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會觀察 . 獨立評論 . 多元觀點 . 公共書寫 . 世代翻轉

  • Home
  • English
  • 評論
  • 民意
  • 時事
  • 生活
  • 國際
  • 歷史
  • 世代
  • 轉載
  • 投稿須知

[轉] 論匈奴突厥蒙古的關係 (下)

  • 歷史

但是真實的史書和民族關係並不是這樣,匈奴/突厥的後代並沒滅絕。

中 國千方百計的把匈奴/突厥納入古民族現在已經消失的人群,毫不猶豫的把講匈奴/突厥語言但在不同時代被漢字史書寫成不同稱呼的同一個人群或同一個人群中的 一支,果斷的當做一個跟匈奴/突厥人完全沒關係的新民族,所以讀習慣了國際正常史書的外國人;讀中國當代歷史書時,經常一頭霧水,“怎麼很多少民都好像從 天上突然掉下來的,沒祖宗啊?”,“怎麼北亞草原經常更換主人啊,原來的主人一夜間都好像死光光了”。呵呵。

圖片來源:網路圖片
圖片來源:網路圖片

並且中國當代史書還像韓國 當代 史書一樣固執的雷人,發明了很多讓讀習慣了正常史書的人噴飯的詞彙,比如“突厥化的蒙古人”,這個詞彙就跟“中國化的台灣人”,“中國化的香港人”一樣雷 人,但中國人卻認為很正常,因為他們不知道突厥和蒙古的真實關係,果斷的相信世界上有一種人叫“突厥化的蒙古人”。

突厥人原本就是跟今天蒙古人一樣的蒙古利亞類型人種,當代突厥人的語言相近,但人種分一下幾個集團:

【1】原始突厥人西遷中亞後,遊牧突厥人很少跟波斯人混血,主體還保留原始突厥人血統,還是蒙古利益類型的人種,比如:哈薩克人,吉爾吉斯人等民族。

【2】原始突厥人西遷中亞後混入波斯語諸民族的白種血統,農耕突厥人演變成歐亞混血的人種,比如:烏茲別克人,土庫曼人,維吾爾人等。

【3】歐亞混血人種的中亞伊斯蘭化突厥人繼續西遷,西遷的至高加索以西的歐亞混血突厥人混入了亞美尼亞人,希臘人血統,演變成白種人南歐型人種,比如:土耳其人,阿塞拜疆人等。

【4】歐亞混血人種和蒙古利亞人種的中亞伊斯蘭化的突厥人繼續北移,進入斯拉夫人的東歐,演變成東歐韃靼民族。韃靼人有兩個人種:斯拉夫人種的韃靼斯坦人,伏爾加韃靼人。歐亞混血人種的克里米亞韃靼人,西西伯利亞韃靼人。

長生天就是薩滿教,突厥人西遷前也是薩滿教徒拜長生天,成吉思汗是突厥人蒙兀兒部,他當然也是薩滿教徒。

長生天即蒙哥·騰格里,突厥語是Mangu Tangri,蒙古語是Mongke Tangri

搜索“安史之亂的安祿山,史思明”,“石敬瑭”,“後晉,後唐,後漢,北漢皇室”的族屬,你就發現突厥人驚人的表現。

突厥西遷前在東方曾建立過幾個中國化政權,主要有:後晉,後唐,後漢,北漢。著名人物有:石敬瑭、李克用、李存勖(李亞子)、李嗣源、劉知遠、劉崇等。

【安 祿山】安祿山是突厥人,他兒時玩伴也是他日後的副手史思明也是突厥人,他們是同部族的老鄉。安祿山這個名字是土耳其語“戰鬥力”的意思,最初被翻譯成“阿 犖山”或“扎犖山”,按照今天的翻譯方式應該是“亞力山大”,“安”這個姓是安祿山在其母改嫁於突厥軍官安延偃後冒用的姓。

【史思明】安史之亂的另一個始作俑者史思明也是突厥人,史思明本姓阿史那(Ashinas),他原名是阿史那·崒干,這個名字在土耳其語的意思是“蒼色狼眼的狼”。

【石敬瑭】後晉開國皇帝石敬瑭本姓朱邪,屬突厥沙陀部(Turkey Cigil),該部就是突厥闕特勤碑提到九姓烏古斯(Oghuz),是古代西突厥最大的部族聯盟。突厥西遷後,在10世紀末,烏古斯改稱土庫曼(Turkmen)。

