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74年3月20日的《蔣經國日記》有一條記載:「視察湖口裝甲兵部隊,有過於形式化,缺乏真實性,此乃部隊之大病。」這是五十年前行政院長蔣經國的親身感觸,讓人聯想到1995年軍教片《號角響起》的經典名言:「當兵不能說實話」,當過兵的人恐怕都心有戚戚焉。
蔣經國沒說的是,裝甲部隊過於形式化、缺乏真實性,其核心問題在於戰車妥善率。所謂的戰車妥善率,係指裝甲部隊中完好堪用的戰車數量,佔所有戰車數量的百分比。戰車妥善率反映出裝甲部隊的戰車保養維護情況,也是評估該部隊戰力的重要指標。戰車完好堪用的定義,簡單說就是可立即投入作戰的狀態。以裝甲部隊而言,戰車要能「動實車」已經不容易,必須扣除各種因素而無法動實車的數量,至於能動實車又能「打實彈」的戰車數量更少。在裝甲部隊服役過的官兵,都能明白箇中奧妙。
本文將引用公開資料進行討論。根據2004年8月8日《聯合報》報導,軍方公開聲稱,戰車妥善率平均在85%至95%,但是經記者訪問陸軍將領,他們私下坦承,裝甲部隊實際上只有一半的戰車處於妥善狀態。當時的國軍主力戰車為M60A3、CM11、CM12等,由於平時的保養不良與操作不當,導致損壞情況嚴重,例如有些戰車內的雷射測距儀、熱影像顯示儀等,處於故障待修的狀態。
2020年,軍方宣稱「華克猛犬」M41A3戰車雖然服役六十餘年,妥善率仍高達90%。不過,前參謀總長李喜明為了倡議他的國防政策主張,在2022年的新書《臺灣的勝算:以小制大的不對稱戰略,全臺灣人都應了解的整體防衛構想》頁318,說出實話:「陸軍裝甲部隊的裝備妥善率向來令人質疑…一旦面臨解放軍的全面進犯,或必須面對國土防衛地面作戰任務,這些重型裝備的妥善與否,就是不得不面對的現實問題。」
李喜明是海軍的潛艦軍官出身,不過他也深知陸軍戰車妥善率的問題。其實,過去的國防部長多為「脫下軍裝、換上西裝」的高階將領,應該都知道內情。不過現任部長是文人出身,不一定熟諳軍人心領神會的內隱知識(tacit knowledge)。文人部長接收軍方呈報的資訊,進行國防事務的重大決策,如何避免誤判形勢是文人領軍的一大挑戰。
以本文討論的戰車妥善率為例,如果文人部長依據一個缺乏真實性的戰車妥善率進行決策,不只無法達到史家黃仁宇強調現代國家的「數目字管理」(mathematically manageable),更可能危及國家安全。因此,國防部長不只要勤於走訪第一線部隊,甚至以無預警方式現身,以深入瞭解部隊現場的實況,與下級呈報的資訊比對驗證;更要拔擢說真話的優秀軍人作為幕僚與高階幹部,塑造新的部隊文化。
作者:尚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