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解放軍對我威脅日益遽增,北京持續以海、空軍對我進行戰術壓迫,國軍為提升反制能力,除了提升「源頭打擊」實力外,包括陸軍採購「海馬斯火箭彈」、戰術型飛彈,更重要的是,我國海軍目前的戰術正快速轉變,以提高度解放軍的嚇阻與進犯。
傳統上,海軍的主力為水面艦與潛艦,前者我國海軍擁有近30餘艘大型主力艦,能擔負制海、區域防空、戰時指管等戰術功能;拜「潛艦國造」之賜,我海軍未來將擁有至少十艘柴電動力潛艦,以擔任水下制海兵力。
然而隨著反艦飛彈技術的進步與部署型態多元,現階段海軍除了早已擁有「岸置型雄二、雄三反艦飛彈」,前者為次音速、後者為超音速飛彈,海軍向美方採購的岸置型魚叉反艦飛彈,即將於今年年底開始交貨,海軍「以陸制海」的能力正逐步到位。
以陸制海是不對稱作戰中的一環。在「俄烏戰爭」中,烏克蘭於陸地發射兩枚反艦飛彈擊沉俄羅斯海軍莫斯科號軍艦,對於烏克蘭海軍而言,在主力艦數量不及於俄國海軍,從陸地向海面上的俄軍發射飛彈攻擊,就成為以陸制海的最佳典範。
同理,我國海軍主力艦的數量雖不及於解放軍海軍的總數,岸置型反艦飛彈就成為彌補主力艦的關鍵力量,未來海軍預計在全島、離外島機動部署約十個據點,平時進行相關的操演,戰時則進入戰術地點反制解放軍海軍、登陸船團的威脅。
根據目前海軍規劃,今年底預先接收相關設備,並於2028年底前全數交貨完畢,在正式接收裝備前,美方所提供的訓練系統,實際上能與衛星連線,這將助於海軍岸上官兵掌握台海周邊情勢,若發生緊急狀況,海軍只需飛彈發射筒、魚叉飛彈便能立即進入戰備狀態,執行相關任務。
在「印太地區」的第一島鏈中,「日本海上自衛隊」也將預計將現有的十二式反艦飛彈,修改為陸射型,並將射程提升至九百公里,除了部署在沖繩群島附近的小島,平時能形成強大的嚇阻力,戰時將配合其他軍種執行陸上反艦作戰,執行以陸制海的能力。
以陸制海將是中小型國家,在面對區域強國、第二強權時所能應用的戰術,台灣長期面對解放軍的威脅,在建軍備戰上需從「創新、不對稱」的角度發展。
作者:宋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