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會觀察 . 獨立評論 . 多元觀點 . 公共書寫 . 世代翻轉

  • Home
  • English
  • 評論
  • 民意
  • 時事
  • 生活
  • 國際
  • 歷史
  • 世代
  • 轉載
  • 投稿須知

[轉] 論匈奴突厥蒙古的關係 (下)

  • 歷史

但是真實的史書和民族關係並不是這樣,匈奴/突厥的後代並沒滅絕。

中 國千方百計的把匈奴/突厥納入古民族現在已經消失的人群,毫不猶豫的把講匈奴/突厥語言但在不同時代被漢字史書寫成不同稱呼的同一個人群或同一個人群中的 一支,果斷的當做一個跟匈奴/突厥人完全沒關係的新民族,所以讀習慣了國際正常史書的外國人;讀中國當代歷史書時,經常一頭霧水,“怎麼很多少民都好像從 天上突然掉下來的,沒祖宗啊?”,“怎麼北亞草原經常更換主人啊,原來的主人一夜間都好像死光光了”。呵呵。

圖片來源:網路圖片
圖片來源:網路圖片

並且中國當代史書還像韓國 當代 史書一樣固執的雷人,發明了很多讓讀習慣了正常史書的人噴飯的詞彙,比如“突厥化的蒙古人”,這個詞彙就跟“中國化的台灣人”,“中國化的香港人”一樣雷 人,但中國人卻認為很正常,因為他們不知道突厥和蒙古的真實關係,果斷的相信世界上有一種人叫“突厥化的蒙古人”。

突厥人原本就是跟今天蒙古人一樣的蒙古利亞類型人種,當代突厥人的語言相近,但人種分一下幾個集團:

【1】原始突厥人西遷中亞後,遊牧突厥人很少跟波斯人混血,主體還保留原始突厥人血統,還是蒙古利益類型的人種,比如:哈薩克人,吉爾吉斯人等民族。

【2】原始突厥人西遷中亞後混入波斯語諸民族的白種血統,農耕突厥人演變成歐亞混血的人種,比如:烏茲別克人,土庫曼人,維吾爾人等。

【3】歐亞混血人種的中亞伊斯蘭化突厥人繼續西遷,西遷的至高加索以西的歐亞混血突厥人混入了亞美尼亞人,希臘人血統,演變成白種人南歐型人種,比如:土耳其人,阿塞拜疆人等。

【4】歐亞混血人種和蒙古利亞人種的中亞伊斯蘭化的突厥人繼續北移,進入斯拉夫人的東歐,演變成東歐韃靼民族。韃靼人有兩個人種:斯拉夫人種的韃靼斯坦人,伏爾加韃靼人。歐亞混血人種的克里米亞韃靼人,西西伯利亞韃靼人。

長生天就是薩滿教,突厥人西遷前也是薩滿教徒拜長生天,成吉思汗是突厥人蒙兀兒部,他當然也是薩滿教徒。

長生天即蒙哥·騰格里,突厥語是Mangu Tangri,蒙古語是Mongke Tangri

搜索“安史之亂的安祿山,史思明”,“石敬瑭”,“後晉,後唐,後漢,北漢皇室”的族屬,你就發現突厥人驚人的表現。

突厥西遷前在東方曾建立過幾個中國化政權,主要有:後晉,後唐,後漢,北漢。著名人物有:石敬瑭、李克用、李存勖(李亞子)、李嗣源、劉知遠、劉崇等。

【安 祿山】安祿山是突厥人,他兒時玩伴也是他日後的副手史思明也是突厥人,他們是同部族的老鄉。安祿山這個名字是土耳其語“戰鬥力”的意思,最初被翻譯成“阿 犖山”或“扎犖山”,按照今天的翻譯方式應該是“亞力山大”,“安”這個姓是安祿山在其母改嫁於突厥軍官安延偃後冒用的姓。

【史思明】安史之亂的另一個始作俑者史思明也是突厥人,史思明本姓阿史那(Ashinas),他原名是阿史那·崒干,這個名字在土耳其語的意思是“蒼色狼眼的狼”。

【石敬瑭】後晉開國皇帝石敬瑭本姓朱邪,屬突厥沙陀部(Turkey Cigil),該部就是突厥闕特勤碑提到九姓烏古斯(Oghuz),是古代西突厥最大的部族聯盟。突厥西遷後,在10世紀末,烏古斯改稱土庫曼(Turkmen)。

