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明教授 / 輯
民主政治是讓人們自由選擇他們要責備對象的過程。
—彼得
當你的敵人在犯錯時,不要打擾他。
─拿破崙
大家意見如果一致,賽馬場豈不關門大吉?
─馬克吐溫
女士,如果我勃起,請妳原諒;如果我沒有勃起,也請妳原諒。
─史考特
可惜喝水不是罪惡,要不然水會變得多麼香啊!
─利希騰貝格
到底美國超級炸彈有沒有摧毀伊朗地下核武工廠?喧嘩多日,總算有較可靠的結論。伊朗外長承認三座核武工廠受到重創。看來CNN 和 New York Times 諸媒體以意識形態掛帥,-拿到洩露的初級報告,就見獵心喜,言之鑿鑿,卻經不起事實的考驗:可見意識形態之誤人,連老牌的媒體都難避免。 以色列和伊朗雙方在美國壓力、恐嚇下,同意停火,看來會維持下去。這「十二日戰爭」的結果,當然是伊朗受創最深:短期之內( 數年 ?)不再擁有「發展核武」這張外交談判的王牌。 「十二日戰爭」也証明伊朗的軍事實力並不是那麼強大,內部遭受嚴重滲透。以色列有大力支持的美國盟友,而伊朗的準盟國中國、俄羅斯,衝突緊張之時,到底在哪裏?只是口惠而無實至 ! 所以以往認為伊朗在中東政治、軍事局面,有「舉足輕重」的地位,從此會被強權們重新評估。伊朗當作中東「回教革命」輸出的源頭,也會因自身難保,而有所克制,不可能再有昔日「呼風喚雨」的能耐,中東局面會平穩長長的一段時間。 對於「以伊停火」最不滿意、心有未甘,當然是以色列。納坦雅胡政府要的當然是「除惡務盡」,渴望伊朗政權更替。但在美國怕亂了大局,不與苟從之下,也只得退而求其次,以消滅宿敵加薩走廊的哈瑪斯為主要目標。 重要的,川普總統也有壺底抽薪,消滅哈瑪斯,徹底改造加薩走廊的意圖。所以可預見的「以伊停火」後,以色列會更努力把哈瑪斯從地道中挖出來。美國會鼓吹由阿拉伯國家,聯合「殖民」加薩走廊。給當地巴勒斯坦人全新的發展模式,不再是種族、宗教,沈浮在幾十年血海深仇的旋渦中,不得脫身。 所以「以伊停火協定」之後,中東仍然會有變局,局勢會從加薩走廊的哈瑪斯組織的存亡開始。衝突會是局面、單一對象的,這是「十二日戰爭」帶來的新的中東變局。消滅哈瑪斯後,會有全新的政治實驗,期待的不是往日「治絲而棼」,越做越糟的宿命。不論成敗、好壞,善良或邪惡,總要有人走出第一步 ! 作者: 王充
談起與伊朗近期與以色列間的戰爭,圍繞著地緣、國族與核武擴散等爭議,不得不提及朝鮮。同樣位於大國間地緣衝突前線,一樣處於反美親俄同盟,朝鮮就伊朗核設施被打擊一事,無昔日張牙舞爪反而趨於低調。眾所皆知,朝鮮經過金家三代發展核武,距離足以精準打擊也不遜於伊朗,見伊朗被美國無聲息襲擊,恐加快核武實用進展來確保政權安全。其實,兩韓之於以伊有類似處境,雙方必處於敵對來確立統治正當,然韓國較於以色列是被動狀態。 首先,韓國不能發展核武,即使被美國實質列入核保護傘,仍不變受制於人地位,以及川普對盟友冷熱不一態度。其二,以色列在滲透伊朗十分綿密,有當地協力者提供情報,至於北韓在長年鎖國專制下,極端與世隔絕,產生資訊不對稱。其三,以色列總理納坦雅胡內政滿意度不高,甚至涉入多項司法醜聞,然在硬對伊朗、維繫猶太人存續上是舉國同心,至於韓國常因黨爭之故,對北政策亦受影響;人民對朝鮮感情也是矛盾。這將使韓國未有確定方針,尤其李在明似乎想更進一步與中朝發展更緊密關係,似乎讓朝鮮在此綏靖期有發展軍事科技的時間。 毫無疑問,李在明必當延續自金大中以來推行的陽光政策,從其甫上台即關閉心戰廣播,朝鮮也釋出善意關閉噪音干擾。所以李在明下一步抉擇必然對中朝釋出更多善意,透過投資、援助朝鮮換取非武力對待;政治上,給予中國大國面子換取市場及制衡朝鮮。然而,李在明在左右逢源之際應考量中朝同盟非同心,金氏王朝對中國仍保持警覺且朝鮮最關心的核武議題中國也不可能壓制,至多遲延進展。然,看著伊朗遭遇,核武作為最終保命符的戰略必然使朝鮮更秘密、更加速。 最近就有專家指出朝鮮將加快核武打擊能力,將為半島局勢埋入不確定,這確實極有可能。從俄羅斯深陷烏克蘭戰爭,北約同意增加經費使川普龍心大悅,歐美陣營至少援烏議題上減少分歧,朝鮮是否為分擔俄國壓力而製造事端,也不無可能,畢竟國際目光太久未投向朝鮮,與其父將核威嚇發揮淋漓盡致,金正恩尚未到如此境界。 […]