【李亞子】毛主席曾借用過一句古話“生子莫如李亞子”,李亞子暨李存勖,突厥沙陀人,後唐莊宗,生前實現了對中國北方的大部統一,以勇猛聞名。

安祿山,史思明,石敬瑭,李克用,李存勖都是土耳其語和漢語雙語使用者

就 如同意淫“漢朝打敗匈奴導致匈奴西遷”一樣,中國人同樣意淫“唐朝打敗突厥導致突厥西遷”。其實動動腦子就會發現,唐朝都滅亡了,留守突厥人還有能力建立 後晉後唐後漢北漢等幾個政權,突厥貴族石敬瑭都有出賣幽雲十六州的能力。而西遷的突厥本部勢力則更大,突厥西遷的真實情況是:當時中亞河中地區波斯人的龐 大城市群被突厥人徹底拿下後,突厥人需要遷移大量人口去管理中亞的波斯城市群,而當代伊斯蘭化的突厥文明正是形成在中亞河中地區的前波斯人城市裡,河中地 區是伊斯蘭突厥文化的發源地,在此之前在東方時,突厥人就是近代的蒙古人形象,是薩滿教徒而不是伊斯蘭。

唐末大亂天下最有實力的兩個集團就是突厥留守部族沙陀人和漢人朱溫集團,可見西遷的突厥本部實力更是了得,突厥留守部族沙陀人最終建立了後唐等政權。

列寧的祖父尼可萊·烏里揚諾夫出生在一個卡爾梅克蒙古農民家庭。祖母安娜·絲米爾諾娃是一個來自阿斯特拉罕的卡爾梅克女子。列寧的姓氏”烏里揚諾夫”在蒙古語中意為”水邊的白楊樹”。

過去的俄羅斯史學界通常把蒙古人統治的兩百多年的時間稱為”韃靼枷鎖”,但對這一時期-的看法卻不盡相同。其中,有些人對 蒙古的統治持全盤否定態度。他們認為 “蒙古的統治,是俄羅斯歷史上最具悲劇性的一頁,使俄羅斯脫離了歐洲大家庭”。但是,-也有人看法不同,如18—19世紀的歷史學家卡拉姆津,就主張”莫斯 科的強大應該歸功於蒙古”。在當代學者中,以古米廖夫為代表,認為所謂的”韃靼枷鎖”-並不存在。相反,”俄羅斯與蒙古的聯合,使俄羅斯在與西方的爭鬥中, 立於不敗之地”。 今天,世界上最大的國家俄羅斯的形成有明顯的當年蒙古的因素。1920年代,俄羅斯的-歐亞主義就說:”俄羅斯族人與西方不相干,與斯拉夫 (Slavdom)也無關。”克柳切夫斯基和他的學生認為俄羅斯的統一,蒙古至少有一-半功勞。另一位歐亞主義哲學家特魯別茨科伊在他的經典著作《論俄羅斯 文化中的圖蘭成份》指出莫斯科要感謝蒙古統治,俄羅斯政府制度也是蒙古式的。從本質上-說,俄羅斯是一個東正教蒙古國家。俄羅斯人的日常生活深受蒙古影響, 有大量蒙古語借字、郵政、稅收、服飾也受蒙古影響,軍法制度也是從蒙古學的。

在蒙古四大汗國衰敗之後,前金帳汗國 屬國的俄羅斯崛起並佔領了從前蒙古帝國中的相當一部分。俄國統治者曾經代表蒙古進行收-稅,因為蒙古人很少視察他們佔有的土地。今天,世界上最大的國家俄羅斯的形成有明顯的–當年蒙古的因素。克柳切夫斯基和他的學生認為俄羅斯的統一,蒙古至少有一半功勞。另-一位歐亞主義哲學家特魯別茨科伊在他的經典著作《論俄羅斯文化中的圖蘭成份》指 出莫斯科要感謝蒙古統治,俄羅斯在佔領喀山與阿斯特拉罕後才成為強國。在伊凡沙皇登基-時,俄羅斯宮廷中已有三分之一的人具有蒙古血統,俄羅斯政府的制度也是蒙古式的。從本–質上說,俄羅斯是一個東正教蒙古國家。俄羅斯人的日常生活深受蒙古影響,有大量蒙古-語借字、郵政、稅收、服飾也受蒙古影響,軍制與法制是從蒙古學的。

