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要想重回亞洲,解決北朝鮮難題是第一首要。若不能「料敵從寬」,為人所乘,南韓中立化的後果,幾十年來的所謂「第一島鏈」一定弱化,甚至名存實亡。
一般媒體的朝鮮半島的分析有個「迷失」,就是北朝鮮的核武發展可以或是快可以,威脅和重創美國。北朝鮮的官方當然會這樣宣傳,因為有國內政治需要。
美國倒是沒有這份「核禍」的掛慮,擔心的倒是北朝鮮的核武強大到足以威脅,甚至摧毀日、韓時,日、韓兩國會不會過於焦慮,而尋找另類對抗、自衛方式,而不再全然地接受美國所提供和主導的集體安全模式。
要用此種觀點,分析最近北朝鮮「火星」超大型飛彈的試驗。為甚麼在兩個月「沈寂」之後,北朝鮮會突然啟動新試驗?首先,當然是「回擊」美韓聯軍的演習以及三組航母戰鬥群的壓境;二是,對於中國和美國的「勾結」,憤怒地回擊。北朝鮮的「火星」推力再大,飛的再遠,彈頭威力再強,北美反洲際飛彈系統一定輕易攔截。幾十年與蘇聯對峙,幾千顆彈頭相互對準時,是玩假的?——北朝鮮當然瞭解,他要嚇的是日、韓,因而牽制美國,投鼠忌器,不敢對其動手。
因此,北朝鮮從美國所受到的只是小小懲罰:金三爺從「火箭人」降格為「發狂的小狗」。真正北朝鮮在意的,可能是中國取消北京和平壤的航班以及片面宣佈「整修」橫越鴨綠江、雙方貨物流通必需的中、朝友誼大橋。很明顯地,平壤會強烈地感受三面強敵的壓迫,為舒解壓力只得向南,往三十八度線移轉,南韓會成為「遷怒」和「暴擊」的對象。
南韓文在寅政府當然很機靈,立即表示:明年南韓不再參予美韓聯軍例行演習。八百萬美金對北朝鮮「人道」援助以及其它計劃雖暫時停止,隨時可恢復。文在寅政府也逐漸覺悟:要緩和北朝鮮的威脅,南韓需要有另個「輔導師」(mentor),不能只靠美國。南韓對中國保証:他的薩德反飛彈只會單獨作業,不會納入美日系統中,美製的核子潛艦當然也不會購買。
這可能會演變成朝鮮半島的新情勢:中國影響力逐漸進入南韓,誘導南韓、北朝鮮直接談判。南韓背後會有中國,北朝鮮背後會有俄國(以防陷入國際孤立和能源被切斷),逐漸把美國的影響力淡化,架空。我們不曉得中南海會不會有此深謀遠慮:一方面給予北朝鮮足夠壓力,令美國「無話可說」,另一方面進入南韓,導正南北雙方的對話,逐漸中立化南韓。
北朝鮮眼前所要求的談判條件:美軍撤出朝鮮半島。事實上,長久以來,南韓國內一直要求南韓部隊有條件退出美韓聯軍指揮系統,恢復部分自主性。而美國軍方也希望美軍能撤離三十八度線至朝鮮半島的南端。只要中國願意「屯兵」在鴨綠江畔,牽制北朝鮮南侵的狼子野心,就可給予南韓足夠的「政治承諾」。如果中國敢做敢為,三十八度線的緊張必然降低,南北雙方來往熱絡,這不正是南韓左派集團,如文在寅者,所殷切盼望。中國所冒的風險是具有核武、統一的朝鮮半島,因此放棄核武是統一的必要條件:這不就是各方要求的無核的朝鮮半島。
美國要想重回亞洲,解決北朝鮮難題是第一首要。若不能「料敵從寬」,為人所乘,南韓中立化的後果,幾十年來的所謂「第一島鏈」一定弱化,甚至名存實亡。理由很簡單:南韓中立化;菲律賓總統說得好:誰能給錢,誰就是老大,沒有主權的問題。如果局勢惡化,安倍政權能支撐多久?不要忘了,自民黨傳統一直有個「親中派」。APEC 會議時安倍首相要求和習主席舉行高峰會,習主席欣然同意。雙方見面,據傳習主席面露笑容。以往習主席在外交場合和安倍首相相見,何曾笑過?
世事難料,風雨飄零,萬幸或是不幸,第一島鏈倖存的只是台灣島,戰略地位一定突出!至此沒有人肯願意放棄。台灣的政治人物和人民會不會識野廣闊、昂然自信?有沒有足夠的睿智、經驗,應付變局?不管如何,台灣周遭的集團沒有人肯賣台灣,擔心的倒是台灣內部,是不是有人庸愚自傲、自以為 IQ 奇高,多少人想清倉,願意「賣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