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作文,我們有多少力氣放在訓練文字使用,有多少力氣教導判斷力?中文系教授們是否有反想,現在訓練作文的方式、打分的標準對嗎?
作者 / 謝宇程
「揚起帆航向未來,面對未來的風雨,一路上的波濤洶湧,我不畏懼!」中文系教授認為在受訪的時候,認為這是會考作文的優秀開頭。另一篇文章中教授認為,文句流暢,字數足夠,分段清楚,沒有錯字,擅用標點,就是可以得到滿分的好作文。
我查了不少報導、評論,我發現一件事。關於「什麼是好作文」,發言的總是中文系教授,而且他們評判的重點,不是在思維內容,而是在形式與文字使用。
會考結束了三星期,爭議已經從作文轉到分發。但我相信,七月的指考之後,又會再引發報導和爭論。因為,該如何告訴中學生「什麼是好作文?」,而這事關重大的問題,我們目前的判斷標準並不好。為什麼這麼說?這樣評判是否太武斷?
因為台灣各種用文字來表現的創造活動,成績都很差。
台灣目前還沒幾個合格的科普作家 — 台大的化學系教授和我這樣抱怨過。台灣的新聞與報導文學還沒有成熟已經枯萎了 — 一個資深的新聞從業者這樣感嘆過。《半澤直樹》、《巨人的進擊》、《冰與火之歌》、《紙牌屋》、《來自星星的你》等戲劇與小說,輪番捲襲世界,連台灣也追捧和風靡的同時,我們有沒有發現,台灣今日沒有化育出在世界舞台受矚目的小說家、劇作家。明明台灣各種以創作為基底的產業都陷入泥沼,誰若說現今我們學校對作文的教學、訓練、培養方式是正確而無可挑剔,我可不信。
作文教學問題可能在哪裡?不好意思啊,問題可能正出在自認為最擅長作文的中文系教授們。這些教授將作文本身視為目的,用打造工藝品的標準來看作文,以為重點在本身的精緻與巧妙,不在於與世界的關連與互動。
再說清楚一點,這可以說是《上林賦》和《諫逐客書》兩種作文價值之間的判斷和競爭。《上林賦》是一長篇駢體文,大量對仗與典故,極端華麗。《諫逐客書》是一中篇論說文,整體而言也相當工整。就文字技巧上,不易為兩篇文章分高下,甚至《上林賦》的「技術」更高超。但如果問一個問題:哪一篇文章,若從歷史中消失,會對歷史有決定性的影響?答案很明顯。
若李斯沒寫《諫逐客書》,或這篇文章寫壞了,秦王會從秦國趕走天下才幹之士,秦國也許不會統一六國,戰國分裂可能持續,中國歷史可能改寫。《上林賦》就不同,這篇歌頌漢帝狩獵苑囿的文章,文字辭藻雖華麗,但它並沒有對現實世界產生太大的影響,若從歷史中抽去,後世的發展也不會有什麼不同。
文章價值的關鍵在於影響力。而文章的影響力,字辭和形式只是那件外衣。更重要的是課題選擇以及論點判斷。有影響力的文章,是要挑戰時代的重要課題,而且會指出新主張,陳述社會與眾人所忽略、誤解、錯信的事理。
寫作文不是為了打造一篇符合文學標準的作品。寫作文是為了和外界溝通,互動。作文的價值在於,這場溝通之後,外界變化了多少 — 人們拿出實際行為保護環境了嗎?人們消費的行為改變了嗎?這個故事讓人們對情愛的見解更深刻嗎?
換一個方式問。一篇作文,文句流暢,字數足夠,分段清楚,沒有錯字,擅用標點,卻對世界沒影響。另一篇作文,有用字和標點的錯誤,但影響了許多人的生活與觀念,哪一篇是好作文?以《諫逐客書》這篇文章為例,這篇文章最有價值的部分,是在於書寫之前,文字之外,李斯正確地進行了一連串的判斷。
什麼意思?
