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會觀察 . 獨立評論 . 多元觀點 . 公共書寫 . 世代翻轉

  • Home
  • English
  • 評論
  • 民意
  • 時事
  • 生活
  • 國際
  • 歷史
  • 世代
  • 轉載
  • 投稿須知

自己的歷史 自己解釋

  • 國際

自己的歷史 自己解釋

作者 / 韓非

歷史只是歷史解釋,所謂歷史只是以歷史的事件作為平台,所作歷史的解釋而已。因此英國歷史有所謂輝格黨的歷史解釋;從法國大革命到第一次世界大戰間,幾乎整個十九世紀的法國都在爭論王權派、共和派、或社會主義派的歷史觀點:例如說,1871年巴黎公社事件如何解釋?即使最喜歡找尋共識的日本也有所謂薩長(薩摩藩、長州藩 )對明治維新的歷史解釋。再看歷史最平順的美國,近年來每次大選都有所謂紅軍州、藍軍州之別,南北區域間楚河漢界。事實上,是因為對內戰歷史的解釋不同衍生相異的政治態度,文化上,誰說南北戰爭已經結束!?

第一次世界大戰的景象。 圖片來源:維基百科

今年,剛好是第一次世界大戰爆發一百週年,持續四載的戰爭殺戮數百萬一代歐洲精英,改變人類文明和歷史事件的原因,當然也有不同歷史的解釋。有些歷史學家說是德國中了英國奸計(德國擴充大海軍,參與非洲殖民地爭奪及柏林—巴格達鐵路計劃都威脅大英帝國利益);也更有歷史學家認為奧國的王儲在塞拉耶佛 (Sarajevo) 被刺只該是嚴重外交事件,假如俄皇尼古拉不以斯拉夫民族解放者自居,支持塞爾維亞 (Serbia) 全面動員俄國軍隊,局勢也不會一發不可收拾。

我們可以俄皇震怒說為例,繼續我們的歷史討論,如果俄皇尼古拉不熱燥暴怒,可能就不會有第一次世界大戰,就不會有凡爾賽條約中,處理誰來承繼德國在華利益的山東問題,沒有山東問題,也不會有五四學生的愛國運動。又假如第一次世界大戰不發生,德國政府的特務也不會在戰爭末期,偷偷地把流亡在歐洲的列寧走私運回俄國,就不會有布爾雪維克的十月革命,就不會有「共產國際」,也不會有鮑羅廷和蘇俄在中國。偉大的中國革命導師也不會審視時勢,想趕上世界潮流而接受革命先進國家的經驗和奧援來國共合作。俄國人穿列寧裝,我們穿中山裝,軍營中他們有列寧室,我們有中山室;他們有赤卡(Cheka),我們有軍統;他們有紅軍,我們有國民革命軍。這一切好像我們已趕上世界最新的潮流,偉大的中國革命導師愉悅地說出「民生主義就是共產主義」的千古名言!

因此,假若俄皇尼古拉不暴怒,中國現代歷史會不會不一樣?是好是壞?是福是禍?
——本文想表達倒不是歷史的虛無論,而是歷史的偶然論。歷史都有偶然和任意的成份,在天平任一方加上一絲稻草,天平就會傾斜。說過去發生一定是唯一的、必然的、是偉大的、恥辱的,都是缺乏想像能力的結果。再以第二次世界大戰為例,軍事家估算希特勒若多兩年的準備,戰爭的結果就很難預料。德國V-2飛彈早一年上場,諾曼地登陸是幾乎不可能。發現原子核會分裂是德國的物理學家,而且德國也有與愛因斯坦同等級的偉大物理學家海森柏格(W. Heisenberg )。海氏在政治上有法西斯的傾向,卻沒有向德國當局進言發展核子武器,這些事例當時一定被視為不是那麼重要,但若偶然地被發現受到重視,及早執行,對歷史結果的衝擊是很難估算。

我們可再以西安事變作為另一事例,假若沒有西安事變,或是即使有西安事變,但假如史達林不認為蔣介石是唯一能領導對日本抗戰而消滅關東軍對蘇聯遠東威脅,而不全力相救,蔣委員長可能就被張學良、楊虎城及中共公審而處決,那麼中國的現代史又要重寫。

