」。話說,䝂子能成其名者,豈僅是「戰神」的名號所賜。 民眾黨如此,國民黨更自以為「公開透明」,百年大黨不會有不可告人之秘。不幸,現在跟監、偷拍,實情大白,國民黨黨咖級人物此時一定忐忑不安,到底人家握有多少把柄、黑材料,隨時可以出手 ? 如果咖級人物稍一出言不慎,惹人生氣。人家D檔一抽出,某月某日某時、某會館、某高檔餐廳、酒酣耳熱、D杯美媚,香肩醉憑,十指緊扣,—— 這如何是好 ?誰不害怕,國民黨有「扒糞義士」之說,取悅鼠輩而自保,是可以了解的。 所以「鼠輩」被封為「戰神」,起碼「扒糞義士」,有不得不然的原因。有人暗夜中,陰陰的笑,滿心開懷。媒體、法律、政治可以一手抓,言偽而辯,隻手遮天,誰敢實事求是,說出真話來,—— 難道,不怕我打開D槽來? 原來「竊國」是如此容易,「竊中華民國」更是有如翻掌之易。你我祈求「司法追訴」?人家心裏一定暗笑,你我不自量力,在開什麼玩笑 !—— 因為誰敢保証在人家D槽檔案中,沒有北檢人物 ? 作者:王充

臃腫肥胖的將軍們

美國「國防部」改名為「戰爭部」後,戰爭部長「赫格塞斯」召集數千名將軍們「精神講話」。他說:「我非常厭倦在五角大廈,看到許多臃腫肥胖的將軍們」,「以後每年郗要有兩次的體能測驗」,「全軍只有一個標準」,「希望『美軍』找回戰士的精神和體能」,「假如反對他的政策,歡迎辭職 !」—— 戰爭部長強調這是對付中國挑戰,所必須。 隨後川普總統也跟著講話,他要求美軍要以美國大都市,當作美軍的訓練場地。他強調美國大都市是美國隱藏敵人的根據地,隨時準備出擊,傷害美國。 將軍們體能差,自然沒有「戰士」的意志和堅持,如何對付外來的挑戰,美國再次偉大?全軍只有「一個標準」,當然也不再接受「性別變換的自由」:軍隊就是軍隊,誰需要左派文化的花花草草! 川普總統主張也要以美國都市當作美軍的訓練場所,事實上已經開始。有幾個美國都市,美軍已經進駐,接管部分「反非法移民」、「反毒品」、「反黑社會」「反恐佈份子」的責任;—— 以及隨時對付「無政府主義者」、「激進社會主義者」、「反美份子」,藉著所謂社會不公不義、種族議題,藉題發揮,製造社會衝突。顯然這類右派政策,必遭「合不合憲」法律的挑戰。加州州長紐森不要只會抹你的髮油! 川普總統的意圖是要美國人民了解五十年來主流的「左派、激進社會主義」,不是也不該是美國社會的常規( Norm )。是要這樣「激進的左」才能表現美國的民主和人權嗎 ?看看加州舊金山市在左派社會主義者治理下,如何敗落! 所以反「臃腫肥胖的將軍們」是改變美國政治思想和文化運動的第一步。川普共和黨是要把右派社會文化,推向主流,—— 下一步要如何前進,要看川普政府整體施政的效果,是否能獲得美國人民的歡心和擁護?五十年來美國國內「民權激進社會主義」的政治主流,己經式微。臃腫肥胖將軍們被迫走入歷史,也就是美國新的政治潮流的開始。 作者: 東林黨

