莫等他們成為脫出腸道外,成為體制不容的一群毒瘤。
不管是隨機殺人,還是謀財害命,只要發生震撼傳統善良風俗的案件,每一次都會掀起死刑存廢的激辯與論戰。反對死刑的論述都是通天徹地引用了國內外各種文獻期刊,證明死刑無法遏止犯罪與暴力的發生;而支持死刑的聲浪則是挾帶著廣大群眾對伸張正義的期待,以絕對多數之優勢,維持死刑於我國法律中的存續與執行。
這想起來也是頗荒謬的現象,何以我們的思維始終停在這麼簡單二元兩分的層次上,卻全然不考慮超脫死刑的概念或是結合兩者的可能性呢?
我衷心認為,如果得過痔瘡,對死刑的存廢應該就會有不同的見解了。
痔瘡初期還有相對應的藥膏或塞劑可以使用,但是嚴重到某種程度,就必須動手術切除。不管是電燒還是雷射,麻醉之後,三兩刀下去,親痛仇快,乾淨俐落。然而,痔瘡患者真的就從此痊癒了嗎?如果不改變飲食習慣,不調整作息,痔瘡很容易就會復發。通常痔瘡患者也非一時半刻就能夠扭轉生活作息,痔瘡手術永遠切不勝切。
如同死刑犯,殺不勝殺。在某個深夜或凌晨,直腸般幽閉的窄巷裡,槍聲三響,被視為社會負擔的受刑人,倒臥血泊,毫不拖泥帶水地結束充滿罪孽的一生。就這樣完了嗎?牢裡還在纏訟的準死囚,以及獄外在逃的嫌疑人,甚至是惡心初萌的思想犯,正排隊等著那顆不知何時貫穿心槽的子彈呢!
回到痔瘡的理論,依照預防勝於治療的觀念,多喝水、多吃蔬果、多運動以避免痔瘡發生,是不可少的。反對死刑的那頭,強調教化的重要性,對受刑之人,認為刑罰必須調整,譬如增設終身刑來遏阻犯罪;至於那些未受刑而可能觸法的邊緣人,則必須藉由家庭、學校以及社會等多方面的教育和關懷,達到防患未然的功效。
但就像得了痔瘡,光是喝兩個月的開水也不能完全康復一般,那顆礙眼的血泡既成事實,抹藥膏、塞栓劑、乃至於最後的那一刀痛快,都是躲不掉的。養生是一門路子,時候到了該割該切的還是得捨去。
刑案不會有終止的一天,哪怕把校牆加到長城那麼高,喪心病狂要下手,也不怕沒機會。後端的補牢或處刑,只是用來切割即時性的痛楚,如同切下痔瘡以恢復正常的排便功能,雖然重要且必須,但無法解決根本;痔瘡要治本,得從身心的調養開始,一國之盛衰也往往從教養看出由來。無法阻止生了養不起,養了教不動的家庭,就得耗費更多的心力與社會資源,去關懷下一代,改善他們的環境和心態,將他們對未來的絕望與惡意,如同對付外痔那樣,早早用軟膏抹去。
莫等他們成為脫出腸道外,成為體制不容的一群毒瘤。屆時,將他們凍在終身刑內,也都只是不得不為的下下之策罷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