西安事變的結局,蔣氏「攘外必先安內」的軍略完全破滅,在救國家、救民族號召下全力抵抗日本軍閥,蠶食華北,建立第二滿州國的企圖,不再像「何梅協定」、「冀察政委會」時採取的綏靖妥協策略。蘆溝橋事變日軍踩了西安事變後新的紅線,區域性的衝突演變成全面對抗,兩敗俱傷。史達林的戰略成功了,毛澤東說:「全中國解放要感謝日本軍閥」。

因此,歷史事件的發生有其偶然,甚至是荒謬的成份,為了有更廣闊的歷史視野及更靈敏的歷史感受,一種替代性 (alternative) 的歷史看法是必要的。假如第一次世界大戰不發生會怎麼樣?假如俄國革命不成功(它的成功有其僥倖的成份)又會怎樣?假如沒有西安事變會怎樣?假如1939年五月發生在外蒙的諾門罕戰役,日本關東軍能擊敗蘇聯紅軍,日本陸軍必然沿西伯利亞鐵路到貝加爾湖,尋找戰略的油源,而不依賴海軍所提南下印尼、婆羅洲和英、美、荷衝突,那麼太平洋戰爭不會發生,甚至蘇聯感受到東線的壓力,史達林會不會不敢和希特勒簽訂密約,瓜分波蘭,引發英法對德宣戰,希特勒會不會多二、三年的準備?

西方世界從啟蒙時代開始,都有個進步 (progress) 的觀念,大部份十九世紀代表進步的力量是自由主義和民族國家的獨立。十九世紀末至二十世紀初,是左派社會主義,卅年代最進步的蘇維埃政權卻被證明是最極權和反動的。那麼「什麼是進步的內涵?誰代表真正進步的力量?」都需要解釋。歷史是歷史解釋出來的。「偶然」需視為「必然」,是理性的發展進步的力量,假若能完成控制宣傳的工具,可以令整個國家民族發狂,讓每個人都認為自己是個具體而微的偉大領袖!

那麼過去真正的歷史是什麼?事實上,沒有真正的歷史,歷史是根據新的一代人解釋而出現的。假如新一代人不想解釋它,放棄自己的解釋權力,只有命中注定地接受不相干的過去人所創作,所解釋的歷史,而受其控制。因為人的文化和歷史是有結構的,這個結構多少控制我們的思想和行為,若我們不願思索新的歷史解釋,對舊有的結構有所批評,甚至畏怯創作自己的歷史,我們只有配合生存在那結構中,絕對沒有哲學家柏格森 (H. Bergson) 所說「文明躍升」的能力。

幸運地,今日工藝技術的進步,沒有一家一姓,一個政黨和政府能控制全民的思考。偶然發生的,或是偶然發生而被撲滅,或是被壓抑而一時沒有發生的;人類全面的歷史,而不是某民族的歷史;都可以是我們創作歷史的元素,我們有選擇的權力。我們可選擇對我們相干的,對我們有意義的歷史,歷史的結論不在過去,歷史的結論在未來。

我們無需對過去歷史負責,我們需對未來歷史負責,自己的國家自己救,自己的歷史自己創作,自己解釋。

Share this:

  • Facebook
  • Twitter
  • Email
  • More
  • Tumblr
  • Pocket
  • Pinterest
  • LinkedIn

Related

中國 台灣 日本 歷史 歷史解釋 民族國家 美國 自由主義 蘇聯
2014-07-31 韓非

Post navigation

買房或租房?德國模式可供台灣參照 → ← 悲情城市裡的政治禁忌

Leave a Reply Cancel reply

You must be logged in to post a comment.