[轉] 被監督者不能私扮監督者

黃國昌遭爆雇用狗仔跟拍政治對手,再透過不同的管道爆料。黃國昌是應該接受監督的政治人物,卻私下扮演監督者的角色,目的在傷害政治對手。 被監督者私扮監督者是嚴重的醜聞,將政治鬥爭帶入野蠻血腥的叢林。黃國昌涉入的跟拍醜聞已達不可饒恕的地步,理由如下: 守法:黃國昌的跟拍計謀剛爆發,執行細節尚未完全曝光。狗仔跟拍走在法律邊緣,甚至涉及違法,例如私闖民宅。黃國昌缺乏守法精神,視法律如無物。 道德:黃國昌涉及的跟拍計謀,違反政治人物應該遵守的社會規範。黃國昌卻還能佯裝清流,正義凜然的指責他人。黃國昌的言行並無道德約束。 誠信:黃國昌躲在幕後,雇用狗仔跟拍政治對手,屬嚴重的欺騙。為了政治利益,黃國昌不顧誠信,不再值得選民託付。 公正:跟拍是監督政治人物的手段之一,雖有爭議,但仍被社會容忍,因為媒體跟拍不分黨派。黃國昌的狗仔只跟拍政治對手,並無公正性可言。 判斷:黃國昌的跟拍計謀牽涉多位狗仔,下游還有爆料者。稍有判斷力的政治人物不會這麼做,因為計謀遲早會被洩露。黃國昌的政治判斷力值得懷疑。 動機:長期雇用狗仔跟拍政治對手,所需費用可觀,不是一般政治人物的作為,除非背後有重大理由。黃國昌的動機不明,社會大眾必須深究。 事件爆發後,黃國昌與所屬的民眾黨都在裝傻,低估醜聞的嚴重性。在任何正常的民主社會,黃國昌已喪失從政的基本資格,不會有政黨接納。 被監督的政治人物不應私自扮演監督者的角色。黃國昌犯的是政治人物的死罪,應該退出政壇,民眾黨也要須開除黃國昌的黨籍。 作者:翁達瑞 / 美國大學教授

Recent Posts

票選中國國民黨的「黨主席」就是選擇「兩岸路線」

票選中國國民黨的「黨主席」就是選擇「兩岸路線」

在中國國民黨主席第二場辯論會裡,火花四射,兩位民意代表出身的候選人,只有年輕的外表與包裝,自說自話說的口沫橫飛,不是黨主席的料。整場亮點其實聚焦在:到底什麼是「九二共識」?是不是主張「統一」?有投票權的中國國民黨員想必已經體察,其實票選中國國民黨的「黨主席」就是等同於選擇「兩岸路線」。 [...]

More Info
國民黨的黑材料

國民黨的黑材料

國民黨一定有「黑材料」被人蒐證、偷拍、建檔,所以才會有作姦犯科、穿牆打洞的「鼠輩」,可以被國民黨大咖、言論名嘴,尊為「扒糞者」的義士,不聞其臭,可要其登堂入室,於廟堂之上。 這類匪夷所思的現象,只能從國民黨某一大咖政二代所說,得到理解。他說國民黨在夾縫裏求生存,已經四年了,你我可以推測他們的心境,此時即使飲鳩止渴,也未可厚非:目的可使手段正確。 [...]

More Info
臃腫肥胖的將軍們

臃腫肥胖的將軍們

美國「國防部」改名為「戰爭部」後,戰爭部長「赫格塞斯」召集數千名將軍們「精神講話」。他說:「我非常厭倦在五角大廈,看到許多臃腫肥胖的將軍們」,「以後每年郗要有兩次的體能測驗」,「全軍只有一個標準」,「希望『美軍』找回戰士的精神和體能」,「假如反對他的政策,歡迎辭職 !」—— 戰爭部長強調這是對付中國挑戰,所必須。 [...]

More Info
[轉] 被監督者不能私扮監督者

[轉] 被監督者不能私扮監督者

黃國昌遭爆雇用狗仔跟拍政治對手,再透過不同的管道爆料。黃國昌是應該接受監督的政治人物,卻私下扮演監督者的角色,目的在傷害政治對手。 被監督者私扮監督者是嚴重的醜聞,將政治鬥爭帶入野蠻血腥的叢林。黃國昌涉入的跟拍醜聞已達不可饒恕的地步,理由如下: 守法:黃國昌的跟拍計謀剛爆發,執行細節尚未完全曝光。狗仔跟拍走在法律邊緣,甚至涉及違法,例如私闖民宅。黃國昌缺乏守法精神,視法律如無物。 [...]

More Info

搜尋

精選文章

川習會的中美矛盾是戰略,不是貿易!

2017-04-08 韓非

八仙樂園爆炸案:缺乏常識造成的災難

2015-06-28 異想

彰化縣民輪替後的哀與愁

2016-03-06 許家瑋

新文明病:儲物症(Hoarding disorder)似正在增加

2015-04-13 楊庸一

訂閱本站

輸入你的電子郵件訂閱新文章並接收新通知。

Powered by WordPress | theme Dream Way
Powered by WordPress | theme Dream Wa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