【李亞子】毛主席曾借用過一句古話“生子莫如李亞子”,李亞子暨李存勖,突厥沙陀人,後唐莊宗,生前實現了對中國北方的大部統一,以勇猛聞名。

安祿山,史思明,石敬瑭,李克用,李存勖都是土耳其語和漢語雙語使用者

就 如同意淫“漢朝打敗匈奴導致匈奴西遷”一樣,中國人同樣意淫“唐朝打敗突厥導致突厥西遷”。其實動動腦子就會發現,唐朝都滅亡了,留守突厥人還有能力建立 後晉後唐後漢北漢等幾個政權,突厥貴族石敬瑭都有出賣幽雲十六州的能力。而西遷的突厥本部勢力則更大,突厥西遷的真實情況是:當時中亞河中地區波斯人的龐 大城市群被突厥人徹底拿下後,突厥人需要遷移大量人口去管理中亞的波斯城市群,而當代伊斯蘭化的突厥文明正是形成在中亞河中地區的前波斯人城市裡,河中地 區是伊斯蘭突厥文化的發源地,在此之前在東方時,突厥人就是近代的蒙古人形象,是薩滿教徒而不是伊斯蘭。

唐末大亂天下最有實力的兩個集團就是突厥留守部族沙陀人和漢人朱溫集團,可見西遷的突厥本部實力更是了得,突厥留守部族沙陀人最終建立了後唐等政權。

列寧的祖父尼可萊·烏里揚諾夫出生在一個卡爾梅克蒙古農民家庭。祖母安娜·絲米爾諾娃是一個來自阿斯特拉罕的卡爾梅克女子。列寧的姓氏”烏里揚諾夫”在蒙古語中意為”水邊的白楊樹”。

過去的俄羅斯史學界通常把蒙古人統治的兩百多年的時間稱為”韃靼枷鎖”,但對這一時期-的看法卻不盡相同。其中,有些人對 蒙古的統治持全盤否定態度。他們認為 “蒙古的統治,是俄羅斯歷史上最具悲劇性的一頁,使俄羅斯脫離了歐洲大家庭”。但是,-也有人看法不同,如18—19世紀的歷史學家卡拉姆津,就主張”莫斯 科的強大應該歸功於蒙古”。在當代學者中,以古米廖夫為代表,認為所謂的”韃靼枷鎖”-並不存在。相反,”俄羅斯與蒙古的聯合,使俄羅斯在與西方的爭鬥中, 立於不敗之地”。 今天,世界上最大的國家俄羅斯的形成有明顯的當年蒙古的因素。1920年代,俄羅斯的-歐亞主義就說:”俄羅斯族人與西方不相干,與斯拉夫 (Slavdom)也無關。”克柳切夫斯基和他的學生認為俄羅斯的統一,蒙古至少有一-半功勞。另一位歐亞主義哲學家特魯別茨科伊在他的經典著作《論俄羅斯 文化中的圖蘭成份》指出莫斯科要感謝蒙古統治,俄羅斯政府制度也是蒙古式的。從本質上-說,俄羅斯是一個東正教蒙古國家。俄羅斯人的日常生活深受蒙古影響, 有大量蒙古語借字、郵政、稅收、服飾也受蒙古影響,軍法制度也是從蒙古學的。

在蒙古四大汗國衰敗之後,前金帳汗國 屬國的俄羅斯崛起並佔領了從前蒙古帝國中的相當一部分。俄國統治者曾經代表蒙古進行收-稅,因為蒙古人很少視察他們佔有的土地。今天,世界上最大的國家俄羅斯的形成有明顯的–當年蒙古的因素。克柳切夫斯基和他的學生認為俄羅斯的統一,蒙古至少有一半功勞。另-一位歐亞主義哲學家特魯別茨科伊在他的經典著作《論俄羅斯文化中的圖蘭成份》指 出莫斯科要感謝蒙古統治,俄羅斯在佔領喀山與阿斯特拉罕後才成為強國。在伊凡沙皇登基-時,俄羅斯宮廷中已有三分之一的人具有蒙古血統,俄羅斯政府的制度也是蒙古式的。從本–質上說,俄羅斯是一個東正教蒙古國家。俄羅斯人的日常生活深受蒙古影響,有大量蒙古-語借字、郵政、稅收、服飾也受蒙古影響,軍制與法制是從蒙古學的。

