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一篇《中職怎麼了?》中,我們談到了犀牛隊經營至今的功與過外,也稍稍的針對球員工會理事長胡金龍所提出的「政府該出面管了」看法是否適當、台灣的職業棒球到底該不該政府一再干預。中職的問題牽涉非常多的層面,這些年來撇開義大犀牛突襲宣布的轉售案外,比較有話題性、一再被拿來討論的應該就是第五隊、第六隊的議題了。
中華職棒目前是四支球隊的恐怖平衡下繼續存在,一直以來聯盟都希望能夠讓有意投入職棒經營的企業能夠加盟進來,打破這個只有四隊的恐怖平衡。在這幾年媒體三不五時點名各大企業經營職業棒球的球隊到了2016年應該也有4年以上的時間了,就目前的現況來看,第五隊、第六隊恐怕在兄弟象的易主、義大的求售之下要出現就顯得越來越困難。但是,是什麼原因讓第五隊、第六隊出不來,又要怎麼解決呢?個人認為可以分為幾個層面討論。
第一個層面,作者還是想要強調棒球「職業化」的價值是要讓經營球隊的人能夠以營利為目的。目前職棒無法吸引財力尚算雄厚的企業進駐,最主要的原因之一無疑是職棒目前難以「獲利」,並且甚至可能一直都是賠錢的。就經營者的角度來看,賠錢的生意沒人做,即便對棒球有些許興趣與熱愛,要一個老闆投入不知什麼時候才會獲利的產業,實在是有些困難。
目前已是中職球隊的經營者與未來有意願經營中職球隊,除了可以效法目前在年初宣布2015年球季整季經營成本與營收「持平」的Lamigo桃猿隊行銷手法外,可以效法日本、韓國,除了發展屬地主義外讓球員與城市、企業融而為一,更應該強化、拉高球員的身價與曝光度-球員應是球隊的資產,而非成本,有效的將球員的價值運用達到最大化,應是中職各隊應該學習的重點之一。
第二個層面,政府若有心想要驅使運動產業職業化、讓中職變得更好,真的該好好地考慮為了促進運動產業的發展,立法讓企業經營球隊能夠有適當的減稅比率,或許除了能夠帶來職棒第五隊、第六隊外,還有可能讓半職業化的SBL改造成為真正的職業聯盟。
第三個層面,作者認為還是兩個字「信用」,而這個信用正是讓企業加盟卻步的主因。職棒至今發展27年,距離最後一次的黑球事件,也相隔不到十年。作者認為這些年來職棒的經營也許就像PTT鄉民所提及的「還債論」,中職這些年都在替過去的黑球事件慢慢的洗刷聯盟的汙名,在聯盟與政府尚未規劃好完善的防止方式之前,實在難以說服各大企業時機已經成熟,可以跳進來玩了。
除了第五隊的爭議之外,既然義大犀牛已經宣布求售,我們從此次的事件看看中華職棒聯盟整體的危機處理SOP是否妥當。義联集團召開臨時董事會並於會後發表聲明將求售球隊。而聯盟第一時間的回應可以說是中規中矩,並沒有太多不妥的說詞出現。不過,整體而言,作者還是想呼應黃鎮台會長任內針對球隊的轉售所說的「日後若再發生球團轉讓事件,一律由聯盟統一發言,違反規定者將開罰。」。
過去,洪家在經營兄弟象時便時常以「不排除解散」來激勵球員並試圖獲得社會的目光,雖然我們願意相信義大這次的求售是真的無心經營、不再戀棧,但畢竟轉售球隊公開對於聯盟與球隊都是一件大事,會導致職棒的氣氛在公開宣布後有壟罩低氣壓的可能性。基於這個理由,作者十分認同黃鎮台會長所說的「統一發言」,統一發言的重要性在危機處理之中是非常重要的,這會有助於不會節外生枝。其實「統一發言」不僅僅是轉讓、求售時才應該啟動的慣例,在轉播權利金甚至是擴編聯盟等對聯盟整體發展屬於重大議題上,皆應以這個原則來應對。
最後,作者想針對第五隊的遙遙無期、聯盟的危機處理、義大的轉售、政府是否該過度干預職棒這四點做個總結。換句話說,中職要重振當年輝煌的狀態不是沒有機會,但是當務之急應是穩定整個聯盟,避免球隊一再易主與負面事件的發生,只要有效控制負面新聞的產生,作者相信在球員、球團、聯盟與政府等多方的努力下,終有一天會脫離草創,邁向真正的職業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