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立院通過普發1萬元,賴清德總統也要求在10底發放完畢時,<<天下>>雜誌報導賴士葆等立委提議,要求修改預算法第81條之1,明定財政部稅收超徵,若較預算數高出3千億元或120%,將要普發於民。這是啥意思呢,就以過往4年就超徵1.87兆元,若該修法通過等於年年普發成真,當然啦,不是都有1萬元,在錢也不會咬人之下,全民初看一定叫好人爽,但若真知曉國家長短期和隱藏負債後,便會發現這是集體在當敗家子的前兆。

的確不論是普發現金或消費券,國內主要政黨在當家其間都幹過,基本上那是因應經濟問題所下的特效藥,正常的運作還是要回歸到市場那隻看不見的手,以及政府租稅法規上的公平與改革。所以要修改預算法把超徵普發給全民是一種財政吸毒,但為了個人選票,政客卻何樂不為。以過往數年財政預算都出現超徵,主要源自於營所稅、綜所稅和證交稅,其實營所稅公司可以轉嫁到商品和員工,綜所稅在國內問題更多,那就是財富金字塔端家戶,繳的稅成了高佔比,這說明貧富差年年惡化到無解,社會對立嚴重。
至於證交稅大增,是建立在當沖機制上,對此一機制該不該一延再延,從財經專家到立委都爭論不休,但有一點是無疑的,那就是此種股市成交量是建立在投機,而非長期投資上。那在了解何以財政預算會超徵的原因後,其實國人和立委更當深知,台灣是淺碟子經濟,不像美國有吸金全球資金的本錢,一但財政敗壞一定影響到國家信評,若真有財政超徵除了還債外,更當考量的是推動最低稅賦制,假若有一群人辛苦工作和養家後,財政單位替其做的綜所稅繳納通知,和最低納稅額相較竟是負數,那才是超徵後要普發的真正甘苦人,所以在這回普發1萬元要推動下,排富條款是必要和基本公義條件。
在普發1萬元之後,更該改革的是政府推動的社福制度,龐大隱藏負債一大源頭就是勞保,本當是自償的體制交相賊搞成吃大鍋飯,集體鄉愿就是國賊當道,那何不勞保費率加快腳步調高到精算標準。事實上台灣在前途吃緊,當下卻緊吃的惡質心態是不分政黨和人民立場的,這才是在普發1萬元時,國人要自省和自救的核心,假若萬元普發後滿足的只是怕死、愛錢、愛作官(愛面子)的劣跟性,還要上演蛇吞象,那就是財政上的一代吃死一代。
作者:張勳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