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選已過,國民黨遭遇其史上最大的挫敗,這場重大的失敗陰影籠罩之下,時任總統候選人兼黨主席的朱立倫引咎辭職,然而,從敗選到黨主席的辭職引發的卻不是黨內慰留的聲音或面對挫敗時的沉默,反而是誘發了一個又一個覬覦黨內權力者以不同的方式浮出水面,並紛紛藉著敗選之勢,以改革與轉型之名作為自己競爭黨主席位置的正當性,其中最重要也最受到矚目的改革議題就是:「黨產」爭議。
國民黨的黨產爭議浮上報章媒體等公共版面早已不是新鮮事,本次大選後隨即有媒體公佈台灣民眾對於國民黨黨產的態度調查結果,但在國民黨內部受到如此矚目倒是少見,幾乎每一個意圖參與黨主席競選者或訴求改革的所謂國民黨改革派、青年派無不主張黨產是國民黨翻身的關鍵或是改革的前提。國民黨黨產這麼一個敏感的議題,過去數十年來根本毫無誠意解決,甚至說黨產議題是「綠營提款機」,黨產因此在持續地拖延處理下,不斷透過買賣並以買賣獲得的資金持續投資,加上過去掌握政治大權,左手賣右手買,以黨產經營國家特許企業等等的行徑下,讓國民黨變成如今的「全世界最有錢政黨」,然而,值得注意的是,國民黨利用國家來為黨牟利,但其自身心知肚明這種方式取得的財產與再投資獲得的利益具有相當的爭議性,從而,他們向來只能在法律層次上主張保留這些財產的正當性,卻不敢直言這些黨產的取得是否合乎正義,因為這些土地財產有許多的確是當時國家機關轉讓給國民黨並有公文為證,只不過當時的國家在國民黨的一黨專政之下罷了,這種對於黨產爭議性的曖昧心態,正體現在本次大選國民黨副總統候選人王如玄對黨產處理的說話之中,她說道關於爭議黨產,她曾在任職黨產召集人時就勸國民黨主席朱立倫說「有爭議的不要打官司了,就認了還了吧。」
國民黨老早就知道自己獲得的是不義之財,卻直到如今面臨敗選之下的黨主席競爭,才拿出來大聲疾呼,所為何事?我們顯然可以做兩種設想,一種是所謂改革派的想法,亦即痛定思痛,發覺黨產成為腐敗的來源、萬惡的魔戒,因而為了改革、為了重返執政,因而選擇自發性的清理黨產;第二種想法,是的,慘敗的大選使得國民黨面臨創黨以來的重大威脅,在威脅之下人們期許的是英雄的誕生,而要成為英雄就必須展示大刀闊斧的魄力,而眾矢之的的黨產正是這整個改革的核心議題,談黨產改革不僅能夠拉攏社會的期望、更能滿足黨員們對改革的渴望,這是個敏感議題,但選舉就必須碰觸每條敏感的神經,因此,想競爭黨主席的人馬紛紛主張起黨產清算,這是兵家必爭之地。我們進一步對比在黨主席競爭者們與國民黨對黨產議題的主張,選前國民黨主張黨產都已清查完畢、宣稱「黨產差不多沒了」,在選後歸還黨產民調發佈,國民黨依然堅稱「黨產都處理完畢」,既然如此,那為什麼這些黨主席參選人、國民黨所謂改革派持續的要主張黨產必須「清查」呢?為什麼雙方的主張會有如此的差異?此外,再對比準總統蔡英文的競選主張,會發現除了國民黨內部青年軍所創的所謂「草協」曾不太肯定的主張會願意支持「不當黨產清理條例」之外,幾乎沒有一位黨主席候選人公開主張要支持藉由立法來處理國民黨所有的不當黨產,這又是為什麼?
一種可能的猜想是,他們都是抱持著上述的第二種想法,也就是認知到黨產問題是國民黨向來面對社會的重大質疑的議題,恰好碰上國民黨陷入困境,改革呼聲高漲,黨產因此成為一個可以浮上檯面操作發聲的議題,要能夠獲得關注、要被認為是有改革決心的話,黨產清查變成必須表態的議題,即使每一個黨主席參選人的做法與對黨產的理解不同,但共識都是要在上任後「清查黨產」,但卻沒有任何一個在實際的層面上提出做法,沒有人支持立法清查,只有「給年輕人加薪」、「歡迎大家一起查」這些曖昧的宣稱,不禁令人猜想,這一場黨主繫之爭,到頭來,用國民黨自己的話來說,黨產議題只不過是成了「黨主席參選人的提款機」罷了。
黨產議題突然的浮上檯面,畢竟與國民黨大選慘敗、民進黨完全執政有相當的關係,畢竟過去在國民黨完全執政下,「不當黨產清理條例」在立法院被退回了200多次,民進黨上任後要矯正政黨間懸殊的經濟實力,讓政黨競爭更為平等,這個重要的改革方向當然的促成了社會關注國民黨的黨產問題,然而,黨產問題在國民黨檯面人物的嘴裡,特別是黨產議題進到了欲競爭黨主席的參選人的主張裡,或許又是另一回事,畢竟國民黨向來拒絕承認黨產問題,更不主動處理清查黨產,即使面對社會大眾對其爭議黨產的批評依然面不改色,但這次面臨大選慘敗下的改革呼聲,又要競爭黨主席,黨產議題成了國民黨內部的「明星話題」,每個參選人都開始主張黨產要清查、脫下黨產魔戒云云,然而,黨產議題在國民黨的眼裡到底是什麼?只是競選時的口號與吸引選票的主張,抑或是場痛定思痛的連根拔起的大改革,在接下來黨主席選出後,便可知一二。
作者 / 起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