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是許多經歷過二戰末期的老一輩臺灣人的親身經歷,卻在戰後中華民國政權的「抗戰史觀」下長期失語,我們不該遺忘這段歷史。
日前參加一場在咖啡館的講座活動,主題是談二戰末期的「臺灣大轟炸」,在最後的問答時間,有聽眾提出質疑,我們為何要紀念「臺灣大轟炸」?對我們到底有什麼歷史意義?
那天是「臺北大空襲」(1945年5月31日)七十周年,民間自發舉辦歷史照片展覽、座談會、音樂會等紀念活動,可能有人感到疑惑,臺灣從前並沒有這類活動,而且這與官方主流的「抗戰史觀」,似乎顯得扞格不入:一方面,是中華民國對日抗戰;另一方面,是臺灣作為體制化的殖民地,(無論是自願或被迫)動員協助日本作戰。
我們究竟為何要紀念「臺灣大轟炸」?
筆者嘗試提出以下三點理由:
第一,這是許多經歷過二戰末期的老一輩臺灣人的親身經歷,卻在戰後中華民國政權的「抗戰史觀」下長期失語,我們不該遺忘這段歷史。所幸,伍佰創作的《空襲警報》,唱出當時臺灣人面臨的處境:「聽說是美軍要來炸臺灣的日本兵仔/聽說我們都唱著日本的軍歌/聽說我們都要交出鋤頭、剪刀跟螺絲起子/說戰爭是保護我們的國家」,透過流行音樂的影響力,讓年輕一代認識這段歷史。
「臺灣大轟炸」的「疏開」(疏散之意,戰時為躲避空襲而疏散到鄉間),不只是老一輩臺灣人的時代經驗,現在亦收入教育部《臺灣閩南語常用詞辭典》。這段歷史,也已寫入高中歷史教科書。
第二,當時美軍為了軍事目的,針對臺灣拍攝高解析度航空照片以及繪製地圖,如今成為臺灣地理空間變遷的珍貴史料。可喜的是,中央研究院近年陸續向美國國家檔案館等地徵集,已將一部份圖層建置於「臺灣百年歷史地圖」網站,便利民眾使用。
透過歷史地理資訊系統(Historical GIS)的應用,令人感嘆美軍當年的先進科技能力,為了轟炸臺灣,竟然留下如此精準又為數可觀的地理資訊,尤其是臺灣各大城市地貌與地物(如街道、水圳、建築物等)的細微特徵,而透過「臺灣大轟炸」的紀念與研究,有助於我們對臺灣史的進一步認識。
第三,無論是戰勝國或戰敗國,各國人民永遠是戰爭的受害者,而當時臺灣人的空襲經驗,可以超越「抗戰史觀」,納入國際視角的二戰歷史之中,與二戰期間的亞洲城市(如重慶與東京),甚至於歐洲其他城市(如倫敦)的空襲經驗,形成比較的觀點。
畢竟,我們紀念這段歷史,不是要助長仇恨,而是希望促成不同背景與立場的人們,彼此能換位思考,同情地理解對方的戰爭經驗與歷史記憶,開啟善意對話的可能性。
作者 / 路向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