蒙古的喀山汗國、阿斯特拉汗國、西伯利亞汗國、克里米亞汗國、諾蓋汗國、藍帳汗國、白-帳汗國的蒙古貴族們後來供職於俄羅斯公國,成為很多大公、王公貴族的姓氏起源。俄羅斯-曾有蒙古血緣的大公92個,50個王,13個公侯、300多個貴族姓氏。

根據弗朗西斯·福山的看法,俄羅斯的政府結構建立在傳統的蒙古式掠奪性方法之上。俄羅-斯從未民主過。史達林改採用的統治原則跟蒙古人一樣。而普京就是一個21世紀的蒙古人,而非其他。現在,因為俄羅斯還是一個富裕的國家,領頭的蒙古人意識-到為了獲得正統性和國民的愛戴,他必須分配出一部分財富。這就是現在 低稅負和低負債的原因。由於上述原因,現在的俄羅斯抗議活動,我們必須讚賞和鼓勵的這-些活動,卻也無法打敗這個蒙古體系。
很多人誤以為唐朝是漢人建立的朝代,歷史上經常把唐朝跟漢朝並稱“漢唐”,這容易讓歷史知識欠缺的人產生誤解,尤其是在民族問題上。

那麼唐朝是農耕民族漢人建立的嗎?答案相對是否定的,歷史資料證明:唐朝建立者的民族屬性毫無疑問是胡人(中國古代對北方和西方外國人的稱呼),即李唐王朝的統治者是遊牧民族的後代。一言以蔽之,唐朝是由遊牧民族建立的、經過高度漢化、但是仍保留民族特色的朝代。——這一點唐和遼相似。

一、唐王朝統治者家族的血統

唐王朝的血統已經清楚顯示出他們屬於突厥阿爾泰遊牧民族。當然這裡說的突厥人是當時北亞蒙古人種、信仰薩滿的突厥,也就是後世蒙古人的前身,而並不是現在伊斯蘭化且長相波斯化的那些突厥旁支。唐高祖李淵父系的七世祖名叫李暠,就是晉末張掖地區(月氏故地)西涼國的“涼武昭王”,西涼國是“鮮卑禿髮”,後為南匈奴單于沮渠蒙遜吞併。

《魏書·列傳》記載,西涼滅後李暠的後裔李翻投奔了阿爾泰山的柔然,曰:

“翻,字士舉(休屠),小字武疆(無者),奔伊吾(阿爾泰山),臣於蠕蠕(柔然汗國)。

李翻的兒子後來投奔了拓跋北魏,為“鎮西大將軍”,從此在北魏一朝“大享名器,世業不殞”,世襲貴族名號。

唐高祖李淵的祖父名叫李虎是西魏“八柱國”之一,另有“唐國公”稱號。西魏的“八柱國”與後世努爾哈赤的“八和碩”有一樣的文化內涵。

史載李虎娶妻“獨孤氏”,獨孤是西魏鮮卑帝族。李淵的皇后即李世民的生母也來自鮮卑,史稱“竇皇后”。李世民也娶妻鮮卑,稱“長孫氏”。唐帝室難覓一絲漢民族血緣成份。

淵起兵並非一人,這是與突厥始畢可汗聯手干的。當時始畢可汗與李淵是君臣關係,他們可能還有血緣關係。史載李淵與始畢可汗有約,曰:“若入長安,民眾土地 入唐公,金玉繒帛皆可汗有之”。他們聯手內侵,遵循著匈奴以來結盟南下的傳統。由於有突厥可汗的武力撐腰,李淵順利取得關中重地,突厥則滿載而歸。

二、唐太宗李世民會說突厥語

唐太宗李世民會說突厥語是明白無誤的。史書記載,唐高祖李淵時突厥頡利可汗率軍攻入渭水便橋,秦王李世民迎戰。在橋邊李世民屏退左右,單獨一人“與頡利可汗隔津而語,責以負約”。“太宗獨與 頡利臨水交言,麾諸軍卻而陣焉”(《舊唐書》)。其時李世民曉之以理,動之以情,還有誘之以利,於是突厥人抽身引退,並相約幾天後便橋再會。其後他們如約 而至,“刑白馬,與頡利同盟於便橋之上”。

