川普政府近日跟俄國進行外交談判,而且一反過去拜登政府的強硬態度,對於俄國方面要求多所讓步,並且反過來對烏克蘭施壓,外界為之震驚,有觀察家直言這根本是當年腓特烈大帝的「布蘭登堡奇蹟」再現。
「布蘭登堡奇蹟」起源自普魯士國王腓特烈大帝在十八世紀的「七年戰爭」後期遭到俄國和奧地利夾擊,已經面臨失敗的邊緣,孰料俄國沙皇伊莉莎白一世突然去世後,繼任沙皇的彼得三世不僅親普魯士,更是腓特烈大帝的崇拜者,在彼得三世下達停戰命令之後,俄國不僅退出七年戰爭,更支援普魯士,讓普魯士從「七年戰爭」中起死回生,贏得光榮的和平。

回到2025年的當下,在川普不掩飾對普丁的好感,以及期待「聯俄制中」的戰略企圖之下,普丁是否如當年的腓特烈大帝一樣迎來他的「布蘭登堡奇蹟」?
毋庸諱言,今日的普丁雖然表面上仍然高傲,矢言將徹底擊敗烏克蘭,但是俄國的人力資源、經濟及財政都已經呈現出極限。
華府智庫「大西洋理事會」(Atlantic Council)日前以「俄國還能侵犯烏克蘭多久?」邀請各界專家學者討論俄國未來是否還能持續侵略戰爭,專家們都給予否定的答案,俄國前能源部副部長米洛夫(Vladimir Milov)指出,在國際的制裁之下,俄國的資源正快速且明顯地減少,表現在財政赤字不斷擴大和出口收入陷入停滯。
米洛夫更指出,俄國出現勞動力嚴重短缺,也影響投入烏克蘭戰場上的兵源。如果美國急於取消對俄國的制裁,並施壓烏克蘭對俄國做出讓步,在時機上是不成熟的,俄國即將面臨戰爭動員能力枯竭,如果再等待幾個月再來談判,對於烏克蘭和歐美的談判立場會帶來更多優勢,因為到時候俄國已經不再具備對烏克蘭發動大規模進攻的能力。
事實上,米洛夫的看法也是多數觀察家對於俄國經濟的看法,俄國當局把有限的資源幾乎都投入軍事支出,造成經濟畸形成長,再加上大多數青壯年都動員投入戰場,一般多認為俄國戰時經濟只能持續到今年夏季,之後將會嚴重衰退,這會造成普丁的統治危機。
今日川普政府獨排眾議跟俄國談判,無異是給了普丁一個難得的機會窗口,將他從2022年入侵烏克蘭的泥淖中拉出,甚至能夠在談判桌上贏得在戰場無法得到的成果,無怪乎外界視其為普丁的「布蘭登堡奇蹟」。
然而普丁是否能享受他的「布蘭登堡奇蹟」仍然有變數,那就是仍有強烈抵抗意志的烏克蘭人、更加團結的歐洲國家,以及他眼高於頂的野心是否最終讓川普厭惡而翻臉,倘若普丁不知見好就收,那麼他的「布蘭登堡奇蹟」終將曇花一現,讓他對烏克蘭、甚至東歐的野心最終以徹底失敗收場。
作者:局外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