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黨在檯面上的政治人物,最大的差異,我認為有五個:第一當然首推黨產,再來就是平均年齡,第三則是血統、貴族主義,第四是台灣化、本土化與否,最後是問政風格。
美國學術期刊Frontier擁有高達2.6的Impact Factor,是全球心理學領域權威期刊之一,上個月,一份台灣人所做的「本土論文」獲得刊登,第一作者是目前在英屬哥倫比亞大學唸書的胡舜博(本論文由中國醫藥大學簡惠玲教授指導),其研究主題即是「從臉部特徵可以判別屬於台灣哪個政黨」,而實際測試的結果,答案為「是」,不管在拿掉髮型等影響因素,甚至把嘴巴部分拿掉,一樣可以分辨!(實驗以國民兩大黨為主)
雖然我也覺得有點太過於神奇,但我想我們就不用懷疑該研究的嚴謹度了,實驗結果都已經寫成論文,刊登在心理學權威期刊了。論文全文我會附在本篇文章的最末,有興趣的讀者可以去讀期刊上的原文,進一步檢視細節。
社會心理學家在這方面研究的努力已持續半世紀,累積相當可觀的研究證據支持人類的「臉孔特質推論(Face-to-trait Inference)」能力。值得留意的是Rule & Ambady在2010年發表的研究,發現美國大學生能以明顯高於機率的表現,從不認識的候選人照片推論其為美國共和黨(Republican)或民主黨(Democrats)。
簡教授所指導的這份研究,主要使用2008和2012兩屆立委候選人的照片去執行實驗,同樣發現台灣大學生在不認得個別候選人的情況下(事先已排除媒體曝光度較高的候選人),能從候選人的容貌(實驗使用全臉灰階照片)判別出其所屬的政黨。甚至,當研究者把外廓如髮型等資訊排除,或遮住嘴巴,歸類的正確率並不受影響,仍然顯著高於機率水準。
不過,由於立委們的肖像權問題,論文出版的時候無法使用我們的照片,只好使用研究者自己的照片做實驗解說。因此,很可惜地,我們沒辦法看到實際測試過程的記錄。
遺憾歸遺憾,這個研究實在是很有趣,在這裡我想進一步推論看看國民兩黨政治人物為什麼會有臉部特徵上的分別。
兩黨在檯面上的政治人物,最大的差異,我認為有五個:第一當然首推黨產,再來就是平均年齡,第三則是血統、貴族主義,第四是台灣化、本土化與否,最後是問政風格。
有無黨產會造成什麼面部特徵上的不同?我聯想到密西根大學心理學專家查瓊克(Robert Zajonc)的研究,他分析許多夫妻在新婚與婚後25年拍下的照片,結果發現隨著時間過去,夫妻的臉部越來越相似。
有沒有可能,國民黨人因為黨產聚在一起,長期爭奪黨產資源,彼此爾虞我詐、對黨主席諂媚討好,長相就越來越相似?民進黨因為沒有黨產,絕大部份選舉資金必須自行籌措、依靠民眾捐款等,比較多時間面對群眾,因此就沒有像國民黨的效果?
當然,這很可能只是牽強附會,再來下兩點,平均年齡、血統、貴族主義的差異,總之國民黨人平均看起來比較老、比較權貴、比較外省長相,民進黨人看起來稍微比較年輕、比較平民、比較本省長相,如果這樣推論應該算是可以成立的?
第四點,台灣化、本土化與否,我就實在不知道了,親中、愛台,會造成什麼臉部的變化嗎?這倒想不出來。
最後一點,問政風格上面,雖然不能一概而論,不過大部分的民進黨立委問政是很認真的,平時也做很多課,剩下時間盡量跑攤、認識民眾、接受陳情等,質詢的風格即使較兇悍,也是因為有備而來,而非謾罵。國民黨嘛⋯不能一竿子打翻一船人,但有不少國民黨立委,真的是⋯不太認真。
不知道是否因為如此,我尊敬的一些民進黨立委或前立委(因為這份研究是基於上一屆和上上屆立委名單),隨著歲月過去,年紀增長,臉部增添的皺紋、風霜,都只是展示了其更顯堅毅的風格。
相對於部分國民黨立委和前立委嘛⋯⋯即使是身為同僚的我,有時候看了某些人士不斷缺席的紀錄或開記者會毫不在意地抹黑、說謊的嘴臉,都不由得為之感到汗顏啊。
延伸閱讀
「從臉部特徵可以判別屬於台灣哪個政黨」論文,原標題「Taiwanese Political Parties can be Categorized by Face, by Those Who Reported Making Face-To-Trait Inferences」,Frontier期刊刊登之全文連結 http://journal.frontiersin.org/article/10.3389/fpsyg.2015.01931/full
One thought on “國民兩黨立委真有面相差異?心理學研究已證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