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的網路自由在亞洲仍名列前茅,卻面臨嚴峻的外來考驗;中國攻擊者的背後,多為自主的網路使用者,表現出的集體自發性行為卻像是,被獨裁政體驅使的機器人般齊一。
牛津大學執行的「運算宣傳研究計劃(Computational Propaganda Research Project)」,深入分析了近三年來9個國家,社群媒體上的宣傳戰爭。台灣之所以能與美俄德中等大國,一起獲選為研究對象,主要理由是因為,台灣有個不懷好意,全世界最愛宣傳的鄰居 — 中國。
計劃總論:《Computational Propaganda Worldwide: Executive Summary》[連結]
台灣部分的報告全文:《Computational Propaganda in Taiwan: Where Digital Democracy Meets Automated Autocracy》[連結]。
這份報告的前半,簡介台灣海峽兩岸的歷史和政治背景,還有台灣內部的網路宣傳戰爭;後半則舉出幾件案例,結合量化與質化的研究策略,剖析來自海峽對岸的中國大陸,在網路上針對台灣的單向跨國攻擊。
國家組織的網路喉舌:五毛黨
黨政一體的中國政府相當重視宣傳,檯面上擁有人民日報等喉舌,不過多年以來,網路上還有「五毛黨(50-cent Party)」助陣。由最近不少證據,例如代表性的章貢區網宣辦(Zhanggong district Internet Propaganda Office)事件判斷,五毛黨的組成份子並非一般自願上網,捍衛政府的中國公民,反而是政府單位有計劃僱用,專門上網影響輿論的戰鬥團體。
五毛黨的發文數量非常龐大,估計全中國一年發出高4.48億則訊息。五毛黨主要採用的策略,不是參與討論,而是癱瘓風頭上的討論,讓有意義的網路討論無法持續,引開一般網路使用者該有的關注力。五毛的角色是啦啦隊,不是討論者。值得注意的是,至今仍沒有證據支持,五毛黨中有自動化的機器人網軍,五毛幾乎都是具有肉體的鍵盤戰士。
然而,在許多中國的網路使用者敵視台獨、認為兩岸應當統一的背景下,參與網路攻擊台灣的,勢必不只五毛。報告接下來舉出3件案例,具體揭示中國鄉民,對台灣人的線上騷擾與組織化攻擊(online harassment and trolling campaigns organized)。
傷害中國人民感情的戴立忍事件
2016年發生的戴立忍事件,情節大致是中國導演趙薇的電影《沒有別的愛》,本來選用台灣人戴立忍為演員,但由可以追溯到「中國軍網(China Military online newspaper)」發動的網路攻勢中,指責戴立忍曾參加太陽花運動,又支持法輪功,後來戴立忍道歉,並遭到撤換。
(電影《沒有別的愛》演員撤換事件- 維基百科[連結])
目前並無證據,能證實中國政府參與此一網路攻擊。這起事件中一點有趣的是,戴立忍曾被指責「傷害中國人民的感情(hurting the feelings of the Chinese people)」。事實上這是中國宣傳的老梗,中國官方在1946到2008年間,至少曾對19個國家或組織,指責其「傷害中國人民的感情」。
(傷害中國人民的感情- 維基百科[連結])
攻擊美日走狗菜英文省長的推特自乾五
在台灣,推特不如臉書、LINE、PTT熱門,不過推特平台上仍存在不少可疑的反台灣帳號。它們往往有以下共通特徵:言論高度政治化、支持統一、攻訐台灣總統蔡英文。常見言論包括:把蔡英文的蔡寫作「菜」,用「狗」描述蔡英文,稱其「台灣省長」,是「美國、日本的走狗」。
牛津研究團隊,特地選擇了50個推特帳號,詳細分析它們的發言與傳播模式。報告指出,確實有少數帳號,符合自動化網路機器人的特徵,然而多數推特上的反台中國使用者,仍是真人。一位台灣受訪者表示,考量到中國有著巨量的反台獨熱心鄉民,因此沒有特地組建機器人網軍,攻打台灣的需求。
(報告沒提,不過這似乎是一種「自乾五」-「自備乾糧的五毛」,自乾五- 維基百科[連結])
帝吧出征,寸草不生:高度協調,如機器人般的癱瘓討論
臉書是台灣普及的社群媒體,在中國卻被禁用。當中國鄉民主動翻牆,大舉前往台灣網路世界踢館時,會發生什麼事呢?報告接下來分析了2016年初,蔡英文當選總統後沒幾天,發生的「帝吧fb出征」事件。[帝吧-名詞解釋]
研究團隊蒐集帝吧出征時,蔡英文臉書頁面上,來自中華人民共和國的訊息。首先,還是沒偵測到多少,符合網路機器人特徵的帳號,因此來訪的大部分應該是真人。交叉比對後,研究團隊發現,這些大部分欠缺經驗的臉書使用者,其行動高度協調,並大量使用重複訊息洗版,例如由胡錦濤提出的「八榮八恥(Eight Honors and Eight Shames)」全文。
(2016年中國大陸網友「出征」Facebook事件[連結])
種種跡象顯示,帝吧出征是許多中國的真人鄉民,經高度協調後,一次有意識的大規模跨海政治攻擊;沒有證據支持五毛黨涉及其中,然而,其採用的手法,包括重複貼文、以意涵稀缺的內容洗版、癱瘓討論,還有由真人而非機器人執行攻擊,都與五毛黨相似。
總結:當台灣的數位民主,面臨自發性的獨裁威脅
分析三年來的多則案例後,報告最後總結,網路宣傳的戰爭,在台灣早已熱烈開打。一方面是台灣內部的選戰網軍、選情情搜、對抗假新聞;另一方面是來自中國大陸的跨海攻擊。較為特殊的發現是,中華人民共和國政府受益於大批對台獨不懷好意,支持統一的網路使用者,因此不需要主動派出,在其他社群網路的戰場中(如俄羅斯)相當流行的機器人網軍。
台灣面臨的困境,如報告標題所暗示。台灣的網路自由(digital democracy)在亞洲仍名列前茅,卻面臨嚴峻的外來考驗;中國攻擊者的背後,多為自主的網路使用者,表現出的集體自發性行為卻像是,被獨裁政體驅使的機器人般齊一(automated autocracy)。
延伸閱讀:
1. 牛津報告(一):台灣內部的社群網戰,選戰及假新聞[連結]
2. 牛津報告(三):台灣是「國家」嗎,外國人怎麼看?[連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