李世民說突厥語明矣,否則怎麼可能“臨水交言”呢?他們是完全的同類,他們說同樣的語言,有同樣的行為方式,有同樣的文化背景。《隋唐嘉話》說,單雄信曾呼李世民之弟李元吉為“胡兒”,李元吉小字亦叫三胡;《舊唐書》也說,李淵曾孫滕王李涉“狀貌類胡”,就是說其狀貌類同胡人。

史載突厥薛舉可汗及部下常與李世民共同圍獵,“太宗與之遊獵馳射,無所間然”,於是突厥部眾“咸願效死”。如果李世民平時說漢語就不可能出現“無所間然”的情況。李世民頻頻狩獵,“狩與堯山”,“狩與岐山”,“狩與驪山”,不絕於史,這顯然是遊牧民族的生存方式。

李世民策劃宮廷政變,殺了哥哥太子李建成,奪得皇位,史稱“玄武門事變”。參與事變的五個主謀人物的姓名,也明白地顯示出民族背景:

長孫無忌,此人是後魏獻帝之兄的後代,與李世民祖先一樣也是世襲“柱國”,原姓拓拔,後改姓長孫,長孫無忌是唐太宗長孫皇后之兄。

房玄齡,此人是後魏鎮遠將軍的後代,與長孫皇后是同宗。

尉遲敬德,原為突厥一驍將,善騎射,後來歸降了李世民,成心腹。

屈突通,原為突厥將領,以勇武著稱,後歸降李世民,啜是“矢”的注音異寫,一種貴族稱號。

秦叔寶,此人悍勇異常,自稱“不習文法”,可能一個漢字也不識,一句漢語也不懂。

《闕特勤碑》中有這樣的話:“突厥的伯克們聽命了可汗,為之征戰了50年,向東征戰到日出之地,直到靺鞨可汗之國,向西征戰到鐵門,降服了那裡的所有國家”。從另一個角度證明唐太宗依靠的是草原民族的軍事力量,在突厥人看來唐皇帝不過是入主漢人的突厥可汗。

當李世民還是秦王之時,他就與突厥貴族結為兄弟了,如突厥突利可汗(始畢可汗之子,頡利可汗之侄),西突厥大渡(韃靼)可汗,都是李世民的“安答”(蒙古語“兄弟”的讀音),這些可汗死訊傳來之時,太宗都為之擺朝舉哀。如果李世民不是突厥人就不會與之結拜,這是由遊牧文化的特質決定了的。

三、唐朝為什麼如此開放?

唐朝為什麼顯得比較開放?這跟唐朝建立者的民族成分有很大的關係。

史書記載唐王室屢現“亂倫”之像,太宗死後唐高宗便把太宗的美妾武則天擁為己有了。所謂“亂倫”是後人的說法,在唐高宗看來並無此嫌疑,“妻其後母”是遊牧 民族的古老習俗,對於突厥出生的唐王室來說不存在道德障礙,乃是一種很自然的事。遊牧民族自古沒有守寡的傳統,故唐代公主再嫁也多。武則天的故事與清初皇太后下嫁多爾袞類似,在當事人看來並無不妥,完全符合風俗習慣。

李世民有廢太子名叫“承乾”,史載他學胡人椎髻,說胡語,吃胡食,愛慕突厥狼頭纛,甚至不願過宮廷生活,喜歡去草原遊牧,結果被廢黜。同樣的事情北魏也發生 了,魏孝文帝太子元恂留戀草原竟不願南下,被迫南下後又擅自北上,孝文帝大怒,把他廢為庶人。兩個太子的行為已經清楚地反映出他們的民 族背景。

我們看到唐初的“刺史”(地方軍政首領)為清一色的突厥人,並且都是世襲,那是遊牧民族固有的氏族軍事組織的影子,與遼金時代的“探馬赤軍”蒙元時代的“達魯花赤”非常相似,這種軍事制度並不來農耕文化。

唐太宗的身份首先是突厥可汗,其次才是中原人的皇帝,兩者主次分明,就像忽必烈首先是蒙古的大汗,其次才是中國的皇帝一樣。

唐太宗昭陵有14個蕃王石像,唐高宗乾陵有61個,這種立蕃王石像的葬制不是漢民族固有的葬制,那是突厥墓前立殺人石習俗延續。突厥可汗墓前立殺人石代表他生前殺死的敵方首領。《闕特勤碑》有這樣的話:“我為我父可汗立了殺人石,以無者可汗石列其首”。唐太宗立蕃王石像是對古老遊牧文化的認同和傳承。