蒙古的喀山汗國、阿斯特拉汗國、西伯利亞汗國、克里米亞汗國、諾蓋汗國、藍帳汗國、白-帳汗國的蒙古貴族們後來供職於俄羅斯公國,成為很多大公、王公貴族的姓氏起源。俄羅斯-曾有蒙古血緣的大公92個,50個王,13個公侯、300多個貴族姓氏。

根據弗朗西斯·福山的看法,俄羅斯的政府結構建立在傳統的蒙古式掠奪性方法之上。俄羅-斯從未民主過。史達林改採用的統治原則跟蒙古人一樣。而普京就是一個21世紀的蒙古人,而非其他。現在,因為俄羅斯還是一個富裕的國家,領頭的蒙古人意識-到為了獲得正統性和國民的愛戴,他必須分配出一部分財富。這就是現在 低稅負和低負債的原因。由於上述原因,現在的俄羅斯抗議活動,我們必須讚賞和鼓勵的這-些活動,卻也無法打敗這個蒙古體系。
很多人誤以為唐朝是漢人建立的朝代,歷史上經常把唐朝跟漢朝並稱“漢唐”,這容易讓歷史知識欠缺的人產生誤解,尤其是在民族問題上。

那麼唐朝是農耕民族漢人建立的嗎?答案相對是否定的,歷史資料證明:唐朝建立者的民族屬性毫無疑問是胡人(中國古代對北方和西方外國人的稱呼),即李唐王朝的統治者是遊牧民族的後代。一言以蔽之,唐朝是由遊牧民族建立的、經過高度漢化、但是仍保留民族特色的朝代。——這一點唐和遼相似。

一、唐王朝統治者家族的血統

唐王朝的血統已經清楚顯示出他們屬於突厥阿爾泰遊牧民族。當然這裡說的突厥人是當時北亞蒙古人種、信仰薩滿的突厥,也就是後世蒙古人的前身,而並不是現在伊斯蘭化且長相波斯化的那些突厥旁支。唐高祖李淵父系的七世祖名叫李暠,就是晉末張掖地區(月氏故地)西涼國的“涼武昭王”,西涼國是“鮮卑禿髮”,後為南匈奴單于沮渠蒙遜吞併。

《魏書·列傳》記載,西涼滅後李暠的後裔李翻投奔了阿爾泰山的柔然,曰:

“翻,字士舉(休屠),小字武疆(無者),奔伊吾(阿爾泰山),臣於蠕蠕(柔然汗國)。

李翻的兒子後來投奔了拓跋北魏,為“鎮西大將軍”,從此在北魏一朝“大享名器,世業不殞”,世襲貴族名號。

唐高祖李淵的祖父名叫李虎是西魏“八柱國”之一,另有“唐國公”稱號。西魏的“八柱國”與後世努爾哈赤的“八和碩”有一樣的文化內涵。

史載李虎娶妻“獨孤氏”,獨孤是西魏鮮卑帝族。李淵的皇后即李世民的生母也來自鮮卑,史稱“竇皇后”。李世民也娶妻鮮卑,稱“長孫氏”。唐帝室難覓一絲漢民族血緣成份。

淵起兵並非一人,這是與突厥始畢可汗聯手干的。當時始畢可汗與李淵是君臣關係,他們可能還有血緣關係。史載李淵與始畢可汗有約,曰:“若入長安,民眾土地 入唐公,金玉繒帛皆可汗有之”。他們聯手內侵,遵循著匈奴以來結盟南下的傳統。由於有突厥可汗的武力撐腰,李淵順利取得關中重地,突厥則滿載而歸。

