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英九上長城,大唱當年抗日名歌「長城謠」:「萬里長城萬里長,長城外面是故鄉,高粱肥大豆香遍地黃金少遭殃,自從大難平地起,姦淫擄掠苦難當….. 骨肉分離父母喪。」,—— 山嶺為之回應,頗有孟姜女哭倒長城之勢,馬先生感慨涕零,如喪考妣,不愧為黨國碩果僅存的「老金孫」!
比較於毛主席親上長城的所寫的「沁園春」:「望長城內外,惟余莽莽,大河上下頓失滔滔,山舞銀蛇,原馳蠟象,欲與天公試比高 ….. 江山如此多嬌,引無數英雄竟折腰…… 一代天驕,成吉思汗,只識彎腰射大鵰。俱往矣,數風流人物,還看今朝!」
你我台灣小公民只要比較這兩歌詞,比較其間表現出的心性和氣慨,何者才是「氣吞山河如虎」,大概也容易明白國民黨為甚麼會被迫跑到如此蕞爾孤懸小島 ?
馬英九的歷史「人設」和文化「底蘊」也只能如此,你我難道要期待他是國民黨的「周武王」,武王怒而安天下 ?他的「仇日」也是黨國歷史的「方便麵」,隨時可用,不得不用,哪需要深沈的歷史反思?
馬英九大概不明白七十年代毛主席會對來訪的日本政要人士說:你們不必要對中國道歉,要不是日本侵華,中共哪有機會打敗國民黨,席卷中國大陸?
要不是日本侵華,製造九一八事變,張學良的「東北軍」被中央命令撤出東北,轉往西北剿共,令中共有機會對內大肆宣傳「中國人不打中國人」,(「長城謠」就是當時背景下的抗日歌曲)。在狂風暴雨似的「槍口對外」的民氣下,終造成「西安事變」,視察剿匪軍務的蔣介石被扣。叛變的東北軍、西北軍的張學良、楊虎臣原先和中共合議,要公審蔣介石,然後槍斃。
刀下留人,保住蔣氏性命,就是蘇聯的大獨裁者史太林。理由很單純,史太林大認識到唯有蔣介石才可穩住中國局勢,抵抗日軍進逼,蘇俄紅軍不必東邊對付日軍,西邊對抗德國納粹的兩面作戰。歷史証明史太林老謀深算,政治判斷正確。當西邊列寧格勒之戰,陷入危機時,蘇聯遠東、西伯利亞軍隊可以馳援,調派名將朱可夫元帥,防衛列寧格勒。
如果蘇聯在西安事變後,對遠東、中國判斷正確,那麼國民黨當局呢?西安事變後,當局大概相信和蘇俄、中共的「攻守合盟」可以接受,所謂「國共第二次合作」,放棄多年來黨內「知日派」對日本軍閥綏靖和妥協的策略,變成積極的實力對抗。北方日本僑民和中國百姓的流血衝突,演變成全面性的「盧溝橋事變」,在西安事變前是難以想像的。
第二次松滬戰爭,國民政府願意投入二十餘萬的嫡系部隊,令日軍措手不及,不得不在日本本土,徵召二個「師團」(軍)在杭州灣登陸,側翼威脅,國軍不得不向西撤退。問題是要撤退到哪裏?國民黨當局起了爭論:撤退到南京,首都防衛;還是用國際法,公開表明南京是「不設防都市」,再往西側(到武漢?)—- 最後決定,防衛南京,主要理由是輕信蘇聯會在滿蒙邊界,挑釁,輕啟戰端,給予日軍壓力,緩和日軍在長江中下游的進逼。不幸事情發展,兵敗如山倒,人為刀俎我為魚肉!
要多少了解這個複雜的大歷史,有件事你我小公民們大概要自我教育(往昔國民黨黨國教育是不會教的),到底日本侵華的最終目標為何?—- 全面佔據中國,就像大英帝國佔據全印度;還是佔有滿蒙、華北、平津,成立新的「遼、金政權」,把國民黨擠壓成新的「南宋政權」:這可能是國民黨知日派和「政學系」了解和可接受的底線,也可能是汪精衛甘為「漢奸」的底線。
中國有個歷史文化的「原理」:成則為王敗則為寇。假若汪精衞漢奸政權能保住南宋的領域,不捲入美日的太平洋戰爭,就像西班牙的佛郎哥將軍不陷入歐戰。二次大戰後,日本帝國崩潰,國民黨可能會丟掉滿蒙,蘇聯會扶植另個紅色共黨中國(這是陝北共軍要移轉入東北的理由)。華北平津可以被國民黨收復。後代人會不會稱汪精衞為「漢奸」,或者會說:汪逆若不是漢奸,誰才會是?
毛澤東說:中國新政權能安穩度過前三十年就會有三百年氣數和基業。日本的侵華把國民黨三十年的安定打掉了,卻扶植共產黨另個三十年因而有三百年的氣數,這或許是馬英九仇恨日本如此深刻的理由。逼得他捧著整治過「俊秀」的老臉,也要向共產黨的總書記哈腰作揖。可憐國民黨的「老金孫」!—— 成則為王,敗則為寇,日本人把中國歷史文化的「原理」發揮的淋漓盡致 !
作者:顧憲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