總統賴清德近日應邀扶輪社的邀請,舉行「團結國家十講」首場演說「國家篇」,在大罷免即將於7月26日投票之際,賴清德的演講不僅不平凡,更蘊含他心中的台灣建國史觀藍圖。 首先,賴清德從國家四要素開始,說明台灣有人口、領土、政府、主權,早已符合國家的條件,並強調「2758號決議僅是說明聯合國席次問題」,台灣不會因為沒加入聯合國,就不是國家。 而賴在文中更從「舊金山和約」的例子說明,中共從來未統治台灣任何一天。總統這段清楚的說明,直接了結中共最愛的文字遊戲。而賴更將台灣定調為,「中華民國台灣、台灣、中華民國,都是我們國家的名字」。 更接入憲法第二條、第三條的角度,強調主權與治權就是台澎金馬,有中華民國身分證,才是擁有國家的主權。進一步延伸前總統蔡英文的「中華民國台灣」的說法,將「台灣」帶進國家認同的範疇,這是藍白統派立委與對岸中共最擔心的事情。 賴清德也講起歷史,從早坂犀牛、左鎮人、大坌坑時代、南島語族、荷蘭、西班牙登台、東寧王國、清領、日本娓娓道來,這一連串看似雜談的故事,其實要告訴大家「台灣自古以來不是中國的一部分」、「台灣不只是島,它有歷史、有文化、有故事」。 值得注意的是,賴清德從1895年蕭壟事件開始訴說台灣人「竹蒿湊菜刀」,很久以前,就有反侵略、護台灣的意志,表面上是講古,實際是給對岸政權的警告。 面對中國進逼,賴清德也談到台灣國家的實力、中國政權的滲透、兩岸交流對國家的威脅,也談到七大工業國領袖公開發表,「台海和平穩定對國際安全繁榮不可或缺」的共識,從認同開始談起現狀,這不僅是說明台灣現狀,更是總體種動員令下的國民建設。 總體而言,總統賴清德展現他對台灣的深刻研究,從台灣歷史起源、歷史正統、國家主權、敵我認知中,介紹他心中的台灣建國史觀藍圖。難怪國台辦為之跳腳,賴清德的演說不僅是獨派教父史明著作《台灣人四百年史》的延伸,未來更是從中華民國轉型至台灣的重要參考。 但我還是要說,賴清德受限於中華民國總統的身分,無法深刻批判中華民國殖民體制。事實上,荷西、清領、日本、中華民國皆是殖民政權的形式,台灣人「竹蒿湊菜刀」不只是反抗殖民,更象徵對自由的追求。目前台灣停留於「中華民國台灣」的階段,但唯有台灣人真的認知「中華民國殖民政權」的真相,認識到「台灣是我們國家的名字」,才是台灣建國的第一步。 作者 / Oscar
美國轟炸伊朗核子設施後,伊朗隨即對卡達的美軍基地發射飛彈反擊,引發外界擔心是否將爆發區域性戰爭的風險時,局勢再一次出現轉折,在卡達居中斡旋之下,以色列、美國與伊朗達成停火協議,美國總統川普樂觀其成,並且在社交媒體公開發文催促以色列方面不要再有動作,語氣直白且嚴厲:「以色列,不要把那些炸彈丟下去。如果你這麼做,你會嚴重違反規定。馬上叫你的戰機回家。」以色列也表示會立即停火,將重點集中剿滅加薩的哈瑪斯勢力。 為何會出現這樣的轉折,不少觀察家都指出,除了川普政府不樂見以伊戰爭持續擴大,引發伊朗封鎖波斯灣讓美國直接涉入戰爭,伊朗最大的靠山之一中國也不樂見伊朗封鎖波斯灣讓油價大幅上漲衝擊中國經濟,伊朗會出乎意料的接受卡達斡旋,中國在背後的施壓是意料中事。在各方壓力下讓以色列和伊朗都暫時鳴金收兵。 但是,這是否代表以色列和伊朗的戰爭暫時告一段落?答案恐怕是否定的。 首先是伊朗伊斯蘭政權並沒有打算放棄研發核武,立場強硬的最高領袖哈米尼依然控制革命衛隊及政治大權,以色列猛烈的空襲、間諜狙殺高官等攻擊雖然動搖哈米尼及伊斯蘭政權的權威,但是伊朗國內尚未出現公開挑戰伊斯蘭政權統治的呼聲,伊斯蘭政權在回穩之後亟思報復是可以想見的發展,無論是加速研發核武、教唆「抵抗軸心」代理人攻擊以色列、利用革命衛隊的恐怖網絡伺機恐攻以色列、甚至美國在國際的僑民和外交機構都是伊朗伊斯蘭政權的可能選項。 其二是消除伊朗伊斯蘭政權的核武,進而尋求推翻伊斯蘭政權,已經是以色列朝野的共識,無論是執政的納坦雅胡或角逐總理大位的拉皮德、貝內特都主張如此,過去幾次空襲、網路攻擊、情報行動的戰果都激勵以色列軍政人物挫敗伊朗伊斯蘭政權核武計畫的可能性,在停火的喘息時間,以色列除了加強本國的防空措施之外,無疑會加大力度向美國爭取支援及持續鼓動伊朗反對派,為下一回合的對抗時做好準備。 盡管包括美國、中國及波斯灣國家都不樂見以伊戰爭再次發生,但是對於以色列和伊朗伊斯蘭政權而言,這場戰爭並沒有真正停止,而是下一場衝突的「中場休息」時間,包括台灣在內的國際社會都應該持續關注局勢發展,並做好未雨綢繆的準備。 作者:局外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