《闕特勤碑》把“唐人”視作自己的遠房兄弟,告誡突厥子孫引以為戒,不要去走唐人的漢化之路,這從另一角度反映出他們存在血緣認同。而《闕特勤碑》的立碑者竟 是唐朝皇帝,漢文碑文竟是唐玄宗所撰,又進一步說明了這個問題,碑文中有“結為父子”之語,如果沒有對突厥的認同就不會出現這種現象。

正因為唐朝皇帝是突厥血統,他們才會以極開放的心態面對中亞的遊牧民族國家,他們的眼光不侷限於中原,他們有興趣去開拓廣闊的東北和西北,那裡自古以來都是他們的活動區域。

我 們看到唐朝與遊牧民族交往的那種深度和廣度是漢民族創建的朝代從未有過的,因為統治者的血緣對其基本國策必然產生深遠的影響,唐朝皇帝的遊牧民族血緣正是 唐代開放大氣的深層原因。歷史上中國人一直在迴避唐朝皇帝的血統來源,因為不願看到於史。

作者/孫哈

Share this:

  • Facebook
  • Twitter
  • Email
  • More
  • Tumblr
  • Pocket
  • Pinterest
  • LinkedIn

Related

2016-08-14 新公民議會

Post navigation

2016走下坡的中國 → ← Uber該離開台灣嗎?

Leave a Reply Cancel reply

You must be logged in to post a comment.

Related Posts

老台北的公共浴室文化

       現在一般家庭都有浴室與廁所,很難想像戰後初期的台北,由於移入大量一九四九年前後的外省移民,以及北上求學與工作的中南部移民,因此人口激增,許多居民的住處面積狹小,室內空間不一定有浴室與廁所。於是在老台北的人口稠密區域,除了「公共廁所」的存在之外,還有收費的「公共浴室」出現。公共浴室或浴池,又可稱為公共澡堂,大致分成「滬式浴室」與「台式浴室」兩種,前者主要是有高檔服務的「上海浴室」,後者多為服務普羅大眾的普通浴室。   上海浴室在戰後初期的台北盛行一時,吸引許多外省來台的政商名流光顧。除了具有浴池泡熱水澡的核心功能,並且以精緻化的經營方式取勝,包括講究衛生,供應水煮毛巾、消毒過的個人用品等。更重要的是,有上海師傅提供擦背、按摩、剪指甲等附加服務。客人在洗浴以及接受師傅的貼身服務之後,就能感到全身放鬆,通體舒暢,再喝上一杯清茶,小憩片刻,許多人認為是一種至高無上的人生享受。   「安樂池」是當時台北紅極一時的上海浴室。老闆孫寶發原本在老上海開「安樂池」浴室,但隨著中國大陸易幟而歇業,孫老闆帶著一批員工轉進台灣,尋求東山再起的機會。孫老闆相中台北市中華路的商機,重新以「安樂池」的招牌經營上海浴室,並以優質的「海派」服務及設備招攬顧客,果然一炮而紅,在全盛時期有上百位員工,生意相當火熱。上海浴室的最大賣點,是這些手藝高超的上海師傅,幫客人搥背捏腳的功夫一流。在「安樂池」以師徒制的方式傳授手藝,不輕易教予外人。有紡織界大亨賞識店內師傅的好手藝,特別以高薪挖角。   當時不少黨政軍要人都是「安樂池」的常客,包括黨國大老吳稚暉、于右任,以及劉安琪、周至柔等高級將領。時任台北市警察局長的王魯翹也是老主顧,每當遇到重大刑案,連續辦案數天之後,他就會找時間到「安樂池」泡澡放鬆緊張的身心,有時靈光一閃就能找到破案線索(註1)。   相較於消費金額昂貴的上海浴室,另一種傳統的台式浴室,則是較為普及、服務大眾的公共浴室。這源於日本時代引進的錢湯文化,也就是日本特色的收費制公共浴池。以萬華剝皮寮街區曾經營業的「鳳翔浴室」為例,由一對夫婦小本經營,一九六三年開業。取名「鳳翔」是因為老闆希望即使遇到困難的環境,這個公共浴室的生意就像鳳凰一樣,在逆風之中也能展翅高飛。   「鳳翔浴室」分成大眾池與個人池兩種,前者在開業時收費一元,後者收費三元,到了一九八七年停業時,大眾池二十元,個人池六十元,可見在二十餘年的時間,漲了二十倍,這也反映出當時的物價變化。個人池是不分性別都可使用,通常限時三十分鐘。大眾池以服務男客人為主,這是由於當時民風保守,女客人不會去。在大眾池洗浴不限時,下水前要先在洗滌區沖洗身體。公共浴室的生意有淡旺季之分,冬天因為天氣冷,生意比較好,很多客人想來泡熱水澡。到了夏天,生意相對清淡,因為人們在家裡也可以自行沖冷水澡(註2)。   隨著時代的進步,浴室與熱水器普及到家家戶戶,人們更在意居家生活的享受與個人隱私,公共浴室隨著市場需求減少,逐漸在台北消失。   註1:〈水裏來.火裏去/安樂池.滄桑史〉,《聯合報》,台北,1977年3月12日,版3。 註2:張瓈文等訪談整理,〈逍遙心神鳳翔池:陳姮月女士訪問紀錄〉,收入張瓈文研究主持,《剝皮寮歷史街區口述歷史訪談.第一輯》(台北:台北市鄉土教育中心,2004年),頁31-42。

