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的創新與創業教育習慣於「紙上談兵」,台灣的創新創業更多是一種慶典、活動與儀式,每次大賽公布成績後告一段落;但對於中國青年來說,有一種被逼上梁山當好漢的無奈。
天下雜誌曾經針對兩岸青年世代,作了一項有趣的調查,80世代的中國青年最想成為企業的執行長,七年級生的台灣青年最悠閒地想開咖啡廳,當時天下雜誌這份報導產生不小漣漪,但筆者認為現在北京海淀區能夠成功創業的年輕人,有其他的因素的存在。
先談談兩岸青年在創新創業的感想,上海交大副校長前幾年來台北參訪時,和筆者說了一個笑話:「功夫」是中國的,「熊貓」也是中國的,但是「功夫熊貓」卻是美國人的。台灣的創業教育機制的創意發想中,可沒那麼深刻的民族情緒的色彩,中國在創業人才的養成機制中,「實事求是」。
若創新與創業競賽將成為兩岸青年交流針鋒相對的主戰場,兩岸青年在創新創業競賽的過程中,未來又是合作也是競爭對手。然而,兩岸青年對創業態度的差異,台灣青年的創業企畫案內容完整性相當高,其創意程度有深具優勢,除非有九成以上的把握,台灣青年才會付諸行動;反觀中國青年,只要有五成以上把握,先做了再說的執行力,值得想法無限的台灣青年所警惕。
換言之,台灣的創新與創業教育習慣於「紙上談兵」,非常缺乏後勤相關的輔導與誘因,每次大賽公布成績後告一段落,台灣的創新創業更多是一種慶典、活動與儀式,但對於中國青年來說,有一種被逼上梁山當好漢的無奈。
中國大學生失業率目前高達12%,北京當局千方百計呼籲大學生投入就業,導致高校畢業生和農工民同時跳入就業市場讓雇主挑挑撿撿。北京的海淀區目前成為中國青年的創業勝地,清華與北大兩校在創業也是多有交鋒,也可謂創業路涇渭分明。北大創業者更喜歡顛覆性的創業項目,更願意做有影響力的事情;清華創業幫低調,名氣雖未如北大,但每個細分行業的前幾名幾乎都有清華幫。
事實上,早期清華的學生在國內創業者並不多,都是零散的。後來互聯網創業風刮遍中關村,技術無可避免的與清華聯繫起來。筆者近期頻繁接觸這些中關村周圍的創業者,酒才是彼此連結的默契。
然而,學生從校園畢業後的生活壓力超乎想像,從外地到北京奮鬥也只為謀求一席之地,從各類外資公司的面試,或者參與公務人員的考試,幾乎無役不與,北漂們不是不想回到自己老家會其他二線城市發展,但總企圖在一線城市闖蕩一翻再說,最起碼先取得戶籍,當年高考光宗耀祖地考上清華、北大,畢業後家人也不希望你回去,壓力承受可謂不小。
事實上,由於中國的創業教育的投入發展較晚,但市場基數廣,相關企業輔導資源多,最重要的是對岸青年有拼勁,台灣青年的創意最後淪落到大陸青年發揚光大,未來並非不可能,但創業最終目的不是為了營利,這些能夠營利的商業模式要能解決社會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