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3月18日起、直到4月10日為止的3個禮拜多期間,以立法院議場與週邊區域為中心,由學生及公民團體所主導,以抗議服貿協議遭強行視為完成審查、拒絕中國經濟侵略為主軸的太陽花學運,是21世紀以來影響台灣政治發展軌跡最鉅的重大事件。
雖然,在台灣社會的所謂台派當中,無論是網路社群、抑或是相關媒體,對於太陽花學運,絕大多數就算沒有抱持全肯定的態度,也與全肯定相去不遠,認為藉由這次學運,使台灣社會不僅能夠阻擋中國的經濟侵略,更開啟與中國在經濟方面逐漸劃清界線之路,同時益加確立年輕人的天然獨世代屬性;但從晚近幾年之中,「台灣社會公共事務的論議軸線,是不是有承繼本次學運的精神」、「當年的一些要角,以及學運的幾位最大得利者,是否仍然記得學運精神的初衷」、「這次學運後所開啟的所謂『新政治』風潮,經過這10年的發展後,對台灣社會的利弊又如何」,以及「晚近的這些年輕人,還能被歸類為天然獨世代嗎」這幾個問題的發展來看,太陽花學運是不是真的如某些人所說的,不僅成功、還發揮相當程度的路徑錨定作用,如今看來,恐怕是愈來愈有商榷的必要了。
首先,促使太陽花學運發生的社會背景,是馬英九的親中路線,在他進入第2個總統任期以後,不僅完全沒有改善,反而有變本加厲的趨勢,特別是經濟,直接影響台灣一般民眾日常生活與人生發展最鉅,但卻也是馬英九亟欲奉送給中國的重災區,而太陽花學運也正因此才確立了「台灣社會反對中國經濟侵略」共識基礎與目標。
只是,可惜的是,在某些後來獲得學運主導權的要員(例如時任中研院法律學研究所副研究員,後曾任新興政黨時代力量區域立委、現任台灣民眾黨不分區立委的黃國昌)的主導下,反中國對台灣的經濟、乃至於其他方面的慢性侵略的主軸,逐漸讓位給反黑箱與所謂《兩岸協議監督條例》的推進立法工作,這可以說是運動目標的第一次偏離初衷,也是黃國昌重返立院後,竟不以與藍軍合流、自甘為小藍為忤的序曲。
而本次學運中的另外2位政治意義的重要獲利者—在學運後重新獲選為民進黨主席,並繼馬英九後當選2任8年中華民國總統、即將在今年5月20日任滿卸職的蔡英文,以及在學運後的2014年地方選舉當中,以政治素人之姿當選台北市長,並在2018年地方選舉中低空過關,2022年年底2任任滿,在今年年初挑戰總統大位失利後,聲言「2028年總統大選依然不會缺席」的柯文哲,也或多或少出現類似黃國昌的此般問題。
蔡英文的問題,在於台灣社會在太陽花學運表達出「我們不要跟中國一樣」「不想如同香港般,被吸進中國勢力範圍後,從此徹底喪失各方面的獨立性、以及因此而生的生活方式」的集體意念後,反而試圖以與另外一個中國—中華民國—相抱合、分野界線模糊不清的所謂「中華民國台灣」國家定位,統合出其所謂的台灣社會最大公約數;而她「重視性別及環保等進步議題,大於台灣本位與在地社會的公共利益思考」,以及基於價值多元與言論自由等等的觀點,而始終不曾、也不願向中國對台灣,從流行影視、行動應用娛樂、出版到日常生活的全方位柔性文化侵略,展開全方位對抗的種種情況,不僅再度背離學運訴求的原點、脫離台灣在地社會的真正所需,同時更為中斷天然獨世代,特別是在世代內部比例上的持續成長、以及與更下一個世代之間的意志傳承與持續深化,埋下更多的伏筆。
而柯文哲這個一度將當代「新政治」的網路聲量面玩得淋漓盡致、以聲量作為其持續行走於政界動力來源的政客,在學運後的地方選舉乘風而起以後的多年,卻逐漸走到學運初衷與關懷的對立面。他最晚在首次競選台北市長時,就毫不掩飾戀慕藍紅等中華威權黨國的本質,只是那時候由於他的政治素人光環太過強烈,以致於這類發言經常被善意解讀為選舉語言,當選後更是透過「兩岸一家親」之類的發言、以及續辦郝龍斌時代台北-上海雙城論壇等等的方式,向泛藍、甚至紅被統靠攏,而他在成立台灣民眾黨以後,對不同政治光譜選票的飢渴,更是讓他在總統大選時,一度自認為昨非今是、回頭主張「台灣應該與中國簽署服貿協定」,走到這一步,不只益加突顯柯文哲投機搖擺的本質,更是柯文哲對學運初衷的最大背叛。
這也難怪,在當年幾位最大得利者,不是偏離、就是徹底背叛學運初衷的情況下,配合對中國柔性文化侵略的不加阻攔,以及新政治下各路眾生逐聲量而居、一如內亞游牧民族逐水草而居般的樣態,終於把太陽花學運時可能還是幼兒~國小學生的更年輕一代,養成了只會依賴抖音等少數新聞資訊來源,為支持柯文哲這樣的人、以及其網紅從眾而而自鳴得意,但實則成為敵國認知作戰、以及演算法下的傀儡而不自知的「民主小草」世代,民主小草世代的出現,可以說是對太陽花學運與其初衷的又一個巨大諷刺。
寫到這裡,筆者不禁開始思考,如果中國國民黨等親中政黨,再度製造出類如服貿強行闖關般的歷史時刻,民主小草會對這樣的歷史時刻,做出什麼樣的回應?是終於知道事情不對,再發動一次太陽花學運,抑或渾渾噩噩地被帶風向,被賣了還在幫人數錢,等到發現時也只能徒呼負負?繼續思考下去,恐怕將會更加不寒而慄,還是暫時先打住吧。
作者:吳哲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