李斯的第一層判斷在於主題。李斯要博取秦王賞識,他也可以選擇寫一篇文章歌頌秦王宮殿雄偉、庭園華麗,表抒至誠,但他沒有。以今天的角度來說,他選擇直接探討秦國移民政策的利與弊。選擇主題,這是他第一層的判斷。
第二層判斷發生在思維深度、論點基礎。李斯要阻止秦王逐客,他也可以動之以情:「哎呀,客卿們好可憐哪,有些人很老了,有些人和秦國人生了孩子啊…」如果這樣寫,性格冷酷的秦王可能不會理睬。然而,李斯的立論基礎在於人才流動與各國實力比較,果然打動了秦王的心。
而前兩層判斷,又是基於他的第三層判斷:背景環境。秦王的性格與思維是如何?秦國現在是什麼處境?秦國其他的大臣會有什麼反應?基於這一系列的判斷,李斯決定採取行動,寫一篇文章與秦王的政策對辯,也就是今日的《諫逐客書》。
如果我們今天看《諫逐客書》,只稱讚它的字詞,而沒有看到李斯對於背景環境、主題選擇、思維深度、論點基礎一系列的判斷,我們是放錯重點。讓學生以為某些作者寫了成功的文章是天縱英明、時運順旺,這些都是膚淺而誤導的假設。
文章論述的成功,總在於擅於援引調動周遭一切現實形勢;相反地,如果錯估形勢與外在,妄想以文字技巧扭轉乾坤,總是以卵擊石、狗吠火車。在現代,這樣的文章必會白寫,而這算是萬幸,在古代還可能招來殺身禍端。
而現代,台灣各種文字創造活動,成績都很差,很可能和台灣的寫作教育與判斷力不相接軌,有相當大的關係。現在,並不是沒有人寫作,並不是他們辭藻不好,很可能是主題的選擇細碎,沒有能力探測讀者的需求,無視市場和環境實況,於是決乏判斷力,難以寫出具影響力的作品。
教作文,我們有多少力氣放在訓練文字使用,有多少力氣教導判斷力?中文系教授們是否有反想,現在訓練作文的方式、打分的標準對嗎?
想著現今各國的文創戰,想著台灣各種領域思考和溝通的能力,再想到數十年以來,培育作文的方式…當年輕人在作文開頭寫下:「揚起帆航向未來,面對未來的風雨,一路上的波濤洶湧,我不畏懼」,我為此深感畏懼!
(本文徵得作者同意授權轉載 / 原文出處)
我們的評分系統與教學平台完全忽略「思想」的重要,文章中情感浮濫配合豐沛格言經典,可以得到高分而忽略真正的執筆之心,用墨之情。
說穿跟五子哭墓一樣,深具形式,哭什麼東西,已不重要,很會哭就好了
說得好
感恩是在心裡的
不是假哭給別人看的
您好~~
我覺得目前作文的評分標準會這樣定的原因,是因為「有沒有分段、錯幾個字,標點符號有沒有使用正確」等,是相對客觀而可以具體量化的。相反的,一篇文章的層次,是堆砌詞藻還是感動人,就會比較主觀。
為了考上心目中或社會上普遍認為的好學校,對考試分數錙銖必較是可以理解的,所以我們也就不希望自己的作文分數是由運氣(=被哪位教授批改)決定。
就好像現今很多操作都有所謂的標準SOP,這些SOP的方法可能是最笨、最慢的,但它也最不容易出錯。假設今天有一位能力高強的員工,他有更好的做事方法,這些方法大部分的時候在各方面都比SOP有效率的多,唯一的缺點是犯錯的機率比較高那麼一點點,所以他拒絕跟一般人一樣照標準的SOP行事。
如果我們的角色化身為一位管理員工的主管,最好是希望底下的人乖乖聽話,不要自以為是,所以他這樣的行為在管理者眼中可能會是個麻煩,即便他的能力再好。
在目前作文批改的原則下,好學生自然知道”規則”,他們完全了解寫什麼樣的內容可以獲得高分,當然也就這樣做。我想這也是為什麼很多人會覺得官方公布的優良範本寫的很”技巧”的原因,但相信在考場外,台灣的學生還是不乏充滿創意的。
其實,這也是常見的「把手段變成目的」的迷思,科舉制度幾千年下來,大眾習慣了以考試作為當官或服公職的途徑,對於考試自然發展出一套適應的法則,要抓出題者的心態,寫對方向才能得分。
為了讓不同程度的考生有發揮的空間,其實考題都以抒情、敘述為主,較少議論型態的題目。透過這樣的機制演化出來的,就是考生會寫四平八穩的敘述型文章,卻鮮少有論述的能力。
學生會充滿創意,多半不是在學校裡教出來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