Related Posts

評析美軍戰略轟炸的能力

美國空軍(U.S. Air Force)是世界上武裝力量最強的軍種,美國身為世界霸權,長期以來保有強大的戰略轟炸機隊,實際上具備「全球部署、全球打擊」的實力,至今尚無法出現競爭對手,21日美軍基於伊朗持續發展核武,基於區域、地緣戰略考量,仍在21日派遣7架B-2匿蹤轟炸機執行「午夜之錘行動」(Operation Midnight Hammer),在F-22戰機的護航下從美國本土出發給予轟炸。 據外媒顯示,美軍此次轟炸的地點包括伊朗福爾多(Fordow)、納坦茲(Natanz)與伊斯法罕(Isfahan)等地,美軍透過每架B-2攜帶2枚GBU-57巨型鑽地彈給予重點打擊,配合美軍部署在阿曼灣(Gulf of Oman)的核動力潛艦所發射的戰斧巡弋飛彈攻擊,美軍此次的任務過程中未遭到伊朗的雷達偵測,所有參與任務的機艦人員均平安返回基地,再度證明美國空軍的實力仍舊是一支具備長程打擊、全球攻擊的飛行部隊。 同樣的,身為大國的俄羅斯、中共,雖然也有部署中、長程類型的轟炸機,包括俄羅斯的TU-160,中共轟六系列、傳聞中的轟20,但俄羅斯的遠程轟炸機數量僅有14架且為非匿蹤外型,中共的轟六雖然數量超過200架,但其外型也非匿蹤構型,容易在任務執行過程中遭到敵方雷達偵測,加以航程仍未達到美軍B-2轟炸機的11000公里,因此美軍在長程轟炸任務的執行仍舊保有優勢。 欲執行戰略轟炸任務必須達到「戰略空軍」的水準,亦即任務涵蓋全球,這也是為何美軍從冷戰時期開始,大量建造長程轟炸機的原因,為降低轟炸機執行任務的過程中遭敵方偵測的機率,匿蹤的設計更是美國空軍高層所重視的性能之一,未來美軍新型的B-21轟炸機預計在2026-2027服役,屆時將替換老舊的B-1與B-2轟炸機隊,成為美軍下一世代的戰略轟炸機的主力。 「戰略轟炸」不單是保護美國在全球的空權地位,也象徵美空軍具備洲際飛行、長程轟炸的能力,縱然美國政府持續降低出兵中東地區的機率,但若該區域出現意圖挑戰美國所設下的安全紅線,最終白宮、五角大廈仍會下令出動長程轟炸機給予打擊,力求區域更為穩定,也代表美國持續重視中東地區盟友的安全。 作者:宋磊

以伊停火協定後的中東變局

到底美國超級炸彈有沒有摧毀伊朗地下核武工廠?喧嘩多日,總算有較可靠的結論。伊朗外長承認三座核武工廠受到重創。看來CNN 和 New York Times 諸媒體以意識形態掛帥,-拿到洩露的初級報告,就見獵心喜,言之鑿鑿,卻經不起事實的考驗:可見意識形態之誤人,連老牌的媒體都難避免。 以色列和伊朗雙方在美國壓力、恐嚇下,同意停火,看來會維持下去。這「十二日戰爭」的結果,當然是伊朗受創最深:短期之內( 數年 ?)不再擁有「發展核武」這張外交談判的王牌。 「十二日戰爭」也証明伊朗的軍事實力並不是那麼強大,內部遭受嚴重滲透。以色列有大力支持的美國盟友,而伊朗的準盟國中國、俄羅斯,衝突緊張之時,到底在哪裏?只是口惠而無實至 ! 所以以往認為伊朗在中東政治、軍事局面,有「舉足輕重」的地位,從此會被強權們重新評估。伊朗當作中東「回教革命」輸出的源頭,也會因自身難保,而有所克制,不可能再有昔日「呼風喚雨」的能耐,中東局面會平穩長長的一段時間。 對於「以伊停火」最不滿意、心有未甘,當然是以色列。納坦雅胡政府要的當然是「除惡務盡」,渴望伊朗政權更替。但在美國怕亂了大局,不與苟從之下,也只得退而求其次,以消滅宿敵加薩走廊的哈瑪斯為主要目標。 重要的,川普總統也有壺底抽薪,消滅哈瑪斯,徹底改造加薩走廊的意圖。所以可預見的「以伊停火」後,以色列會更努力把哈瑪斯從地道中挖出來。美國會鼓吹由阿拉伯國家,聯合「殖民」加薩走廊。給當地巴勒斯坦人全新的發展模式,不再是種族、宗教,沈浮在幾十年血海深仇的旋渦中,不得脫身。 所以「以伊停火協定」之後,中東仍然會有變局,局勢會從加薩走廊的哈瑪斯組織的存亡開始。衝突會是局面、單一對象的,這是「十二日戰爭」帶來的新的中東變局。消滅哈瑪斯後,會有全新的政治實驗,期待的不是往日「治絲而棼」,越做越糟的宿命。不論成敗、好壞,善良或邪惡,總要有人走出第一步 ! 作者: 王充