二、唐太宗李世民會說突厥語

唐太宗李世民會說突厥語是明白無誤的。史書記載,唐高祖李淵時突厥頡利可汗率軍攻入渭水便橋,秦王李世民迎戰。在橋邊李世民屏退左右,單獨一人“與頡利可汗隔津而語,責以負約”。“太宗獨與 頡利臨水交言,麾諸軍卻而陣焉”(《舊唐書》)。其時李世民曉之以理,動之以情,還有誘之以利,於是突厥人抽身引退,並相約幾天後便橋再會。其後他們如約 而至,“刑白馬,與頡利同盟於便橋之上”。

李世民說突厥語明矣,否則怎麼可能“臨水交言”呢?他們是完全的同類,他們說同樣的語言,有同樣的行為方式,有同樣的文化背景。《隋唐嘉話》說,單雄信曾呼李世民之弟李元吉為“胡兒”,李元吉小字亦叫三胡;《舊唐書》也說,李淵曾孫滕王李涉“狀貌類胡”,就是說其狀貌類同胡人。

史載突厥薛舉可汗及部下常與李世民共同圍獵,“太宗與之遊獵馳射,無所間然”,於是突厥部眾“咸願效死”。如果李世民平時說漢語就不可能出現“無所間然”的情況。李世民頻頻狩獵,“狩與堯山”,“狩與岐山”,“狩與驪山”,不絕於史,這顯然是遊牧民族的生存方式。

李世民策劃宮廷政變,殺了哥哥太子李建成,奪得皇位,史稱“玄武門事變”。參與事變的五個主謀人物的姓名,也明白地顯示出民族背景:

長孫無忌,此人是後魏獻帝之兄的後代,與李世民祖先一樣也是世襲“柱國”,原姓拓拔,後改姓長孫,長孫無忌是唐太宗長孫皇后之兄。

房玄齡,此人是後魏鎮遠將軍的後代,與長孫皇后是同宗。

尉遲敬德,原為突厥一驍將,善騎射,後來歸降了李世民,成心腹。

屈突通,原為突厥將領,以勇武著稱,後歸降李世民,啜是“矢”的注音異寫,一種貴族稱號。

秦叔寶,此人悍勇異常,自稱“不習文法”,可能一個漢字也不識,一句漢語也不懂。

《闕特勤碑》中有這樣的話:“突厥的伯克們聽命了可汗,為之征戰了50年,向東征戰到日出之地,直到靺鞨可汗之國,向西征戰到鐵門,降服了那裡的所有國家”。從另一個角度證明唐太宗依靠的是草原民族的軍事力量,在突厥人看來唐皇帝不過是入主漢人的突厥可汗。

當李世民還是秦王之時,他就與突厥貴族結為兄弟了,如突厥突利可汗(始畢可汗之子,頡利可汗之侄),西突厥大渡(韃靼)可汗,都是李世民的“安答”(蒙古語“兄弟”的讀音),這些可汗死訊傳來之時,太宗都為之擺朝舉哀。如果李世民不是突厥人就不會與之結拜,這是由遊牧文化的特質決定了的。

三、唐朝為什麼如此開放?

唐朝為什麼顯得比較開放?這跟唐朝建立者的民族成分有很大的關係。

史書記載唐王室屢現“亂倫”之像,太宗死後唐高宗便把太宗的美妾武則天擁為己有了。所謂“亂倫”是後人的說法,在唐高宗看來並無此嫌疑,“妻其後母”是遊牧 民族的古老習俗,對於突厥出生的唐王室來說不存在道德障礙,乃是一種很自然的事。遊牧民族自古沒有守寡的傳統,故唐代公主再嫁也多。武則天的故事與清初皇太后下嫁多爾袞類似,在當事人看來並無不妥,完全符合風俗習慣。

李世民有廢太子名叫“承乾”,史載他學胡人椎髻,說胡語,吃胡食,愛慕突厥狼頭纛,甚至不願過宮廷生活,喜歡去草原遊牧,結果被廢黜。同樣的事情北魏也發生 了,魏孝文帝太子元恂留戀草原竟不願南下,被迫南下後又擅自北上,孝文帝大怒,把他廢為庶人。兩個太子的行為已經清楚地反映出他們的民 族背景。

我們看到唐初的“刺史”(地方軍政首領)為清一色的突厥人,並且都是世襲,那是遊牧民族固有的氏族軍事組織的影子,與遼金時代的“探馬赤軍”蒙元時代的“達魯花赤”非常相似,這種軍事制度並不來農耕文化。