誤把民氣當神氣

823第二波罷免民進黨失利後,國民黨籍立院院長韓國瑜表示要修正軍公教退撫法令,同一時間以退伍軍人為主的「八百壯士」也強力要求國民黨立院修正。不過審計部統計指出,在未來30年各級政府負擔舊制退撫上,要支出3兆2356億元,而且目前公務員退休平均月領6萬元以上,若真要修正軍公教退撫制度,那將會提早4-5年基金用光。  若要簡單直言國民黨的嚴重誤判,就是把罷免不同意誤以為是國民黨的肯定與底氣,而此種肯定主力又是軍公教為主體,也就是說把全體國民對民主的認知,解讀成全面修正民進黨過往的年改政策。其實不論是軍公教又或者勞工、農民,政府透過法令建立啟的退撫與養老制度,最後都要用精算為依歸,根本不能用盲目的喊價去討好特定群,因為本當自償的制度,一但退休者想緊吃,那目前在職者到頭來一定吃緊,在不然就是得用世代不公的高費率去承受。也就是說一但國民黨為了討好退休軍公教而修改退撫制度,在恩給制下從中央到地方政府未來預算,都會被啃蝕一空,全民遭殃。   假如此種不管世代公平,自私貪婪只管自己吃飽,也因此漫延到勞工身上,那可以說台灣步上先前歐豬國家不遠,但千萬別忘了我們國家處境特殊,沒有歐盟,國際貨幣基金會也不會相助。目前國民黨立院要角會朝向修改軍公教退撫制度,是民氣上自我誤判,黨內一些青壯派不可能看不出來,而是擔心自身選票基礎上會受損,此種不敢為公義挺身而出,反而會讓大罷免暫時累積的民氣消散。其實國內目前主要兩大政黨,真要在高齡化社會和憂慮退休成為低端人口的恐懼,就是動大刀用急行軍速度,去把政府體制內退撫制度,朝向能在職者安心,退休者安養去立基。   用理性精算去公開數字,天下沒白吃的午餐,更現實的是沒那個屁股就別吃那個瀉藥。要想過基本老年生活,那就得從軍公教到勞工,在政府推動的費率上走到精算標準,假如國民黨只會在軍公教退撫上大放送,不敢自身帶頭推動勞保和勞退上改革,那證實只看到選票沒看到人民和國家的未來。同樣的,民進黨也可如此去槓桿施加壓力給藍白,如此和全民有關的國安與民生問題,何以未能發揮朝小野大力量,只會在年改上走回頭路,這樣對得起投給你票的選民嗎,有重新當家的擔當嗎。

