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時除了持續抹黑對手外,喊出的「含淚投票」口號,還是促使了許多心有疑慮的選民繼續支持馬英九,進而使馬英九如願連任-這就是含淚投票的效果,但我們也現在也嘗到了拋棄理智含淚投票的「苦果」。
大選在即,國民黨總統候選人朱立倫競選總部主委胡志強在政論節目上,再度喊出要選民「含淚投票」,這句四年前言猶在耳的口號,在今日聽來更加諷刺,畢竟四年前含淚投下的票,如今回頭來看,不僅不值得,更把台灣的未來推到了無可逆轉的低落處境,不過,我們應該追問含淚投票的代表的是什麼?憑什麼要選民含淚投票?
一般來講,選舉不可能不訴諸情感,只是比重與強弱的問題,即使是在大選中占有優勢的政黨,也勢必得在情感層面上拉攏選民的支持,因此,在台灣傳統政治實踐中,「博感情」、「人情味」一直都有它存在的重要價值。若我們分析「人情味」、「在地」、「認同」等作為台灣選戰中常見字彙與價值,可以知道它們具有同樣的性質,就是告訴選民:「這個候選人在情感層面上與其他候選人之間存在不同的評價」,換句話說,傳統的訴諸情感的選舉策略要談的就是候選人與競爭者之間存在的「情感上的區別」,那「含淚投票」有哪裡不一樣?不也是在訴諸感情嗎?
但若仔細觀察,我們就會發現「含淚投票」雖然也是訴諸情感的選舉宣傳,但它有比前述傳統選舉中訴諸「在地」、「認同」等價值以外,更強的一種宣稱:「我們承認自己做的不好,但選民你不要管這個,投給我們就好了」,亦即,「含淚投票」是「承認自己執政結果差強人意」的前提下,要求選民「拋棄理智,遵守指示投票支持就好」。「含淚投票」因此具有一種特殊的意義,它要求選民無論如何都乖乖聽話投票就好,即使我們做得再差也不要去想,但傳統的情感選舉策略卻不是如此,傳統的情感訴求只是為了讓選民認識到,這位候選人比另一位更值得支持。
我們將「含淚投票」的口號,與一些類似的情感選舉策略相比較,更可以看出「含淚投票」這個策略的特殊之處。考察在台灣的選舉史上曾經出現的訴諸感情的強烈催票行為,最著名的就是過去在造勢場合中「下跪」、「哽咽」跟「含淚哭訴」等激烈行為,這些激烈行為跟「含淚投票」有類似的效果,都是告訴選民:「無論如何在情感上你應該支持這位候選人」,並達成催出同情票的效果,與「含淚投票」相同之處,在於他們都要求選民拋棄對該候選人的人格與政見的思考,但不一樣的地方是,「含淚投票」承認自己執政成績差,並強烈的暗示著選民「即使這樣你也應該投給我們」;但前述的強烈情感催票行為卻不一定如此,他們不一定承認自己政績差,也並不是以「即使我們做得很差你也應該投給我們」為主張,而是「訴諸選民氾濫的同情心,讓選民覺得自己在情感上應該支持這位候選人」-這兩者之間還是有強弱的差別,「含淚投票」作為口號看似是溫和的做法,但實則暗示著更強烈的主張。
國民黨現在的做法便是投注更多的心力在情感選舉上,只是越趨溫和,無論是淡水阿嬤,還是請選民「不要放手」、「下次會多吃幾碗雞肉飯」、「五年級生的告白」,到現在的「含淚投票」等等的說詞與做法,基本上邏輯都是一樣的,都是力求從情感上展開攻勢,而通常會走到這一步,很大的原因就是想要逃避「選民的理智」,尤其是在「選情低迷,政見民調樣樣都無法勝過對手」的時候,因此,能夠移轉選民焦點的情感訴求便成為了最好的催票切入點,要是能成功的博取同情或是號召搖擺不定的選民的向心力,就能夠使得對手的政見、理智與民調在情感面前顯得無足輕重,而他們最後的一招就是要求選民完全背叛自己的理智「含淚投票」,最好的例子莫過於馬英九第二次競選總統時,社會早已對馬英九的執政成績產生質疑,馬英九任內為了中共官員而壓迫民眾舉國旗等作為更讓社會對其忠誠度打了折扣,但在當時除了持續抹黑對手外,喊出的「含淚投票」口號,還是促使了許多心有疑慮的選民繼續支持馬英九,進而使馬英九如願連任-這就是含淚投票的效果,但我們也現在也嘗到了拋棄理智含淚投票的「苦果」。
我們應該要檢討這種要求選民放棄理智與思考的含淚投票的行為,今天選民放棄理智,只聽從政黨的指示就投票,就等於是從一開始就放棄了國家與自己的未來,拋棄理智的下場,就是台灣已經浪費了這麼多年,國民黨卻還在把「米酒很便宜」當政績,台灣政治經濟幾乎沒有進展、年輕人薪資被刻意的政策壓制、濫花公帑的政策買票持續….,看著台灣這些年來所嘗到的苦果,這次,你還要「含淚投票」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