唐太宗的身份首先是突厥可汗,其次才是中原人的皇帝,兩者主次分明,就像忽必烈首先是蒙古的大汗,其次才是中國的皇帝一樣。

唐太宗昭陵有14個蕃王石像,唐高宗乾陵有61個,這種立蕃王石像的葬制不是漢民族固有的葬制,那是突厥墓前立殺人石習俗延續。突厥可汗墓前立殺人石代表他生前殺死的敵方首領。《闕特勤碑》有這樣的話:“我為我父可汗立了殺人石,以無者可汗石列其首”。唐太宗立蕃王石像是對古老遊牧文化的認同和傳承。

《闕特勤碑》把“唐人”視作自己的遠房兄弟,告誡突厥子孫引以為戒,不要去走唐人的漢化之路,這從另一角度反映出他們存在血緣認同。而《闕特勤碑》的立碑者竟 是唐朝皇帝,漢文碑文竟是唐玄宗所撰,又進一步說明了這個問題,碑文中有“結為父子”之語,如果沒有對突厥的認同就不會出現這種現象。

正因為唐朝皇帝是突厥血統,他們才會以極開放的心態面對中亞的遊牧民族國家,他們的眼光不侷限於中原,他們有興趣去開拓廣闊的東北和西北,那裡自古以來都是他們的活動區域。

我 們看到唐朝與遊牧民族交往的那種深度和廣度是漢民族創建的朝代從未有過的,因為統治者的血緣對其基本國策必然產生深遠的影響,唐朝皇帝的遊牧民族血緣正是 唐代開放大氣的深層原因。歷史上中國人一直在迴避唐朝皇帝的血統來源,因為不願看到於史。

作者/孫哈

Share this:

  • Facebook
  • Twitter
  • Email
  • More
  • Tumblr
  • Pocket
  • Pinterest
  • LinkedIn

Related

2016-08-14 新公民議會

Post navigation

2016走下坡的中國 → ← Uber該離開台灣嗎?

Leave a Reply Cancel reply

You must be logged in to post a comment.

Related Posts

當國台辦主任當場駁斥馬英九的談話,前國家元首何苦自取其辱?

當前總統馬英九率大九學堂學員結束極具統戰意義的「海峽論壇」後,隨即前往甘肅參訪酒泉軍事基地、敦煌進行文化交流論壇,但又出現矮化國格之情事,令台灣人無言以對。起因乃前總統馬英九敦煌文化交流論壇時,自曝拖稿演出,提出「兩岸和平民主統一,且應該尊重台人民自己的決定」的主張,試圖強調兩岸關係應該基於和平與對話的原則進行。然而,隨後中國國台辦主任宋濤卻以「台灣前途要由兩岸全體中國兒女共同決定」的強硬回應,直指馬英九的提法不合中國的立場。 馬英九的「兩岸和平民主統一」言論乍聽之下,似乎符合國民黨長期的兩岸政策主張,即以和平對話、協商來解決兩岸問題。然而,宋濤的回應透露出一個更加尖銳的事實:中共已不再容忍任何「中華民國」的存在,甚至對國民黨的和解主張都已經不感興趣,這段看似平淡的對話,回到臺灣新聞輿論卻瞬間炸鍋,宋濤的強力回應其實是在中共強硬立場下的微妙政治角力,也是兩岸關係複雜現狀的縮影。事實上,根據歷史資料和公開報導,國台辦主任當面駁斥正在參訪中國的泛藍陣營黨政要員的情況相對少見。 國台辦其實僅是作為中國政府負責兩岸事務的官方機構,通常在兩岸官員交流過程中,會採取較為官方和禮貌的措辭,而較少在公開場合直接駁斥訪問的兩岸人士。連戰、宋楚瑜、朱立倫、洪秀柱等泛藍政治人物的參訪中國,進行兩岸交流通常保持行禮如儀。通常在這些場合中,國台辦或中共中央對他們的發言或立場會給予支持或適度的指導,但較少公開強烈駁斥。例如,連戰作為國民黨前主席,曾多次訪中,並在兩岸關係議題上發表過不少言論,但中國方面的表態大多是表達對「兩岸統一」的支持或建議,並未對其言論進行過於激烈的駁斥。 又例如,朱立倫曾經參訪中國時,中國方面給予的回應通常是對兩岸交流與合作的積極態度,並未表現出強烈的反駁,儘管他也發表過支持兩岸和平的言論,但強調和平發展而非一邊倒的統一。此事件不僅是徹底羞辱前國家元首,證明馬英九的「一個中國、各自表述」不僅無法得到中共的認同,反而成為了北京對台政策的反向警告。尤甚,透過新聞影片看到宋濤強硬的表態,特別是在強調「兩岸全體中國兒女共同決定」台灣前途的言論中,意味著中共不會再容忍台灣政治表達中任何形式的妥協,尤其是拒絕統一的聲音。 嚴格來說,馬英九與宋濤的言論交鋒,實質上揭示兩岸關係在當前形勢下的重大挑戰。馬英九的「和平民主統一」理想與中共的「強制統一」政策,顯示了兩岸政治、社會的深刻裂痕。在這樣的背景下,國民黨未來的兩岸政策將無可避免地面臨更加困難的選擇,如何在中共的強壓政策與台灣民意的堅定立場之間尋找到平衡,將是國民黨在未來政治競爭中的重要議題。隨著台灣民眾對中共態度的強硬化與台灣主權意識的高漲,馬英九積極倡議「和平統一」呼聲逐漸遭遇更為強烈的反對。 兩岸關係的現實挑戰:國民黨是否還能堅守兩岸統一立場?馬英九的發言引發宋濤的反駁,實質上揭示了台灣政界與中共在兩岸政策上的深刻分歧。對於國民黨的立場來說,這不僅僅是與中共的外交對話問題,更是台灣內部的政治立場問題。馬英九在大陸的言論暴露了國民黨在兩岸關係上過度依賴與中共的協商,但無論在兩岸政策還是與中共的關係維繫上,這樣的立場在現在的台灣社會中,正面臨極大的挑戰。倘若國民黨如果繼續依賴這樣的主張,將無法獲得更多選民的支持,未來的大罷免選舉中面臨嚴重的政治損失。 作者:林真心