核三延役公投雖未通過,但民意上的擁核訊號不容忽視

2025年8 月23日,第三核能發電廠延役公投落幕。儘管有超過七成投票者支持延役,卻因投票率不足、同意票未達法定門檻而未能通過。從結果看,制度上「非核家園」仍然是政策主流;但從民意觀察,這次公投卻透露出另一股強勁的訊號──擁核支持者的聲音已無法忽視,賴清德政府若繼續視而不見,將在能源轉型的路上承受更沉重的政治代價。 核三延役的民意屬於「隱形多數」,本次公投的同意票高達 434 萬,比例達 74%,遠遠超過反對票的 151 萬(26%)。然而,因投票率僅 29.5%,同意票未達全體選舉人 25% 的門檻,公投依規則判定失敗。這樣的制度結果,雖然讓執政黨鬆一口氣,但卻無法掩蓋「投票者壓倒性支持延役」的現實。換言之,即便整體社會存在冷漠與猶豫,但真正願意出門表態的選民,已經以壓倒性差距表明:能源安全、電價負擔、產業競爭力,讓他們更傾向支持延役而非盲目非核。 這股「隱形多數」背後的結構值得深思。首先,台電財務惡化與連年缺電陰影,讓民眾對再生能源的信任打了折扣。其次,AI、晶片、資料中心等高耗能產業快速發展,進一步放大了能源穩定的焦慮。最後,國際上歐盟、韓國、日本紛紛將核能納入「綠色轉型」工具,也使台灣社會開始重新檢視「非核」是否仍是最佳答案。對賴清德政府而言,公投未過雖暫時解除了政策危機,但並未解決根本矛盾。民進黨自蔡英文政府以來,長年將「非核家園」視為價值承諾,若貿然鬆動,恐招致基本盤反彈。 但能源轉型對賴清德政府而言,現實上的挑戰卻在步步逼近,尤其以綠能發展進度落後、天然氣儲備安全風險、火力發電空污壓力,這些都讓「非核家園」顯得理想與現實脫節。這次公投的結果,其實已經為賴政府敲響警鐘──即便制度上延役未成,但民意卻已經用投票表達對能源穩定的迫切需求。賴清德政府若仍將「非核」視為不可動搖的政治正確,恐怕將在未來幾年能源政策與選舉民意之間,甚至是台灣已向世界承諾在本世紀中葉達到碳中和,若無核能無法達到能源發電總占比1/4,台灣恐更陷入非核家園與碳中和的政策兩難。 筆者觀察這次公投的民意結構,發現擁核聲音主要來自三股力量:首先,乃中產與基層家庭:電價上漲直接衝擊生活支出,核能延役被視為「止血」方案;再者,是高耗能產業與就業群體:AI、晶片、製造業都依賴穩定電力,對缺電最為敏感;第三,是地方居民與青年世代:特別是中南部長期飽受火力發電空污之苦,核能反而被看作改善空污的選項;而青年則更務實,對「綠能是否真的可靠」存疑。這三股力量的合流,使得核能議題不再只是「技術與環保」的爭論,而是逐漸轉化為一種「社會公平與產業存續」的民意訴求。 公投門檻設計下的「冷漠多數」,公投未能過關,也反映出另一個現實:台灣社會對能源議題的「冷漠」。投票率不足30%,說明多數人對核能議題雖有意見,但並未強烈到驅動投票行為。這種冷漠既是非核政策的「防護罩」,也是擁核民意無法轉化為政策的最大瓶頸。制度上,25% 的門檻設計,保障了現狀的延續,也使任何挑戰現有能源政策的公投,都需要極高動員才能突破。因此,這次結果同時說明兩件事:一方面,核能民意比想像中強大;另一方面,冷漠大眾仍讓政策軌道暫時穩固。 核三延役公投雖未通過,但它已經讓社會看見一個事實:「非核家園」的社會共識,正在動搖。賴清德政府若要維持政治領導力,不能再將「非核」視為不可挑戰的價值標籤,而應該正視核能在能源安全與產業競爭上的角色,提出更務實的政策選項──例如評估延役技術可行性、推動小型模組反應爐(SMR)研究、強化核廢料處理方案等。忽視這股民意,只會讓能源問題持續惡化,並在 2026 九合一、2028 總統大選中,轉化為對民進黨最嚴峻的政治反撲。

2028 : 台灣的「大限年」?

