約莫在2010年左右,台灣的高等教育因資源分配、供需高度不平衡等問題,逐漸讓沉默已久的弊端浮上檯面。永達技術學院、高鳳數位內容學院等校接連傳出苛扣教師薪水、欠薪、併班併系上課等侵害教職員生權益的事件。
7年過去,最先爆出的幾所大專院校紛紛退場,後段班、財務不佳的大專院校也各個拉起警報,這個年代,有媒體稱之為高教最黑暗的時代。同時,教育部一變再變的高教政策,使得高等教育學府校內的大型政策一再改變,裁系、併系、改系名、課程規劃調整……,不勝枚舉的政策改得讓師生與家長措手不及。
2014年暑假,桃園創新技術學院爆出建築系更名室內設計系,造成學生畢業後無法考取建築師的問題,因為桃創是後段私立技職學校,並沒有造成大眾太大的聲援與關注,緊接著,我們看到了同年暑假的高鳳數位內容學院與永達技術學院無預警宣布倒閉。然而,這一切顯現出了我國《大學法》雖明文規定,攸關學生生活、學習等相關權益之相關會議,必須有學生代表出席,仍無法在現今的高等教育環境中,落實學生參與校務、保障學生權益的目標。
現今的高等教育普遍仍是一個獨裁的決策環境,尤以私立科大更為明顯,其學生代表在雙重弱勢下的處境,往往無法達到保衛學生受教、生活品質最後一道防線的目標,在多數決與資訊不對稱的狀態下,通過了一條又一條荒謬而令人痛心的決議。
無獨有偶,本質仍是私立大學的教學卓越/典範大學,近幾年來也靜悄悄的在做校內的體制改革。而改革的內容,多半是打著「邁向頂尖大學」、「與國際接軌」、「效仿台大、哈佛等頂尖學府」為名,實質迫害學生受教品質的改革政策。
舉例而言,近幾年因應全球化、資訊爆炸與大學重新定位的世代交替期,教育部亦在這部分採取曖昧不明的口語表達對於高叫改革的決心。部分私校趁機以此做為擋箭牌,意圖使二分之一的外系選修課程,得以承認並納入畢業學分、刪減本系課程、鼓勵開設大班上課之課程等方式來達成「多元學習」、「培養第二專長」之目標。
筆者聽聞此類政策與解釋,不禁替台灣未來的高等教育水平感到擔憂。多元學習、第二專長之學習目標達成的方式有許多種,以部分私校提出之改革政策方案來說,非但不能達成第二專長之目標,反有浮濫承認學分、降低受教品質之嫌疑。
筆者認為,我國高等教育試圖走向第二專長、多元學習之目標,首要條件應是檢討國考證照之考科、內容是否與時俱進,以及檢討高等教育課程與國考證照之關聯性是否應高度連結,次要則是鬆綁選修課程開課標準、解除選課限制等事宜,進而鬆綁學分學程/輔系/雙主修的申請資格、認證程序,達成培養、鼓勵學生修讀第二專長、多元學習的目標。
在現今各校選課自由尚未全面開放的階段,高等教育學府該思考的是是否全面引進外國高等教育的經營系統,不考量、檢討我國高等教育問題便無條件實施,能否達成邁向頂大之路,又或者如何爭取高教自由化以達成財務管理鬆綁之目標,而非成天掛著邁向國外頂尖學府之路卻做出背道而馳的決定,反使自身從邁向哈佛之路,變成邁向「哈」佛之路,令人貽笑大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