以伊停火協定後的中東變局

到底美國超級炸彈有沒有摧毀伊朗地下核武工廠?喧嘩多日,總算有較可靠的結論。伊朗外長承認三座核武工廠受到重創。看來CNN 和 New York Times 諸媒體以意識形態掛帥,-拿到洩露的初級報告,就見獵心喜,言之鑿鑿,卻經不起事實的考驗:可見意識形態之誤人,連老牌的媒體都難避免。 以色列和伊朗雙方在美國壓力、恐嚇下,同意停火,看來會維持下去。這「十二日戰爭」的結果,當然是伊朗受創最深:短期之內( 數年 ?)不再擁有「發展核武」這張外交談判的王牌。 「十二日戰爭」也証明伊朗的軍事實力並不是那麼強大,內部遭受嚴重滲透。以色列有大力支持的美國盟友,而伊朗的準盟國中國、俄羅斯,衝突緊張之時,到底在哪裏?只是口惠而無實至 ! 所以以往認為伊朗在中東政治、軍事局面,有「舉足輕重」的地位,從此會被強權們重新評估。伊朗當作中東「回教革命」輸出的源頭,也會因自身難保,而有所克制,不可能再有昔日「呼風喚雨」的能耐,中東局面會平穩長長的一段時間。 對於「以伊停火」最不滿意、心有未甘,當然是以色列。納坦雅胡政府要的當然是「除惡務盡」,渴望伊朗政權更替。但在美國怕亂了大局,不與苟從之下,也只得退而求其次,以消滅宿敵加薩走廊的哈瑪斯為主要目標。 重要的,川普總統也有壺底抽薪,消滅哈瑪斯,徹底改造加薩走廊的意圖。所以可預見的「以伊停火」後,以色列會更努力把哈瑪斯從地道中挖出來。美國會鼓吹由阿拉伯國家,聯合「殖民」加薩走廊。給當地巴勒斯坦人全新的發展模式,不再是種族、宗教,沈浮在幾十年血海深仇的旋渦中,不得脫身。 所以「以伊停火協定」之後,中東仍然會有變局,局勢會從加薩走廊的哈瑪斯組織的存亡開始。衝突會是局面、單一對象的,這是「十二日戰爭」帶來的新的中東變局。消滅哈瑪斯後,會有全新的政治實驗,期待的不是往日「治絲而棼」,越做越糟的宿命。不論成敗、好壞,善良或邪惡,總要有人走出第一步 ! 作者: 王充

