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新北市某國中出現郭姓不良少年在他的乾妹教唆之下,持彈簧刀刺殺企圖阻擋他鬧事的同學的社會案件,令各界為之震驚,儘管受害者經過搶救,數日後仍不治身亡,引發各界震驚。而逞兇的郭姓不良少年跟他的乾妹毫無悔意的惡劣態度,更是激起社會公憤,兩名加害者的照片、個資被網友起底在網路瘋傳。
因為兩名加害者的未成年身份,新北法院要求網路把所有關於兩名加害者個資的發文下架,以免觸法,不料反而激起民意的強烈反彈,不僅新北法院成為眾矢之的,出聲附和新北法院作法的人本教育基金會跟廢死聯盟的臉書也被憤怒的網友灌暴,網紅「小商人」更是雇用廣告車在當地繞街宣傳公布兇嫌長相、個資,聲言不在乎新北法院依法開罰,「小商人」此舉得到網友強烈支持,《國際橋牌社》導演汪怡昕直言「當人民的憤怒高到不在乎你罰的時候,怎麼辦呢?」這股民憤仍在持續發酵中。
公眾對於此案的憤怒,不僅僅是兩名加害者的惡劣態度以及對被害者的不捨,更是因為《少年事件處理法》對於加害者隱私的過度保護,甚至在求刑上的寬宥,然而這樣的法律不僅不能讓這些未成年加害者痛改前非,反而自認有「免死金牌」般的有恃無恐,造成如此案郭姓加害者那樣進出少觀所卻越來越凶殘,終於釀成大禍。
面對這起悲劇,無論是朝野政黨、中央政府、地方政府、教育單位和公眾,不應該再彼此推卸責任,而是應該一致直視今日教育現場所面臨的問題,筆者不揣冒昧提出下列淺見作為拋磚引玉:
一、修改《少年事件處理法》,未成年犯案情節重大或多次犯案無明顯悔改者,不得取消前科註記,個資也應該適度揭露。
二、比照美國司法制度的作法修改相關法令,未成年犯所犯下案情節重大之惡性案件,加害者應比照成年犯受審,量刑也比照成年者犯案考量。
三、檢討目前少年犯的矯正措施,應有的資源跟人力儘速補齊,並切實執行矯正措施。
四、針對家庭失能、高風險家庭等少年犯罪問題成因,採取必要的措施改善,不要再讓這些失能、高風險的原生家庭成為少年犯罪的源頭。
五、應該積極結合社福單位、警察少年隊等力量進入國高中校園處理少年犯罪問題,以避免校方息事寧人任由少年犯罪份子在校園坐大。
六、教育部應思考適度強化教師管教權,並要求基層單位在師生管教衝突事件中改變息事寧人的心態,扭轉「學級崩壞」的頹勢。
七、如本案兩名加害者這樣因涉案到處被轉學,卻到處滋事的個案,應設置中途收容機構將這類個案集中收容,而避免讓其他學校必須承接這樣的不定時炸彈。
在選戰白熱化的關鍵時刻,此案持續發酵不僅影響到選戰,所衍生的社會恐慌、校園危機甚至是司法信任度動搖,都會持續影響到未來的台灣教育跟司法,更是所有教師、家長及學生的夢魘,台灣各界不能再回避這個問題,才能讓台灣教育現場不再籠罩在校園暴力的陰影之下。
作者:局外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