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起政不政治,我們不如來擔心,《返校》玩家的期望可是很高的,翻拍這部電影的責任還真是塊燙手山芋,目前監製好像也沒辦法給大家多少信心。加上要應付吵鬧政治不政治的這群人,八字還沒一撇的事情,罵得好像電影已經拍出來了一樣。
如果你平常玩電腦遊戲,不可能不知道 Steam這個遊戲平台;如果你知道Steam,不可能不知道台灣赤燭公司今年發售,大紅大紫的恐怖遊戲《返校》。現在,《返校》要拍成電影了!
所有遊戲玩家、小說書迷…凡是聽到自己喜愛的作品翻拍電影,心情總是很複雜的。可以在大銀幕上看到這個名場景!可是電影創造的世界能忠實重現原作的世界觀嗎?會有更多人來接觸這部作品!不過那些只看電影的觀眾一定不懂原作!編劇會不會亂改故事?………
許多人擔心最後一項可能已經發生在《返校》身上。遊戲的故事背景發生在1960年代的台灣,正處白色恐怖時期,人心惶惶。整部作品因此充滿了壓迫感及灰暗不安的氛圍,為一個恐怖遊戲創造了最佳的舞台,令眾人讚不絕口,認為這是《返校》成功最大的因素。然而電影監製李烈卻在不同場合多次表示,不會在電影談政治,「人」才是這個故事最重要的部分。
這樣的發言大部分的人都無法接受,認為李烈有意迴避這個敏感議題,白色恐怖和政治的話題是《返校》劇本裡最重要的部分,並立刻表明到時候絕對不看拍出來的成品。即使這部電影至今,尚處於還沒有劇本、工作團隊、演員、時間表的情況下。
但是,白色恐怖、政治,真的是《返校》最重要的部分?
按照一些抗議者的說法,《返校》的成功是因為它和白色恐怖、和威權迫害的關聯,引起台灣人民的共鳴。確實,《返校》聲名大噪後,開啓了大家對其時代背景的探討,生長在這塊土地的台灣人重新開始追尋那一段時間的記憶,一則又一則曾經不敢說,或不能說的故事再次被想起,激發廣大的討論,為這款遊戲增添更多的話題性。
然而,為什麼有這麼多人討論《返校》?難道不是因為它先在Steam平台上,開賣12小時後銷售量衝到第三名的亮眼成績,受到不只台灣,還有全球玩家的喜愛,才引起大家對遊戲背景設定產生興趣?小說、電影、遊戲,要精彩、好看、好玩,才會引人注目,進而讓大家產生興趣而討論、研究、辯論裡頭的背景設定、人物劇情。
如果遊戲作得不好,管你做的是威權迫害、人口高齡化(這可能是赤燭公司下一部作品的主題,請大家多多關注)、年輕人普遍低薪苦哈哈,若沒有一個精彩的遊戲去包裝它,反而堆滿這些抗議者所謂政治議題,不就是以前的黨國影業,最愛拍的說教劇嗎?這樣的作品,沒有玩家要玩要推薦,管你探討什麼議題,誰要討論?
《返校》的劇本、美術風格、音樂、遊戲性全都是一時之選,來自任何文化背景的各國玩家,不必了解台灣的任何事,也能從零開始認識方芮欣、魏仲廷,以及將他們困在其中的這所學校。返校表達故事手法大致上很淺白,但是許多東西藏在細節裡,自己找到,或是看見別人找到都很有趣。
為什麼我知道,《返校》的魅力超越了文化限制?除了自己玩以外,我還看過許多講日語與英語的實況主玩《返校》,看他們怎麼看待這個遊戲。有那種200X年出生的小朋友,根本不知道這種社會存在過,以為全部是虛構;也有些人對亞洲文化很熟悉,理解就會不一樣。
有些人玩之前做了功課,知道那時候台灣跟中國剛成為兩個政權(他的用詞是獨立),所以完全能明白為什麼實施戒嚴,還有遊戲氣氛會這樣的原因;還有些人就糊里糊塗,不去管對話裡藏的一些線索,一直被鬼嚇然後到,最後也不懂誰是誰、誰愛誰,一樣玩的很開心。
玩家不用先聽一段關於國共內戰、蔣介石實施戒嚴的講古才能看懂劇情,因為《返校》的劇本從一開始最重要的,就是人,是方芮欣和魏仲廷,不是政治。這也不是一個專門探討白色恐怖、威權迫害的故事,而是關於悔恨、原諒與救贖。
比起政不政治,我們不如來擔心,《返校》原作的美術音樂作得這麼好,氣氛營造多麼出色,玩家的期望可是很高的,翻拍這部電影的責任還真是塊燙手山芋,目前這位監製好像也沒辦法給大家多少信心。現在還加上要應付吵鬧政治不政治的這群人,八字還沒一撇的事情,罵得好像電影已經拍出來了一樣。
如果政治方面你真的很放不下心,真的很關心《返校》裡的政治成分,我們不妨思考看看?說不定監製李烈講這些話都只是煙霧彈,真相是,赤燭公司其實是披著覺青外皮的9.2,骨子裡滿滿是黨國遺毒,製作《返校》是為了搶奪白色恐怖的詮釋,藉機抹消其他人的話語權……在電影開拍之前,為了台灣的未來,先來研究一下來這些打發時間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