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美國的印太戰略來看,在東亞第一島鏈的防線上,與台灣北面的日本、韓國是緊密的軍事同盟,不只有雙邊防禦條約(即《美日安保條約》、《美韓共同防禦條約》),還有合計超過6萬人的美軍駐紮,局勢相對可控制;比較而言,台灣南面的菲律賓,雖然是美國在亞洲最悠久的軍事條約盟國,但缺乏大規模駐軍,如果在台海或南海發生衝突,將使後方的沖繩與關島美軍壓力大增,美國注意到這個軍力空隙,因此近年開始強化在菲律賓的軍事部署。
菲律賓與美國的軍事互動,具有充滿愛恨情仇的兩面性,一方面由於菲律賓曾經是美國的海外屬地,兩國早在1951年便簽署《美菲聯防條約》,建立雙邊的集體安全制度,並落實於每年的「肩並肩」(Balikatan)聯合軍事演習;值得觀察的是,這不只展現雙方的軍事合作基礎,從演習內容也表現出美國對第一島鏈戰爭威脅的想定。
另一方面,菲律賓的民族主義者一直反對美軍駐防,1992年美國被迫關閉在菲律賓的最後一個軍事基地--蘇比克灣海軍基地(Subic Bay,可停泊核動力航空母艦的深水港,面積相當於新加坡)。菲律賓總統(2016-2022年)杜特蒂(Rodrigo Duterte)上台後,為了謀取中國的經濟利益,採取在中美之間保持中立的立場,刻意縮減與美國的軍事合作,譬如減少參加「肩並肩」軍演的兵力,兩國關係跌入谷底。杜特蒂甚至於2021年表示,若台海發生戰事,只要他還是總統,菲律賓將保持中立。
可是,隨著南海局勢在過去幾年日益緊張,中國堅稱擁有南海主權,加強填海造陸,目前在南海已有3個人工填沙的島礁,並積極建設軍事基地,號稱「不沉的航母」。菲律賓則重申享有捕魚權,造成兩國爭議不斷,使得菲律賓無法擺脫美軍的保護傘。
今(2023)年有幾個事件,顯示兩國的軍事合作關係重新升溫。首先,今年「肩並肩」軍演創下歷來最大規模,美菲兩國共1.7萬名軍人參與,人數幾乎是去年的2倍。此外,美國國防部長奧斯汀(Lloyd Austin)表明,若他國在南海對菲律賓的公務船隻發動武力攻擊,美國將依據條約對菲律賓啟動防禦承諾。2022年上任的菲律賓總統小馬可仕(Ferdinand Marcos Jr.),為了南海問題開始與美國重修舊好,他還指出若台海爆發戰爭,很難想像菲律賓能置身事外。
更重要的是,2014年簽署的《加強國防合作協議》(Enhanced Defense Cooperation Agreement, EDCA),菲律賓允許美軍使用5個軍事基地,今年4月新增4個基地,有3個基地位於呂宋島北部,其中,聖安娜(Santa Ana)海軍基地距離台灣僅約400公里。觀察家認為,若台海有事,美國海軍陸戰隊新建置的濱海作戰團(Marine Littoral Regiment, MLR),將可快速部署至沖繩及菲律賓北部的基地,派遣小部隊進行反攻,並搭配無人機、反艦飛彈、多管火箭等先進武器,肩負為後方主力部隊登陸奪島的任務。
簡言之,隨著美國在菲律賓取得更多的軍事基地使用權,將提高美菲兩國聯手維持南海局勢穩定的能力,連帶也對台海安全有利。
作者:尚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