下一個「以伊」:半島核威脅與李在明的抉擇

              談起與伊朗近期與以色列間的戰爭,圍繞著地緣、國族與核武擴散等爭議,不得不提及朝鮮。同樣位於大國間地緣衝突前線,一樣處於反美親俄同盟,朝鮮就伊朗核設施被打擊一事,無昔日張牙舞爪反而趨於低調。眾所皆知,朝鮮經過金家三代發展核武,距離足以精準打擊也不遜於伊朗,見伊朗被美國無聲息襲擊,恐加快核武實用進展來確保政權安全。其實,兩韓之於以伊有類似處境,雙方必處於敵對來確立統治正當,然韓國較於以色列是被動狀態。               首先,韓國不能發展核武,即使被美國實質列入核保護傘,仍不變受制於人地位,以及川普對盟友冷熱不一態度。其二,以色列在滲透伊朗十分綿密,有當地協力者提供情報,至於北韓在長年鎖國專制下,極端與世隔絕,產生資訊不對稱。其三,以色列總理納坦雅胡內政滿意度不高,甚至涉入多項司法醜聞,然在硬對伊朗、維繫猶太人存續上是舉國同心,至於韓國常因黨爭之故,對北政策亦受影響;人民對朝鮮感情也是矛盾。這將使韓國未有確定方針,尤其李在明似乎想更進一步與中朝發展更緊密關係,似乎讓朝鮮在此綏靖期有發展軍事科技的時間。               毫無疑問,李在明必當延續自金大中以來推行的陽光政策,從其甫上台即關閉心戰廣播,朝鮮也釋出善意關閉噪音干擾。所以李在明下一步抉擇必然對中朝釋出更多善意,透過投資、援助朝鮮換取非武力對待;政治上,給予中國大國面子換取市場及制衡朝鮮。然而,李在明在左右逢源之際應考量中朝同盟非同心,金氏王朝對中國仍保持警覺且朝鮮最關心的核武議題中國也不可能壓制,至多遲延進展。然,看著伊朗遭遇,核武作為最終保命符的戰略必然使朝鮮更秘密、更加速。               最近就有專家指出朝鮮將加快核武打擊能力,將為半島局勢埋入不確定,這確實極有可能。從俄羅斯深陷烏克蘭戰爭,北約同意增加經費使川普龍心大悅,歐美陣營至少援烏議題上減少分歧,朝鮮是否為分擔俄國壓力而製造事端,也不無可能,畢竟國際目光太久未投向朝鮮,與其父將核威嚇發揮淋漓盡致,金正恩尚未到如此境界。     […]

