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空服員工會發出罷工通知書時,管理高層,正在為董事長、總經理舉行「歡送趴」;當勞資對立一觸即發時,總經理張有恆,拒接交通部長要求勞資恊商的電話,並擺出隨時可走人的傲慢姿態;當空服員夜宿街頭及冒著烈陽在總部靜坐抗議跱,總經理卻以即將就任的新董事長尚未具有資格而拒絕其平息工運的建議,並堅持自己的強硬立場;當罷工開始造成機場航班大亂,交通部長深夜親臨機場時,總經理卻早以身體不適回家休息;如果上述報載屬實,再看到員工們吐出的種種辛酸,真的是日劇「不落的太陽」活生生的台灣版,只是二者差了快四十年。
歷經21小時的罷工,在新任董事長與工會代表短短幾個小時的恊商後,宣告結束。部份班機開始起飛,27日起將回復正常班次。新任董事長,除了七項訴求與工會達成共識外,也保証絕不會秋後算帳。倒是卸任的張總經理,卻仍然停在「我早就辭了,不是被換掉」和「我問心無愧」的辯論上。
張總經理,依其網路簡介,為名校特聘教授,専長在航空運輸及大衆運輸管理。其學、經歴,林林總總,令人肅然起敬。從國科會的補助研究資料,可以看出1997年到2012年,每年皆有研究計畫。主要集中在與飛航有關的題目。從航空公司的艙位配置、超額訂位、服務品質、的研究,到營運績效、安全績效、風險管理及安全管理等,皆有成果,並獲得優秀研究獎。2015年,更提出「運輸產業企業社會責任之研究–以桃園機場公司、華航、和欣客運為例」的研究。對飛航涉入之廣、之深,似少人能及。
學識能力,無可批評。只是,以其研究成果,對照桃機、華航近年來的每下愈況,即令無法說背道而馳,至少,也難脫虛擲研究公款之嫌。不知是張教授在面對實務時,有志難伸?或者,那些學識,只是紙上談兵、?或者,產、學的所謂相輔相成,只是虛應一招?
學而優則仕,學-仕、仕-學的混亂,是傳統中國文化的遺毒。反正官大學問大。學有成,就該當官。當得好的,名、利雙收;當不好的,依然可回去坐享個名。此次的罷工事件,不是再次証明了上述惡質文化的真實性?
接不接受,就看學生們的態度和抉擇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