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政院長卓榮泰在2024年的尾聲,於高雄車站的天棚啟用儀式上,終於宣布高鐵將會進入高雄車站。從2024年7月初現延伸高雄車站的討論以來,進入高雄車站的方案終於定案,然而宣布定案帶來的掌聲與喜悅不多,更像是早該如此的重要建設。但若從評估到動工,恐需耗時長達25-30年,到底城市發展還剩多少時間可供消耗,甚至讓如今已漸衰弱的原高雄市區重振,是反轉城市軸線的關鍵。
高雄車站的改建工程,從20多年前啟動,就是一個高雄人期待也等待非常久的重要建設。歷時多年,先後經歷中央政府換人執政,也讓重大建設的拍板、經費到路線都有重大改變,最遺憾的就是高鐵在毛治國時代遭否決進高雄車站,終讓高雄車站成為次級車站,地位驟降。即便在2018年高雄車站終於迎來鐵路地下化的完工,讓高雄車站結合百年風華與現代化,並且有台鐵、捷運共構。但也並不等同於高雄車站自此高枕無憂,或是迎來嶄新奪目的一刻,其關鍵就在仍缺乏高鐵,加上近年產業重心隨高科技業北轉,更加速讓高雄車站蒙上陰影。
如今,在2024年底行政院宣布高鐵進入高雄車站,再給高雄的城市發展帶來發展的新紀元。但建議必須要做好以下重點關鍵,才能高鐵不是只是技術性的進入高雄車站,甚至反而因此讓左營站成為蚊子站,進而使城市發展又出現另一盲點,最好要能成為城市雙引擎,將兩個車站均有良好洽當定位。
最重要的一點就是,必須將高雄車站周邊有縝密的產業規劃,特別是南高雄必須要有更多AI、科技業的進駐,而非只有石化鋼鐵等傳統產業。高雄車站附近已長期凋敝的產業鏈必須破釜沉舟的清除,否則未來高鐵進站帶來的交通黑暗期,只會讓人對高雄車站更為懼怕。例如美國許多大型車站,縱使旅客往來量大,也未必真能帶來產業發展,或如台灣許多高鐵站始終未能帶來產業投資,都是只有列車進站,而無配套規劃。
我相信這不是一個鐵路建設而已,同時也讓高雄的發展更加均衡,產業火車頭能夠成為南北雙引擎,整體高雄車站的周邊發展都能向上提升,甚至要有警醒,這已經是最後的機會。是故朝野應當在建設高雄發展上,務必要攜手同心合作。從高鐵要不要進入高雄車站,朝野為了公文由誰拍板,虛耗長達5年一事無成,此次財劃法重傷高雄,更讓後續的建設量能驟降,不禁令人憂心高鐵縱使25-30年後完工,是否能如期如質的通車並帶來人流,都讓各界膽戰心驚。
高鐵進入高雄車站,不只讓台灣的南北發展均衡更有著力點,也是反轉高雄城市發展軸線的關鍵。各界應當放下意識形態、政治口水,必須繼續攜手努力,讓高鐵進入高雄車站的工程能夠成功順利,新發展也能為高雄迎來城市雙引擎!
作者:慎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