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正要討論的是,台北市長一役代表的意涵到底是什麼?市政府團隊所能做到的事情有哪些?最重要的是,台北想成為一個什麼樣的城市?
由於台北市長柯文哲民調連日下滑,由於柯文哲曾經說過「民調太低當然不會選第二任」,遂引起了對2018選戰的許多討論。甚至姚文智都趕快出來撇清,稱自己與柯文哲是戰友而不是對手,希望阻止見縫插針的可能分化。
這樣的討論會被激起,除了柯文哲本身的媒體民調下降之外,客觀環境的改變也是因素之一。最主要的改變有兩個,第一,民進黨在1129的地方選舉頗有斬獲,在0116的國會選舉也過半,520之後又將取得中央執政權。最具代表性的還是民進黨的不分區得票率高的破表,顯示民進黨被肯認做為一個反國民黨陣營的代表,正當性大增。第二,0116選舉中小黨的崛起。時代力量在立委選舉中獲得五席的國會席次,其中還有一席台北市的區域立委;社會民主黨的候選人,如苗博雅、陳尚志、呂欣潔等人,在堅持不與大黨結盟的前提下,在台北市、新北市各個選區也拿下不錯的成績(唯一不符合這個說法的是范雲)。反而綠黨在這個過程中,較少被看見。
回顧2014年的台北市長提名過程,柯文哲作為「在野大聯盟」的共主出線。如果2018要再用一次相同的說法,來號召黨外的支持者,上述這兩項因素都將對之造成衝擊。一是因為大選結果,「在野」的組成改變,民進黨作為受到人民信任的黨外代表,獲取了中央的執政權,已經不是「在野黨」了;二是因為原本面目模糊的「公民組合」(還有誰記得這個組織呢?)開枝散葉,頭角崢嶸地浮上檯面,他們是否願意再次成為柯文哲的「白色力量」,還是未定之數。
回到柯文哲本身,其實,我認為民調下滑與否根本不成問題。誰來選台北市長也不是真正的問題。真正要討論的是,台北市長一役代表的意涵到底是什麼?市政府團隊所能做到的事情有哪些?最重要的是,台北想成為一個什麼樣的城市?
我們希望台北成為一個重視歷史的城市嗎?我們希望台北成為一個以績效為唯一指標的城市嗎?我們希望台北成為一個體現民主程序,尊重法治精神的城市嗎?當公民社會對這些價值訂出一個標竿之後,再以目標來決定手段,回過頭來去檢驗我們的人選:台北市長應該做到什麼?誰可以做到這些事情?
律師呂秋遠在2014年寫了一篇嘲諷連勝文的文章,諷刺連勝文當選之後的情景,我們在此摘幾段:
萬華區到處都是新建施工的區域,應該很快就會有更高的大樓出現了吧?她想。畢竟新成立的這家公司,拆除舊建物的速度相當快,以台北市政府的財力,應該綽綽有餘……
……現在台北市動物園,不,已經改名為台北動物資產管理公司附設遊樂園,門票竟然漲了五倍。不過相對應的,中國熊貓倒是多運了十隻過來,畢竟供不應求。現在山也BOT,海也BOT, 台北市總算是財源滾滾,今年預算不夠,都已經把台北市天文台,不,現在改稱台北市天文股份有限公司,抵押給中時集團,借了300億。
1129選舉中,柯文哲激發了民眾對於公民參政的美好想像,也(跟連勝文一起)團結了當時的「在野大聯盟」,讓大家義不容辭的挽袖相助。當時浪漫的共同打拼:「不要說柯文哲選不上,你不幫忙,他當然選不上!」言猶在耳。如果大家能夠為了「不讓連勝文當選」共同衝刺,那麼經過兩次選舉之後的台灣,是否孕養了更成熟的公民社會,讓我們能更有條件來思考,要為了某些共同價值來一起衝刺呢?
作者 / Iamalam2005 (鄉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