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扼止家長無限度地壓抑學生的時間,每位學子每周課外補習與上課時間應做登錄。就如勞基法規定,勞工一周工作時間不應超過 40個小時般,學童也一樣,不能超過法定規範。台灣已經是過勞之島,過勞死層出不窮,那我們還要逼學童過勞嗎?
作者/狂沙
在見到作者哈囉提出來一系列對蔡主席的七大願景後,我由感而發,認為應說出自己對未來總統的期許,希望提供一些淺見,我不是政策規劃大師,但以我所觀察到的現象,來思考台灣目前迫切需解決的問題,並提出建議解決方案,目前規劃七大面象來做探討,如:教育、就業、照護、品育、開發、透明、活化,每一項都和我們生活切切相關。
首先來探討『教育』這議題,人人深知教育的重要性,最近有許多組織提出翻轉教育、博雅教育…等理念,企圖轉化目前教育所面臨的困境,目前台灣教育的現象是,從幼兒、兒童、青少年、青年,甚或是成人,都有個普遍存在的問題是「壓抑地學習」,這壓抑的學習絕大部份是來自於固步自封的教育體系,以及不想讓孩子輸在起跑點、一直想開發孩子潛能的家長們,在如此高壓環境下學習的孩子們,只知道課本所說、老師所說、父母所說的就是全世界,完全扼殺了孩子們的天賦。
這就是為什麼書店裡,激發孩子潛能和天賦的書,總這麼熱賣,但那些書裡的案例,都是歐美國家的案例,歐美和台灣的各種基礎本就不同,歐美的父母,認為孩子是孩子,台灣的父母,認為孩子是我的。在這樣的基礎之下,要改變的最大的人,就是父母本身。
而在這「壓抑地學習」也消弱孩子們的獨立思考能力,從小沒有培養,所以造成現今許多啃老族依然寄生在父母身上,或許這些父母還很高興孩子長這麼大依然還是孩子。沒有獨立思考能力,不僅抗壓性不足,還會沿伸許多社會問題,現今這麼多只因分手就情殺的案件,也是來自壓抑。
從幼兒時期上安親班、兒童時期上才藝班、青少年時期開始上國英數理、青年時期上補習班、成人之後開始上進修班,這個社會花了罷大的社會資源和時間,去滿足人們去上額外的課程。
而在學校裡,校方為了學童考上好學校,讓學校擁有好聲譽,而把體育課、美術課、音樂課換成國英數理…等科目,這普遍的現象我不再多述。
但最重要的還是家長的觀念,眾多家長依然認為教育是學校的責任,尤其對於社會階級較底層的人來說,這一階級的人根本沒時間去管孩子的教育,所以就把孩子丟到學校裡;而對中產階級來說,工作也挺繁忙的,有點經濟能力就把孩子丟到課後輔導的安親班裡;稍具經濟實力的,就會請各種才藝家教到家中訓練孩子。
孩子在學校,那些品育課程被壓抑成為了考試的科目,回到家父母繼續壓抑孩子們去上所謂的安親才藝課程,一天之中在學校、在家不停地被壓抑,試問一個有天賦的孩子,會被壓抑成什麼樣呢?
以下我將列舉三項長期建議解決方案:
一、
我建議學校裡,在國英數史地理及音樂體育等課程之外,需引人「人文哲思創意學程」義務教育課程,此課程內容包含:哲學思考、自造者課程(Maker)、環境教育課程、自我與社群溝通訓練課程,為期培養孩子們的獨立思考能力,並從壓抑的學習中釋放出來。讓孩子透過多元環境,多方接觸各種事務,激發孩子的活力和感知力,讓學習多樣性。
二、
家長會無從干預學校教學策略,而家長也無從干預老師教學方式,除教師不當體罰與對學童造成重大傷害事項外。老師不應是聽命於家長,而家長不應命令老師該怎麼教學生。
三、
為扼止家長無限度地壓抑學生的時間,每位學子每周課外補習與上課時間應做登錄,或許會有老師認為為何要對學生在學校外作什麼管這麼多,也有家長認為為何要干涉他們怎麼管教孩子。就如勞基法規定,勞工一周工作時間不應超過 40個小時般,學童也一樣,不能超過法定規範。台灣已經是過勞之島,過勞死層出不窮,那我們還要逼學童過勞嗎?台灣高中生自殺也很常見,只是新聞很少報而已。
以上三項只能救緩不救急,我所提的方案不是以立即有成效為前提,而是以五年後、十年後台灣未來的國際棟梁的基本體質和心理素質為考量,或許不只有這三項能讓在學孩童不再壓抑地學習,但這就端看未來的總統對生活在台灣這片土地上,以及那些還沒出生的台灣人有多大的期望。
未來總統的視野有多大多遠,台灣才能走得更穩走得更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