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個月10月10日, 在加拿大播出的投資真人實境秀「Dragon’s Den」節目中,創業團隊Bobba所推出的瓶裝爆漿珍珠奶茶,遭受到曾因漫威英雄電影「尚氣」而走紅知名華裔男演員劉思慕批評有「文化挪用」的嫌疑,而使該品牌與產品遭到「炎上」。因此,「食物」與「文化認同」之間的聯繫與羈絆也重新受到很許多人關注。
事實上,什麼是飲食中的文化認同?「台灣味」又是如何產生,進而形塑出台灣獨特的飲食文化與他者的差異?值得好好探究。
食物與文化認同
「文化」是指人類根據共同活動的經驗所創造出來的產物與行為模式,也是一種群體界域維繫與劃分的工具。「食物」所衍生出來的「飲食文化」,也反應了基於民族、宗教、地域等原因所形成的族群共同的飲食記憶,我們可以透過飲食進行劃界來分辨我與他者, 透過飲食來分辨族群。
從「國家」的維度而言:當我們想到韓國,腦中會浮現出泡菜、人參雞等代表性飲食;越南,以河粉、生春捲、法國麵包為代表;義大利,則是以披薩、燉飯、義大利麵為代表。這些食物早已成為這些國家的文化象徵。
從「地方」的維度來說:岡山牛肉麵、台中太陽餅、台南棺材板、萬巒豬腳等料理,早已和當地產生不可分割的聯繫。而地方政府與媒體,也以此特色來強化地方認同,舉辦許多相關的活動,來宣傳強化地方認同,譬如:雲林古坑咖啡節、臺中太陽餅文化節、南投意麵節等等。
食物與文化認同透過人們記憶中的味道使其產生對於該地區或族群的認同與歸屬感,也透過生處於異地共享相同飲食文化而產生認同,譬如:世界各地都可以看見的「唐人街」,成為在異鄉「華人飲食文化」的聚集地。
台灣味的演進
該如何去定義台灣人獨特屬於自我的飲食文化認同呢?廖炳惠教授在《吃的後現代》描述:臺灣的後現代飲食充分發揮了漂泊離散的面向,來自不同族群的人士,不管是臺灣人、新臺灣人,或是來自中國各省的人士,以不同的歷史經驗,組構出非常混雜、無法達到共識的認同結構。著名飲食文學作家焦桐則指
出臺灣餐飲可謂傳統中國、美國、日本的綜合體,這是文化雜交之後所衍生的混血菜。
事實上,筆者認為正是因為台灣這片土地上有來自四面八方的族群,這種「包容性」反而成為台灣飲食文化的象徵。「在地化」的融合交織造就了獨一無二的台灣飲食,譬如紅燒牛肉麵就是由外省老兵結合高雄岡山在地的豆瓣醬而創造出來、棺材板則是由西式酥盒的做法融合日治時期被認為是上等的食材雞肝等內臟而產生。歷史上,日治時期、美援、國民政府遷台;族群上,客家、福佬、新移民、外省人,這些時間與族群背景共融相生,形塑出「台灣味」的文化認同。
在「文化輸出」上,台灣味也早已能成長為獨特的文化符號。牛肉麵、小籠包、珍珠奶茶成為台灣飲食文化的代表,全球化的浪潮,使這些台灣美食展現了在地風味的混合性與多元的後現代特質。透過飲食的跨國流動,台灣美食也成為影響他國飲食的文化源頭:日本餐廳推出的「珍奶沾麵」、越南珍奶品牌推出的「珍珠奶茶牛肉麵或是透過融合日本大福推出的「草莓豆沙小籠包」。
簡言之,生處在同一遍土地上的各種族群,在歷史背景與時間薰陶之下,使台灣有了屬於我們共同的飲食記憶與文化認同,隨著時間的演進,可以預見將會有更多的「在地美食」在這片沃土恣意生長,賦予更豐富的「台灣味」。
作者:鄭宇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