下一個「以伊」:半島核威脅與李在明的抉擇

              談起與伊朗近期與以色列間的戰爭,圍繞著地緣、國族與核武擴散等爭議,不得不提及朝鮮。同樣位於大國間地緣衝突前線,一樣處於反美親俄同盟,朝鮮就伊朗核設施被打擊一事,無昔日張牙舞爪反而趨於低調。眾所皆知,朝鮮經過金家三代發展核武,距離足以精準打擊也不遜於伊朗,見伊朗被美國無聲息襲擊,恐加快核武實用進展來確保政權安全。其實,兩韓之於以伊有類似處境,雙方必處於敵對來確立統治正當,然韓國較於以色列是被動狀態。               首先,韓國不能發展核武,即使被美國實質列入核保護傘,仍不變受制於人地位,以及川普對盟友冷熱不一態度。其二,以色列在滲透伊朗十分綿密,有當地協力者提供情報,至於北韓在長年鎖國專制下,極端與世隔絕,產生資訊不對稱。其三,以色列總理納坦雅胡內政滿意度不高,甚至涉入多項司法醜聞,然在硬對伊朗、維繫猶太人存續上是舉國同心,至於韓國常因黨爭之故,對北政策亦受影響;人民對朝鮮感情也是矛盾。這將使韓國未有確定方針,尤其李在明似乎想更進一步與中朝發展更緊密關係,似乎讓朝鮮在此綏靖期有發展軍事科技的時間。               毫無疑問,李在明必當延續自金大中以來推行的陽光政策,從其甫上台即關閉心戰廣播,朝鮮也釋出善意關閉噪音干擾。所以李在明下一步抉擇必然對中朝釋出更多善意,透過投資、援助朝鮮換取非武力對待;政治上,給予中國大國面子換取市場及制衡朝鮮。然而,李在明在左右逢源之際應考量中朝同盟非同心,金氏王朝對中國仍保持警覺且朝鮮最關心的核武議題中國也不可能壓制,至多遲延進展。然,看著伊朗遭遇,核武作為最終保命符的戰略必然使朝鮮更秘密、更加速。               最近就有專家指出朝鮮將加快核武打擊能力,將為半島局勢埋入不確定,這確實極有可能。從俄羅斯深陷烏克蘭戰爭,北約同意增加經費使川普龍心大悅,歐美陣營至少援烏議題上減少分歧,朝鮮是否為分擔俄國壓力而製造事端,也不無可能,畢竟國際目光太久未投向朝鮮,與其父將核威嚇發揮淋漓盡致,金正恩尚未到如此境界。     […]

