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每日所享用的美食,基於某些原因與方法而被創造出來,這絕非理所當然,了解這些創造的原因,而不是透過廣告文宣或是食品價格來決定。
作者 / 國際研究期刊
『吃漢國研究部』從有毒的起雲劑開始,似乎已經過了好一段時間,大統的標示不實油品、工業澱粉、餿水油、塗改產地等等各式各樣食品安全問題,如同鑿山泉一般,鑿開一個小洞之後便源源不絕的流出來,在短暫的時間裡,人們受到了大量的訊息刺激,顯得一片茫然,不知所措,所以在一夕之間,從餐廳到麵包店生意一片慘淡,消費者開始選擇與過去習慣不同的品牌食品,其中,又以義美食品為消費者所選購之第一標的,雖然價格較高,依然搶購一空,而這樣願意花費較高價格購買令自己感到安心之食品的現象,在此稱之為義美效應。
這場風暴是台灣食品產業翻身的機會,如同森林中大樹倒下之後提供了新的植物生長的空間一般,整頓食品產業結構,建立一個健康完善的商業系統,是台灣食品產業朝向良好未來的關鍵。在這場事件之中,消費者所扮演的角色,由被動的,嗷嗷待哺的哭鬧嬰兒一般的凡是請求政府,成為為了自己的生活而積極主動的消費者,對食品產生更加深入的認識,不讓那些黑心商人無的放矢的招搖撞騙,食物製作的原理本來就是每一個人都具備的基礎,不會讓少數商業體壟斷與剝奪。
如同前些日子的鮮奶結塊事件,馬上出現「會結塊的才是好奶」的發言,事實上,鮮奶結塊是因為膠體溶液中的電解質不平衡導致膠體的凝集沉澱,同樣的現象也應用在水處理與製作豆腐上,跟好不好奶根本無關聯,雖然食品製作看似神奇,近乎魔術一般,但是食品製作卻有著實在的科學背景與明確規範可供學習,如含原汁食品中的原汁百分比是如何計算的?食品添加防腐劑的原理與規定、牛奶與鮮奶有什麼差別?寫在食品標籤上那各式各樣的成分又是什麼?諸如這些問題,現今的消費者都可以很快速方便的得到答案,增加了對於食品的認知。
有許多規模較小或是知名度較低的食品企業,如同義美一般,都在這樣的風暴中堅持品質而屹立著,他們所需要的,是消費者將他們從這場風暴中拯救出來,長久以來,他們的產品拼不過大企業的低價競爭路線,如此慘淡的支撐經營,卻是因為他們的產品品質較好的緣故,這樣扭曲的市場必定不能健康的維持, 我們每日所享用的美食,基於某些原因與方法而被創造出來,這絕非理所當然,了解這些創造的原因,而不是透過廣告文宣或是食品價格來決定,食品產業才能真正為消費者所掌握,這樣的效應正在發生,而它會成功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