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的公務員近年來呈現一種勇於不任事的思維
作者 / 林士清
官僚,是一種貶抑詞,在東亞世界的官僚卻顯得獨樹一幟,但台灣卻是官不聊生的時代,台灣的公務員近年來呈現一種勇於不任事的思維:多做多錯,少做絕對不會有錯。
台灣邁入已開發國家的過程中,彷彿日劇「官僚們的夏天」一樣,通產省對於日本二次大戰後的經濟復甦與產業政策,有著不朽的貢獻。她們的故事,也是我們曾經走過的軌跡。平心而論,中華民國的行政組織與專業文官的強羅馬行政特質,不僅徹底發揮「官本位」的行政專業,負有領導民間一路向前衝刺的使命,並在邁入民主化改革的階段時,這個強羅馬的行政特質也有效扶植弱民主希臘,而真正促成台灣政經安定繁榮及民主鞏固持續的關鍵,但所謂的官本位的副作用在於,保守的頑固性有時跟不上時代,甚至成為問題的來源,而受到各種謾罵與詛咒。
上個世紀的80年代末期,許多OECD的國家為因應日後的競爭環境,已經嘗試大幅度對於官僚制度與行政組織作出大幅度的改革,導致當時「企業型政府」理念大行其道,蔚為風潮。許多的文獻研究也指出,採取內閣制的國家,在政府改革的所表現效率為最佳,因政令一出,杯葛較少。記得以前在台大上課,教授問起一道問題:以前國民黨的「政府再造」與民進黨的「政府改造」,究竟有何差異?被點名而各抒己見的台下學生倒是突然百花齊放出來,教授最後也只是給個有趣的答案:「只是藍綠不同罷了!」
筆者認為,當我們評價政府的行政革新是否達到社會期盼的成果,不能只單憑衡量行政機關本身,依照我國的政治環境的結構軌跡來看,必須從三個層次來相互衡量:首先,上游而論,行政革新必須在「憲政改造」與「國會改革」這兩項大原則下來,三方要有一致的良性互動,否則改革成效容易觸礁;再者,中央政府與地方政府的權限職能的重新界定亦為重要,伙伴式的跨域治理型態,更能反映出跨域政策的施政績效;最後,行政組織的職能權限之發揮,必須適應於社會脈絡的網絡式整體調控,並且能反映充分的治理能力,來達成好的問題建構與積極回應人民的職責。
政府組織改造的議題擾攘多年後,朝野兩黨雖有各自爭執之處,但政府改革的基調上卻是殊途同歸,使得當前政府改造四法通過後,逐漸變成執行力實踐與否的問題。尤甚者,當台灣在全球競爭力的排名下降,不啻是個更嚴重的警訊,改造的步伐需要往前邁進。歷年來瑞士洛桑國際管理學院,所發佈的關於全球競爭力國家的排名中,公部門效能永遠是拖垮台灣競爭力的元兇,或許這是台灣結構轉型的陣痛,但我們必須瞭解政府組織改造工程,對於未來施政效率及國際競爭力的提升確有正面效益。雖說文官在現代政治發展中,扮演無可比擬的基石角色而成為難以消滅的官僚階級,但我們詛咒官僚的同時,也希望官僚能在詛咒中,得到自我釋放。
(林士清/台灣經濟研究院助理研究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