侯友宜五月被國民黨正式徵召為2024總統候選人後,曾承諾「會盡最大努力支持侯市長勝選」的郭台銘,不只到台灣各地為自己舉辦造勢活動,而且一再宣稱他這些活動是「主流民意大聯盟」,自己「屬於人民最大黨」。七月廿三日國民黨全國黨代表大會召開當天,郭台銘更在臉書發文表示,真實的民意永遠大於黨意,台灣人民需要改變與希望,他要扮演帶來希望也帶來改變的角色。也正是因為他堅認「民意大於黨意」及自認代表「人民最大黨」,他終於在八月廿八日宣布參選下屆總統。
郭台銘曾是國民黨員,且藉此爭取被提名2020總統大選,但因國民黨決定提名韓國瑜,郭台銘遂要求退黨,郭陣營並聲稱他與國民黨「雙方既已分道揚鑣,未來個人一切言行即與國民黨無關。從今爾後無黨一身輕,勿再彼此干擾及互相糾纏。」問題是,郭台銘後來又想爭取被國民黨提名2024總統大選,因事與願違,他馬上大肆宣揚「民意大於黨意」,指民意需要改變與希望,他會代表主流民意參選下屆總統。
自認代表主流民意參選總統的郭台銘在八月廿八日召開「主流民意大聯盟記者會」,就極其自大的表示,(當選後)給他四年的時間,他保證會為台海帶來未來五十年和平,奠定兩岸深厚的互信,並會讓明年起經濟成長率超過一倍,還要讓台灣超越新加坡,成為亞洲人均GDP最高的「亞洲首富」。他發表的參選聲明更強調,企業家治國的時代已經來臨,他是幾位總統參選人中唯一具備經營管理能力、有近五十年實務經驗的企業家,「放眼台灣政壇,捨我其誰?」
這些自大的參選聲明對大多數人民完全不具說服力。更令人難以接受的是,郭台銘還在記者會痛批民進黨執政七年多來,對外把台灣帶向戰爭的危險,對内無法解決台灣產業發展與人民生活的困境,人民已忍無可忍,去年九合一大選中,多數民意已清楚表達了不滿;所以他這次參選連署的意義,不只是支持他個人,更是支持多數人民所企盼的改變。
郭台銘認為連署支持他參選,就是支持多數人民所企盼的改變,讓代表主流民意的他當選總統。他並且在數日前說,若在野政黨不能體認團結勝選的重要性,最終就是「讓民進黨違反政治常規,違反主流民意,持續勝選。」荒謬的是,如果他真的代表主流民意,為何在四腳督的各種民調中,他幾乎都是排名最後?他的誣衊民進黨「違反政治常規,違反主流民意」及宣稱自己代表「人民最大黨」,也完全是自說自話,多數民意根本無法相信。
事實上,在現代的代議民主中,民主政治主要就是政黨政治,政黨做為國家與公民社會之間的重要橋樑,確實需要注意及回應整體社會或大多數人的要求和期望,當然也要有創新及領導的能力。而民主政治的執政及在野,靠的是選舉,選民會票投某黨,未必是「民意大於黨意」,最大可能還是政黨及候選人的表現優劣及吸引力所致。其中選民最需注意的是,不能讓獨裁者及極權國家附庸者當選執政,否則民主政治必定損害變質,甚至被極權國家毀滅。至於在野黨,有識之士則要求做為「忠誠反對黨」,如1940年美國總統大選落敗的威爾基就敍述得非常好:「反對黨的作用不只是反對,而是當一個忠誠反對黨。亦即我們不能因選舉落敗而偏激、為反對而反對,我們反對的目的不是要毀滅國家,而是要建設強盛自由的國家。」
作者:孫慶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