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台灣要進行金融改革和銀行整併有多麼困難,因為會有一群養尊處優的既得利益者,為了維護鞏固自己的既得利益,打著保障勞工權益的進步大旗,阻擋整個國家改革進步。
金融改革向來是國家財經的重要政策,過去無論是民進黨陳水扁,或是國民黨馬英九執政時期,國民兩黨都曾試圖進行金改,對銀行業進行整併。
為何兩黨都認為金改如此重要,需要將台灣的銀行進行整併呢?
這是因為自從政府開放民營銀行後,銀行就如雨後春筍一般冒出來。然而台灣的市場就這麼大,這麼多家銀行要一起分一塊大餅,想當然爾不夠分。
不夠分的結果就是小銀行太多,成長空間有限,並且同質性又太高,擁有的資本不夠多。
銀行是國家產業中重要的一環,許多企業的資金來源都需要跟銀行借貸。銀行的資本不夠,他們的經營方針就會趨向保守,對於科技研發這種需要長時間投資,不見得能獲得回報的產業,自然就不敢借貸或投資。
這樣對國家的整體產業是不健康的,難以進行產業升級,因為這連帶影響整個社會沒有人敢冒險,對創新改革的事業投入鉅資。
所以銀行整併不只是必要的,同樣也是全球金融改革的風潮。
然而無論國民兩黨對金融業有何雄圖大略,最後都沒有好下場,甚至宣告失敗,這其中有很大一部份原因,是公股銀行的強烈反彈。
公股銀行之所以強烈反彈,是因為假如要進行銀行整併,要嘛就是公公併,跟其他公股銀行進行整併;要嘛就是民公併,跟其他民間私人銀行進行整併。
但是假如公公併,公股銀行便會被挖出冗員過多的問題。而兩家銀行整併後分行太多且並重疊,自然也會裁撤不必要的分行,因此公股銀行的行員會極力反對。
如前年馬政府打算將兆豐跟第一銀行兩家銀行整併,這些公股銀行馬上氣得跳腳,團結一致齊發聲明,認為「公公併沒有互補也沒有綜效,反而會掀起裁員、失業潮!」
從他們的話可以看出,這些人反對的理由其實主要就是怕自己會被裁員。
而假如要民公併的話,對他們而言就更嚴重了,因為一旦跟民營銀行併購,這些行員就會變成一般私人銀行的行員而已,失去原本擁有的13%優存利率。
2012年陳其邁及潘孟安就曾批評13%的優存利息並不符公平正義,如周美青自2009退休至2012,優惠存款利息總計領取至少173萬元,平均每年利息收入高達53萬元。
這些公股銀行的人一聽到要砍他們13%利率,氣到火冒三丈,馬上聯合發聲明表示如果政府敢砍,他們不惜採取激烈的抗爭行動,到時造成金融動盪,後果要政府自行負責。
從這份態度強硬、措辭激烈的聲明中可以看出,這些既得利益者的吃相是何等難看,如此養尊處優,說立委這樣批評是民粹,讓他們無法安心工作。
在他們的強烈抗議之下,這件事最後也就不了了之。
光是在討論要調降13%優存利率而已,就遭到強力反對,何況是要民公併。
讓他們從捧著鐵飯碗的半個公務員,淪落成一般私人銀行的行員而已,這些人絕對會拿命來拚。
由此可知,在台灣要進行金融改革和銀行整併有多麼困難,因為會有一群養尊處優的既得利益者,為了維護鞏固自己的既得利益,打著保障勞工權益的進步大旗,阻擋整個國家改革進步。
像是先前陳水扁時期的二次金改,本來彰銀當時虧損嚴重,只有台新願意併購,並且還以溢價45%的方式,花三百多億買下。
而後彰銀因此起死回生,彰銀工會就開始翻臉不認帳,要阻擋台新併購。搞到最後台新不但沒有成功併購,前年還被財政部硬是奪回彰銀的經營權,使得台新不得已要跟政府打官司,拿回原本該有的經營權。
張盛和甚至還自認這是功績一件,彰銀工會還興高采烈地親自送花過去,為他加油打氣。
這個案子其實是相當嚴重的事情,不單只是政府違背契約精神,影響往後的公信力而已,也代表說銀行整併在台灣幾乎是不可行的。
因為若要公公併,連政府都惹不起這些公股銀行行員;若要民公併,這些行員不只會千方百計阻擾,連國民黨都會為了政治清算而毀信棄諾,把你的經營權搶過來。
一旦台新最後敗訴,同時也宣判台灣的金融改革死亡。
這樣不止往後金融業難以推動國際化跟自由化,在國際間缺乏競爭力,甚至整個國家發展也會依然停滯不前,難以進行產業升級及轉型。
作者 / 沉睡九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