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台灣金馬獎以華語電影工作者的最高榮譽為目標的時候,是不是也該好好停下腳步、仔細省視金馬獎與台灣觀眾的距離,為什麼似乎越來越遠?
第五十三屆金馬獎落幕了,有人讚賞金馬獎是台灣驕傲,有人為台灣電影叫屈,各有各的道理。驕傲的是,金馬獎評審會議效法坎城評審團制,完全尊重評審團的決定,甚至誕生雙影后的創舉;令人納悶的是,最佳劇情片由《八月》奪得,但觀賞過該片的我認為,這不知道是鼓勵《八月》,還是鼓勵片中隱然可見的大師幽影。
金馬獎官網自詡是被譽為華語電影的奧斯卡,但許多入圍電影不能在台上映,讓歌手信不禁在臉書感嘆:「輸就算了,連怎麼輸的都不知道……」不知道這句話,道出了多少台灣影迷的心聲。難道美國奧斯卡獎會讓沒在洛杉磯上映一週的電影獲得提名?於是,金馬獎無法像是美國奧斯卡般受台灣觀眾們的注目。畢竟,許多電影在台灣觀眾眼中,皆無緣相見。
全面檢討陸片配額制
追根究柢,陸片配額制恐怕才是主因。縱然本屆金馬得獎作品有北、中、南各一場次的電影巡演,但映演時間趕、場次少,恐怕是事倍功半的巡演。與其如此,倒不如趁此時,再次檢視陸片配額制度的問題。
陸片配額制的爭議性不斷,陳可辛在今年頒獎時,就曾語帶幽默兼諷刺地提到,《七月與安生》恐怕只有評審們看過而已。(其實尚有台北金馬影展的觀眾啦。)不過,他點出陸片配額制的限制,強烈造成台灣觀眾欣賞金馬頒獎典禮的格格不入——好多電影沒看過,也不知道在演什麼——恐怕才是台灣觀眾的心底話。
依照台灣目前制度,中國電影除了獲得最佳劇情片、最佳導演兩項獎座,可免抽籤直接在台上映之外,其他得獎或入圍之作,仍受每年十部的陸片配額限制。頗為諷刺的是,《日曜日式散步者》監制鴻鴻接受最佳紀錄片獎時提到:「台灣真的是一個獨立、自由、開放的創作和發表園地。」倘若真是自由、開放的發表園地,為何造就金馬獎頒獎典禮與台灣觀眾有頗深的隔閡與代溝?
入圍金馬獎,即可上映
如果真要宣揚台灣金馬獎在華語電影的權威性,何不改成陸片入圍金馬獎,即可在台灣上映?這才是真正落實「入圍就是肯定」的最佳鼓勵方式,不必僅限於獲得最佳劇情片與最佳導演獎。如此,才能證明台灣是自由與開放的發表園地,不是嗎?否則,以今年得到最佳女主角的《七月與安生》為例,觀眾們若想觀賞雙影后周冬雨、馬思純的演技,只能眼巴巴地等待抽籤,上映只能天注定,或是依靠金馬得獎作品巡演的少許場次,甚至等不及的好奇觀眾們,可能會依循其他不可言的方式觀賞之,這恐是陸片配額制不願樂見的吧。
何況,入圍金馬獎本身,已有公正性的金馬評審團,替觀眾掛保證地篩選優質影片,假如開放入圍電影在台上映,不至於造成台灣電影業的全面潰敗,反倒證成與宣揚金馬獎是華語電影最高榮譽的權威與獨立性,同時,金馬獎也更加貼近台灣觀眾,不至於兩者交集甚少。
最後,當台灣金馬獎以華語電影工作者的最高榮譽為目標的時候,是不是也該好好停下腳步、仔細省視金馬獎與台灣觀眾的距離,為什麼似乎越來越遠?畢竟,電影與觀眾是相輔相成的,少了台灣觀眾的投入與關注,乃至於共鳴。恐怕,接下來幾年的台灣金馬獎的頒獎典禮,台灣觀眾們只能霧裡看花,難以心服口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