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立超過百年的菲律賓海軍(1898至今),目前其全體人數約36000人,其中預備役人數為12000人。以菲國綿長的海岸線而言,目前的海軍規模、軍艦數量仍無法擔負菲國海上防務,為此馬尼拉政府近年以來積極強化海軍戰力的提升,其中向韓國採購2艘巡邏艦級軍艦為顯著的升級案例。
2艘韓國研發、製造的軍艦,最大的排水量約3200噸,該艦由韓國大邱級巡防艦改良而來,首艘「米格爾.馬爾瓦爾號」於本月6日成軍,雖排水量無法和解放軍海軍相比,但兩艘軍艦配備最新的主動電子掃描陣列雷達、一座76mm艦砲、一座近迫防禦武器系統、16枚防空飛彈、8枚反艦飛彈等,尤其該級艦配備垂直發射系統,大幅優化、提升菲律賓海軍海上防空戰力,對於日益緊張的南海局勢,未來菲國配合自身的空軍,對於區域內的競爭/挑釁者將更有嚇阻力。

在潛艦部隊的建構上,菲國海軍未來已計畫向俄羅斯採購2-3艘傳統動力的基洛級潛艦,基洛級潛艦雖然為俄羅斯的產品,但優異的水下靜音性能、水下打擊能力正是菲國海軍需要建構的戰力,一方面南海為國際、區域內的重要航道,多年以來解放軍海軍頻頻出沒在南海,其主要的目的在於鞏固北京自身的海洋利益,同時針對長年出沒在此海域的美軍進行嚇阻;菲國和美國具有「美菲共同防禦條約」,美國為升級菲國軍力,除了增加美菲雙方的軍事演習頻率、力道,也適度地給予菲國政府務實的建軍策略。
菲國為東南亞與印太地區相當重要的國家,也是遏制巴士海峽、南海通道的主要國家,在海防的任務上向來吃重,因解放軍海軍快速擴充,北京政府的軍事戰略目標偏向攻勢與擴充的特質,在諸多的外部威脅下,菲國升級自身的海軍實力為務實選項,一方面增進對於解放軍的嚇阻力道,二方面提升該區域內自由民主陣營的軍事力量。
從軍事戰略的角度而言,嚇阻戰爭爆發,其務實之舉為「備戰」,無論是菲國自身,或是區域內的島嶼國家,建構更為強大的海軍力量將助於區域內的發展更為均衡。
作者:宋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