賴清德團結國家首講:台灣建國史觀的雛型

總統賴清德近日應邀扶輪社的邀請,舉行「團結國家十講」首場演說「國家篇」,在大罷免即將於7月26日投票之際,賴清德的演講不僅不平凡,更蘊含他心中的台灣建國史觀藍圖。 首先,賴清德從國家四要素開始,說明台灣有人口、領土、政府、主權,早已符合國家的條件,並強調「2758號決議僅是說明聯合國席次問題」,台灣不會因為沒加入聯合國,就不是國家。 而賴在文中更從「舊金山和約」的例子說明,中共從來未統治台灣任何一天。總統這段清楚的說明,直接了結中共最愛的文字遊戲。而賴更將台灣定調為,「中華民國台灣、台灣、中華民國,都是我們國家的名字」。 更接入憲法第二條、第三條的角度,強調主權與治權就是台澎金馬,有中華民國身分證,才是擁有國家的主權。進一步延伸前總統蔡英文的「中華民國台灣」的說法,將「台灣」帶進國家認同的範疇,這是藍白統派立委與對岸中共最擔心的事情。 賴清德也講起歷史,從早坂犀牛、左鎮人、大坌坑時代、南島語族、荷蘭、西班牙登台、東寧王國、清領、日本娓娓道來,這一連串看似雜談的故事,其實要告訴大家「台灣自古以來不是中國的一部分」、「台灣不只是島,它有歷史、有文化、有故事」。 值得注意的是,賴清德從1895年蕭壟事件開始訴說台灣人「竹蒿湊菜刀」,很久以前,就有反侵略、護台灣的意志,表面上是講古,實際是給對岸政權的警告。 面對中國進逼,賴清德也談到台灣國家的實力、中國政權的滲透、兩岸交流對國家的威脅,也談到七大工業國領袖公開發表,「台海和平穩定對國際安全繁榮不可或缺」的共識,從認同開始談起現狀,這不僅是說明台灣現狀,更是總體種動員令下的國民建設。 總體而言,總統賴清德展現他對台灣的深刻研究,從台灣歷史起源、歷史正統、國家主權、敵我認知中,介紹他心中的台灣建國史觀藍圖。難怪國台辦為之跳腳,賴清德的演說不僅是獨派教父史明著作《台灣人四百年史》的延伸,未來更是從中華民國轉型至台灣的重要參考。 但我還是要說,賴清德受限於中華民國總統的身分,無法深刻批判中華民國殖民體制。事實上,荷西、清領、日本、中華民國皆是殖民政權的形式,台灣人「竹蒿湊菜刀」不只是反抗殖民,更象徵對自由的追求。目前台灣停留於「中華民國台灣」的階段,但唯有台灣人真的認知「中華民國殖民政權」的真相,認識到「台灣是我們國家的名字」,才是台灣建國的第一步。 作者 / Oscar

Recent Posts

不要再讓土城命案的悲劇重演

不要再讓土城命案的悲劇重演

日前新北土城驚傳命案,張姓女子和她的妹妹在光天化日之下在街頭遭到冷血謀殺,行兇的竟是張姓女子的丈夫謝姓男子,他因為不斷家暴被張姓女子申請保護令,因此引發謝姓男子的殺機。 謝姓男子在行兇之後開車逃逸,並且不斷在他個人社交媒體高調發佈他逞兇犯案的訊息,直到遭警方逮捕才停止,他在被捕之後聲稱有精神病、裝哭卻沒有掉眼淚等小動作企圖規避罪行,引起社會的憤慨及不齒。 [...]

More Info
聽民意放颱風假好嗎?

聽民意放颱風假好嗎?

丹娜絲颱風近日來襲,但北北基桃宣布正常上班上課成為焦點,甚至在宣布放假前一天,許多期盼的民眾來到首長底下留言「等你帥一波」,等到首長們宣布正常上班上課以後,湧入不少憤怒的民眾留言「大罷免大成功」,形同把颱風假視為一種福利,這樣下去真的好嗎? [...]

More Info
退此一步即是民主懸崖,大罷免的最後一哩路!

退此一步即是民主懸崖,大罷免的最後一哩路!

在藍營支持者中,始終迴盪著一種論調,將這場由公民自主發起的罷免浪潮解讀為「民進黨輸不起」。此言大謬,必須嚴正駁斥。真相是,民進黨可以輸掉一場選舉,但是,台灣絕對不能輸掉自己的未來。 [...]

More Info
性能提升中的康定級艦

性能提升中的康定級艦

康定級巡防艦是海軍當年向法國採購的裝備,1996年正式成軍,駐地為左營軍港。康定艦本身除了具有優異的匿蹤外型,在海洋作戰中具有匿蹤效果外,能降低敵方艦艇偵測的機率;當年康定艦返國服役時,因優異的匿蹤性能,使得航行過程中仍持續向海軍迎接的艦艇報告海面座標,優異的性能讓當時迎接的成功號巡防艦官兵讚不絕口。 外型優異、防空火力稍嫌薄弱 [...]

More Info

搜尋

精選文章

川習會的中美矛盾是戰略,不是貿易!

2017-04-08 韓非

八仙樂園爆炸案:缺乏常識造成的災難

2015-06-28 異想

彰化縣民輪替後的哀與愁

2016-03-06 許家瑋

新文明病:儲物症(Hoarding disorder)似正在增加

2015-04-13 楊庸一

訂閱本站

輸入你的電子郵件訂閱新文章並接收新通知。

Powered by WordPress | theme Dream Way
Powered by WordPress | theme Dream Wa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