2028年可能是台灣的「大限年」,或者稍許樂觀點,是「大限」開始的第一年。 中上年紀的公民們可能會不以然,幹嘛「吃飽換么」,又搞些「閏八月」的玩意兒嚇人! 徐爺會這樣回答:這次不一樣,以往的恐怖故事是說:下個月或是下下個月會颳十級大風、幾個月的雨量會一天下完,更有八級的強震,天崩地裂,嚇得亡靈都爬出來,難道又要叫我們出來投票了嗎 ? 徐爺會很嚴肅的說:這次不一樣,不再是外頭的紛亂、飛沙走石,我們只要關緊門戶,躲在家裡就是。當然事先可要不為人後,到商場掃貨,「閏八月」的妖魔鬼怪又有甚麼好害怕的? 徐爺繼續說:這次天搖地動,可不是外頭的甚麼「震央」引起的,而是有一種可怕的病毒,侵入我們體內,驅之不去,長成 tumor ,就是我們常說的「腫瘤」。據衛生專家的統計:這種病毒很怪異,專找年輕人下手,「草」越小,越容易中鏢 !三高的老人家的高危險羣倒可暫時鬆口氣 ! 據說,國家級的醫療專家對這種病毒,專找身強力壯的年輕輩下手,也深感納悶。多方研究討論,據媒體傳聞:有專家相信有種陰謀,可能有「分子生物學家」,專門「基因改造工程」的大師們,牽涉其中,是陰謀放毒者。據說有大師發現年輕人有種腺體,分泌甚麼「酚」之類的化學物質,改造過後病毒對此特別愛好。因此放毒大師們陰謀「對症下毒」,一發不可收拾,—— 信不信由你,至少它能解釋多是年輕人中鏢的原因。 近日更有令你我嚇破膽的傳聞:我們所說的病毒的功用(或者說是能耐),不只限制於分子生物學層次。他們可以互相組合成超大的「聚合體」,可以向上發展影響到年輕人的文化、和意識形態的層級。 國內醫療學術的專家們也發現:病毒合成的速率,到 2028年 會達最高峯,然後開始爆裂,像爆米花一樣 ,遍地開花! 到時台灣的年輕世代必然受重大影響或創傷,搖頭晃腦,人云亦云 ,不知自己該想甚麼,或幹什麼 ?拜倒「毒師」門下,非師尊之言不敢言,不知「死門」就在眼前。 沒有年輕世代的國家社會哪會有未來 ?因此有知天命的術士相信,喪失年輕世代的台灣必定會隨之淪亡,因而 2028年的病毒大爆發時,就是台灣的「大限年」 來臨的說法! 作者:徐吁

Recent Posts

會勒人脖子的黨主席

會勒人脖子的黨主席

你我小公民會吃驚會有勒人脖子的黨主席?當然不奇怪!有暴力、暴動傾向的團體和他們的頭頭,不時不會來這麽一下,來團結羣眾,糾合戰鬪力,才會令人奇怪呢 ! 這是都市游擊隊,街頭巷戰訓練的一部份。要不這樣,怎麼有朝一日,義無反顧,幹它一回,「陣前起義」呢! [...]

More Info
賴總統能夠從內外交困中突圍嗎?

賴總統能夠從內外交困中突圍嗎?

在經歷關稅、大罷免失敗等內外打擊之後,賴總統的形象和信任度受到嚴重衝擊,多個民調都顯示出賴總統的支持度大幅下降,並且警示未來可能繼續下降,不僅如此,賴總統日前要求執政黨立院總召柯建銘為大罷免失敗負起政治責任,為柯建銘所拒絕,不少觀察家認為賴總統剩餘任期非常有可能深陷「令不出總統府」的跛腳鴨困境。   [...]

More Info
老台北的公共浴室文化

老台北的公共浴室文化

      [...]

More Info
如何解決台灣勞動力不足之議題

如何解決台灣勞動力不足之議題

你有沒有發現,最近身邊很多人開始討論台灣的人口問題?像是生育率變低啦、少子化,甚至有人說未來找不到人來工作,整個社會會「老化」得很嚴重。這些聽起來好像是很遙遠的問題,但其實真的離我們越來越近了。 [...]

More Info

搜尋

精選文章

川習會的中美矛盾是戰略,不是貿易!

2017-04-08 韓非

八仙樂園爆炸案:缺乏常識造成的災難

2015-06-28 異想

彰化縣民輪替後的哀與愁

2016-03-06 許家瑋

新文明病:儲物症(Hoarding disorder)似正在增加

2015-04-13 楊庸一

訂閱本站

輸入你的電子郵件訂閱新文章並接收新通知。

Powered by WordPress | theme Dream Way
Powered by WordPress | theme Dream Wa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