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都會中心的機場起降意外波及周邊大樓,世界上各大都市的機場都已遷離。
作者 / 林士清
復興航空墜毀於基隆河之空難事件引起國人的震驚,無論是引擎失靈所導致或飛航安全的疑慮,一律等到黑盒子解讀後再做判斷,救災工作事宜應為首要之務。對於空難事件國人應當戒慎,因為國內近年來飛航事故頻傳,不僅是單一航空的飛航管理,國內整體民航管理顯有重大瑕疵,宜通盤檢討,包含松山機場的遷建事宜。
松山機場歷經多次擴建和改善工程,但因其腹地遭基隆河和市區侷限導致成效不彰,70年代進行的十大建設裡,規劃在鄰近的桃園縣興建新機場─中正國際機場(今臺灣桃園國際機場)。1979年,中正國際機場啟用,松山機場轉為服務國內航班為主,國際線部份則僅提供特殊包機、或國內外政要專機起降;但若是國際線班機因故無法降落桃園機場時,除了高雄小港機場之外,松山機場也是轉降機場選擇之一。
松山機場也限制台北市之中山區、信義區、內湖區、南港區之發展,尤其是限建所導致發展受限,最著名的例子是101大樓修改設計的事件。1999年初,為了減低臺北市內最高的建築物─台北101大樓對飛航安全的影響,民航局改變商業航班進出松山機場的飛行路線。但考慮到飛機航班進出松山機場的安全,台北101大樓專案向後延伸一段距離,確保在2003年建造完成時依然可以成為世界第一高樓。
松山機場曾為臺灣的國內航線樞紐,1979年桃園機場啟用後,曾一度停止國際航線營運,至2008年馬英九及郝龍斌的規劃下重啟,並定位為首都商務機場及東北亞地區轉運樞紐。歷屆台北市長選戰的議程中,松山機場遷建事宜成為重點攻防,卻也無疾而終,保留松山機場成為兩岸直航對飛之轉運樞紐,固然方便商務旅客,卻對北台灣的大台北發展缺乏長期的眼光。
除了腹地因素之外,氣候問題對松山機場的運量功能產生很大的限制,該機場上空在夏季午後很容易形成空氣對流、以及颱風經常侵襲臺灣的因素,航班起降時常受到影響。在臺北捷運文山內湖線於2009年通車後,松山機場成為繼高雄國際機場後,臺灣第二個有聯外捷運系統直接連接的民用機場,而真正桃園機場應具備的機場捷運及快捷功能,卻遲遲無法完工,非常諷刺。
台北為台灣的彈丸之地,卻集合全國重大政經資源的投入,導致台灣的國土規劃及區域發展必須配合台北,台北為求永續發展應當思考三害之控管:松山機場、核四廠及政府機關過多之負擔,重新思考松山機場遷建事宜應納入優先考量,無論是與桃園機場搭配,或將機場重建至淡水外海,大都會中心的機場起降意外波及周邊大樓,世界上各大都市的機場都已遷離,除非是動彈不得的政經利益讓松山機場遷建不得,松山機場帶來噪音、空氣汙染、都市發展受限等問題應有解決之道。
(作者為台經院助理研究員)
問題的根本就是沒有根本,一間公司賺錢的根本應是客戶至上,服務至上,公司治理為基礎.基本上這三點都沒有還能賺錢的公司,基本上就是靠剝削客戶,剝削員工,叫投資者買單來獲利,無辜的人陪葬.而法律其實提供這些罪魁禍首的人一個安全保護,因為最慘不過被關,被罰錢,這種事好像沒有死刑這種東西,除非他被上天判了死刑.在那之前,還有保險公司做安全墊.這樣的公司上市了更安全,因為他們所製造的罪孽,早就轉嫁給大眾.沒有人會覺醒,因為大家都是唯利是圖的一份子.你買股票會去關心經營者的理念嗎?大多數人重視的只有數字.一間獲利最多的航空公司,你會因為這件事情把他的股票賣出嗎?你會不去搭乘他的航班嗎?便宜的機票減少四成還是有人坐,不是嗎?真的有人會只挑服務品質好票價貴的公司去搭乘嗎?而那些付得起的人,錢又是從哪來?羅生門,到處都有.這就是人性,而人性是貪婪的.我們希望這些公司倒閉,這些人遭天譴的同時.他們賺的錢正在落入你口袋.話說回來,SOP這種東西設計出來就是用來規避責任的.你叫他們拿出證據,看看這幾位機師有沒有單就這架出事機型有關引擎熄火的SOP受訓記錄就好.如果他們拿的出來,那法官就得好好判斷證據是真是假了.而引擎熄火要怪誰?維修管理?還是怪製造商?SOP裡引擎有問題的放行準則與所有負責人的受訓記錄與此次的證據比對,製造商設計與製造培訓的SOP.責任要歸屬,我想,大家都有,誰最有良心,就看誰願意出來承擔最多了.但我必須要講,承擔最多的人,通常是被開除的,下台的,或是已逝去的.祝福他們.
不能同意再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