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報導,台南市府將於本月將所管的20座蔣介石銅像全面拆除,並統一移往桃園兩蔣文化園區。蔣介石銅像的存留的確需要好好考量,但拆除銅像的作法,其實是便宜了蔣介石,比較理想的作法應當是讓銅像與其事蹟並存,讓國人能清楚知道銅像矗立的歷史源由,以及更重要的是蔣介石本人的所作所為,否則銅像拆除後,蔣介石從公眾視線消失,若無任何配套,其罪惡可能也將一併為社會大眾所淡忘。
不過,另一個更嚴重的問題是,這些被拆除的銅像並非真正消失在公眾視野,反而以另一種姿態重現。各縣市不要的銅像多移往慈湖紀念雕塑公園,該公園更以這些銅像為觀光賣點,桃園市觀光局建置的「觀光導覽網」是這樣介紹這座公園的特色:
園區內擺放了由全國各地捐贈而來的蔣公銅像供遊客參觀,也讓各地的遊客能夠緬懷蔣公過去的豐功偉業。
原本矗立於全台的蔣介石銅像,是外界抗爭的標的,結果移到慈湖公園擺放後,卻成為遊客「緬懷蔣公豐功偉業」的象徵,是促進地方觀光的「亮點」。在政府力推轉型正義的現在,不禁令人質疑鄭文燦市長的「轉型正義」觀是什麼?
蔣介石身為國家領導人,自然要為二二八事件及白色恐怖負最大責任,更何況他本人還親筆批示派兵來臺鎮壓、批示政治犯的死刑判決,甚至親筆改判死刑,負責是毫無疑問的。鄭市長難道對於這些歷史事實毫無所悉?我想不是的,相反的,鄭市長非但是瞭解的,也很早就身體力行投入平反運動。
鄭市長上任後,文化局出版了兩冊「桃園市人權歷史口述文集」,集結超過三十位政治受難者及其家屬訪談。他在「序文」中表示:
紀念這些威權時代的歷史與反抗,是要記取教訓,讓族群之間更為團結。雖然已成過去,但是歷史真相仍要查明,責任歸屬也要追究。
鄭市長還特別提及1989年他擔任台大學生會副會長,舉辦了台大第一次的二二八紀念活動,追思台大文學院林茂生院長,打破威權時代的禁忌。根據統計,桃園籍的政治受難者就有近4百位,蔣介石曾質問「為何桃園縣匪諜那麼多?」可以想見桃園在白色恐怖受害之程度。
鄭市長一方面做白色恐怖口述歷史追查真相,宣示追究「責任歸屬」,從這個角度來看,是在往轉型正義之路邁進。另一方面,卻在轄區內開闢專區,收容蔣介石銅像,甚至使其成為觀光景點,這與他口中所說的追究責任相去太遠,更猶如在臺灣歷史的傷口上灑鹽。鄭市長,實在有必要向國人說明他的轉型正義觀到底是什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