賴清德團結國家首講:台灣建國史觀的雛型

總統賴清德近日應邀扶輪社的邀請,舉行「團結國家十講」首場演說「國家篇」,在大罷免即將於7月26日投票之際,賴清德的演講不僅不平凡,更蘊含他心中的台灣建國史觀藍圖。 首先,賴清德從國家四要素開始,說明台灣有人口、領土、政府、主權,早已符合國家的條件,並強調「2758號決議僅是說明聯合國席次問題」,台灣不會因為沒加入聯合國,就不是國家。 而賴在文中更從「舊金山和約」的例子說明,中共從來未統治台灣任何一天。總統這段清楚的說明,直接了結中共最愛的文字遊戲。而賴更將台灣定調為,「中華民國台灣、台灣、中華民國,都是我們國家的名字」。 更接入憲法第二條、第三條的角度,強調主權與治權就是台澎金馬,有中華民國身分證,才是擁有國家的主權。進一步延伸前總統蔡英文的「中華民國台灣」的說法,將「台灣」帶進國家認同的範疇,這是藍白統派立委與對岸中共最擔心的事情。 賴清德也講起歷史,從早坂犀牛、左鎮人、大坌坑時代、南島語族、荷蘭、西班牙登台、東寧王國、清領、日本娓娓道來,這一連串看似雜談的故事,其實要告訴大家「台灣自古以來不是中國的一部分」、「台灣不只是島,它有歷史、有文化、有故事」。 值得注意的是,賴清德從1895年蕭壟事件開始訴說台灣人「竹蒿湊菜刀」,很久以前,就有反侵略、護台灣的意志,表面上是講古,實際是給對岸政權的警告。 面對中國進逼,賴清德也談到台灣國家的實力、中國政權的滲透、兩岸交流對國家的威脅,也談到七大工業國領袖公開發表,「台海和平穩定對國際安全繁榮不可或缺」的共識,從認同開始談起現狀,這不僅是說明台灣現狀,更是總體種動員令下的國民建設。 總體而言,總統賴清德展現他對台灣的深刻研究,從台灣歷史起源、歷史正統、國家主權、敵我認知中,介紹他心中的台灣建國史觀藍圖。難怪國台辦為之跳腳,賴清德的演說不僅是獨派教父史明著作《台灣人四百年史》的延伸,未來更是從中華民國轉型至台灣的重要參考。 但我還是要說,賴清德受限於中華民國總統的身分,無法深刻批判中華民國殖民體制。事實上,荷西、清領、日本、中華民國皆是殖民政權的形式,台灣人「竹蒿湊菜刀」不只是反抗殖民,更象徵對自由的追求。目前台灣停留於「中華民國台灣」的階段,但唯有台灣人真的認知「中華民國殖民政權」的真相,認識到「台灣是我們國家的名字」,才是台灣建國的第一步。 作者 / Oscar

Recent Posts

把國家還給了你—— 你就義無反顧,投誠「解放軍」!

把國家還給了你—— 你就義無反顧,投誠「解放軍」!

看來百分之九十的台灣人民對民衆黨「紅統」,有戒心是有根據的。昨日( 07/01 ),民眾黨在北檢,聚眾抗議「司法壓迫」,致令北市前副市長董振聲家門變故。 抗議時,一位19歲的民眾黨「小草」,大聲疾呼,「解放軍」若登陸,他不會保家衞國,他會義無反顧,投誠「解放軍」! 你我小公民們此時大概會戒慎恐懼,套用民眾黨國昌主席近日常說的金句:「我們國家怎麼了?」怎麼會變成這個樣子 [...]

More Info
當國台辦主任當場駁斥馬英九的談話,前國家元首何苦自取其辱?

當國台辦主任當場駁斥馬英九的談話,前國家元首何苦自取其辱?

[...]

More Info
為何預言終落空,恐懼依舊存在?      

為何預言終落空,恐懼依舊存在?      

最近日本漫畫家竜樹諒預言7月5日會有大災難的事情,又讓不少人開始緊張起來。明明我們現在科技這麼發達,網路資訊這麼豐富,為什麼還是會有人相信這些沒有科學根據的預言呢?回想起來,這種事情好像每隔一段時間就會出現。2012年的世界末日說、王老師預言大地震…每次事後都證明是假的,但每次出現新的預言時,還是會有人擔心得要命。這到底是怎麼回事? [...]

More Info
全民的726:從大罷免到新民意

全民的726:從大罷免到新民意

今年7月26日將舉行喧騰近一年的立委大罷免投票,此一堪比大型選舉的罷免運動,從單純對國會亂象而生的公民運動,走向顏色衝突;隨著藍營反罷不利,由國台辦出面指示台灣人不可罷藍,無疑從公共事務、政黨競爭走向統獨認同。故大罷免不是對藍白鬧國會的表態,而是決定藍綠白選民版圖、政治人物前途,甚至涵蓋台灣前途與政治社會穩定。             [...]

More Info

搜尋

精選文章

川習會的中美矛盾是戰略,不是貿易!

2017-04-08 韓非

八仙樂園爆炸案:缺乏常識造成的災難

2015-06-28 異想

彰化縣民輪替後的哀與愁

2016-03-06 許家瑋

新文明病:儲物症(Hoarding disorder)似正在增加

2015-04-13 楊庸一

訂閱本站

輸入你的電子郵件訂閱新文章並接收新通知。

Powered by WordPress | theme Dream Way
Powered by WordPress | theme Dream Wa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