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效人道救援,不能只靠撒資源。
前幾天地震在台南造成慘重的災情,救災過程卻傳出一些爭議。例如成立許久的中華民國搜救總隊,號稱救災經驗豐富,卻在現場被爆出不聽指揮,搜刮物資,最後又與王炳忠上政論節目一樣提早離場,與政府單位鬧的不歡而散,事後更傳出這個團體其實沒有登錄,不參加相關訓練,也沒有救災識別證。當然,中華民國搜救總隊自己的說法不太一樣就是。
每當災難發生,就有短期的救災需求,除此之外,事後的長期援助也一樣重要,近年來國際難民人數暴增,比起單純的台南地震,國際難民問題更加複雜。世上不乏有愛心的人,給予難民的人道救援從來不少,然而這些援助是否真的能幫助到難民呢?
美國印第安納大學的地理學家伊麗莎白.鄧恩(Elizabeth Dunn),基於對難民營的第一線觀察,答案是:「大部份的幫助沒有用」!
2008年時,鄧恩來到喬治亞共和國進行研究,卻碰上俄羅斯與喬治亞爆發衝突,導致難民被迫離鄉,她因此有了第一線接觸難民的機會,隨後她每年都回到當地,追蹤難民的生活狀況。最近她在美國科學促進會(這個組織最有名的是發行的《Science》期刊)的年會中報告她的觀察。
幾年來喬治亞的難民營,獲得許多國家與NGO的人道援助,然而鄧恩認為,大部份人道救援的成效不佳,無法真正幫助到難民,她提出3點教訓。(參考《Three reasons humanitarian aid fails》)
第一,多數人道救援組織之間,經常競爭資源,彼此沒有良好的溝通,組織與組織間、難民與組織間,常常不知道對方要做什麼,導致難民無法妥善運用已有的資源,制定未來的計劃。喬治亞難民很少離開難民營到附近找工作,因為害怕錯過資源發放。
第二,各地難民雖然都是難民,需求卻很不一樣,給他們一樣的東西只是浪費資源。中非剛果的難民營,由於水源汙染與傳染病橫行,援助母親與小孩的「breastfeeding support program」很有幫助,然而在沒有類似問題的喬治亞,也花大筆預算搞這個,只是個瘋狂的主意。人道救援計劃並不能直接把「剛果」換成「喬治亞」就了事。
第三,難民不需要所有的捐助物資,不同時候與地點的難民援助,需要的不一樣。喬治亞難民營中的平均年齡是54歲,需要的是醫療照護相關用品,卻收到許多泰迪熊之類的玩具。受到更多國際矚目的敘利亞難民危機中,援助者需要與外界聯繫與獲取資訊,因此像是手機基地台和充電器才是優先需求,如此救難者才能向外界提出需求,並更容易掌握難民的需要。
受惠於人類普遍的愛心,人道救援組織獲得的資源往往不虞匱乏,這在台灣也不例外。然而從鄧恩近距離的觀察卻能發現,救難光靠撒資源是不夠的,現有的國際救災體系,常常沒辦法提供難民最迫切的需求,容易浪費大把愛心。人道救援的目的是幫助災民確實改善生活,而非滿足某些人自以為是的善心,以及慈善團體的業績,若是真的要達到幫助災民的目標,還有許多值得改進的地方。
作者 / 費文侯
多數人道救援組織之間,經常競爭資源
這讓我想起慈善團體中的慈濟效應,因為慈濟的吸金效應排擠了許多其他的慈善團體難以募款。
我並不是質疑慈善團體的存在價值,但是懷疑政府對於慈善團體是否有監督的關卡。會不會慈善團體的營運費用遠比用在救濟的金額高出甚多?例如我在很多年前就看過一則新聞,某榮民機構竟然管理人員比被照顧的人還多的情況(或說,人事費用遠比用在受照顧的人身上的錢還多,這不是很荒謬的事嗎?因為政府的腐敗,才會存在那麼多慈善機構的,這樣說沒錯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