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會觀察 . 獨立評論 . 多元觀點 . 公共書寫 . 世代翻轉

  • Home
  • English
  • 評論
  • 民意
  • 時事
  • 生活
  • 國際
  • 歷史
  • 世代
  • 轉載
  • 投稿須知

淺議聲量與政治—從近期政界的動向及事件說起

  • 時事
  • 評論

隨著2024年中華民國台灣總統.立委大選期日的逐漸接近,各政黨決定總統、區域立委及不分區立委進度快慢不一,但檯面上下、裡裡外外的各種動作,相信只會隨著大選期日的接近而逐漸增加。

以面臨執政權及立院多數黨保衛戰的民進黨而言,相較自去年九合一地方選舉的縣市長.直轄市長席次再逢敗績後,總算是在今年年初起,隨著新任黨主席的選出、以及南投立委補選的止敗,而逐漸重整旗鼓,並且決定以現任副總統兼黨主席—賴清德,作為該黨的總統正式提名人選以後,截至5月10日為止,已經正式提名52個選區的區域立委,目前剩無人參選與待徵召的21個區域立委選區、原住民立委及不分區立委名單要處理,布局進度是各主要政黨中最快的。

而在野黨方面,這裡先不論總統大選很難不定於前台北市長—柯文哲一尊的台灣民眾黨,有泡沫化危機、還不知道到底會不會用掉手中總統大選門票的時代力量等黨的情況,在野第一大黨—中國國民黨的進度,則遠遠不如民進黨。

截至5月10日為止,中國國民黨已經完成過半的37席區域立委提名作業,不過該黨當前的最大問題,在於總統大選的主將未定。去年九合一地方選舉倖勝後,該黨2024年選情一度看似形勢大好,總統大選也群「雄」並起,但,在該黨決定以徵召方式產生提名人選、人選也逐漸聚焦到少數幾位以後,反倒因為徵召的作業程序及採擇標準宛如黑箱,而未發揮定紛止爭的效果。

被視為該黨最有力角逐人選的最大諸侯—新北市長.侯友宜,由於今年年初起媒體護身光環逐漸剝落、連帶導致手腳逐漸被台灣社會多數民眾看破,加上無法徹底擺脫「剛連任就要帶職參選」的落跑包袱等等因素,只能等待朱立倫主席「關愛的眼神」;而侯友宜在多份民調的逐漸下滑,更讓有意捲土重來、完成2019年未竟之夢的另一位有力角逐者—鴻海集團創辦人.郭台銘,在4月5日發表參戰宣言,並為突破傳聞中獲得提名前必須達成的「民調穩定超越侯友宜」等條件,餐宴有力人士、地方行程、座談會,甚至是民調催票電話等方式,多管齊下,再加上「即使被認為是失言也好,總而言之先搶下聲量」的態度,態勢不可不謂積極。

隨著傳聞的徵召日接近,雙方動作日烈,郭董在一邊繼續透過餐敘等方式,拉攏不受侯友宜所喜、保持距離的藍軍地方派系時,也安排多場大型造勢行程,以展現藍軍親郭派地方頭人的動員力,並意圖一統其核心支持層老虎軍團、韓粉及其他深藍,團結藍軍非建制派;而侯友宜也沒有坐以待斃的打算,除了積極鞏固雙北市議員、立委及立委候選人以外的支持,並力求在市議會為其量身訂做時程、提早進行,現正由民進黨進行的市政總質詢中,以較平穩的方式過關以外,近期也將準備舉辦88桌餐會展現實力。可以預期的是,在5月17日或24日中國國民黨正式決定徵召人選以前,雙方的爭鬥將持續進行,即便宣布徵召人選,風波也很難平息下去,甚至可能引發泛藍陣營大分裂,後勢難料。

也就是此番政治權力的競逐、以及其間發生的某些事件,讓筆者對「現代的聲量政治,到底能夠被政治人物及其背後的政治工作者,操弄到什麼地步」這件事,有近乎嘆為觀止的感受。

如上文所述,近期郭董動作頻頻的特徵之一,在於「即便被認為失言也好,總而言之必須把網路聲量搶下來」,所以最近這半個多月,郭董的失言頻率從2天1次「進化」到1天2次,內容也有逐漸加碼的趨勢(例如從「高雄半屏山小型實驗核電『站』」,「進化」到1縣市1核能電廠)。

近期,郭董大概是為了短程衝刺、爭取鞏固深藍支持,以利民調勝過侯友宜的緣故吧,郭董更是從失言推進到「不惜造假抹黑,也要繼續衝刺聲量」的程度,以致於他在說出「警備總部要復辟」「里長要受軍事訓練」之類的不實指控後,更拿2年前台灣爆發武漢肺炎首波本土疫情前後,鴻海永齡基金會協同台積電及慈濟基金會,各捐500萬劑BNT疫苗的事件,作為含血噴人的素材,刻意無視於「中國當局曾協同BNT疫苗的『大中華區』代理商—上海復星藥業集團,在2021年年初,介入BNT總公司與衛福部進行中的疫苗採購案協商,導致該次疫苗採購案無疾而終」,以及「BNT大股東去信郭董,表示『無法將疫苗售予政府機關以外的其他對象』」等等事實的情況下,誣稱「2021年初台灣與BNT間疫苗採購契約未能成案,係因台灣堅持要在合約中自稱係『獨立的台灣政府』」、以及「蔡英文總統透過時任總統府秘書長李大維的管道,向郭台銘授意,稱『大小姐說這次還是不要買(疫苗)了』,還要求郭台銘簽署『放棄參選2024年總統』切結書」,即便經過衛福部周志浩常次及王必勝政次等人火速澄清,甚至出示當時談判資料以正視聽、確認無郭董所稱文句,而李大維與總統府方面也嚴正否認以後,雖然郭董在疑似知道自己理虧的情況下,避而不提相關爭議,但截至10日為止,也並未看到郭董就此般不實指控,向受影響的各方鄭重道歉。

既然作為在台中國人社會縮影的中國國民黨、甚至是泛藍的政治人物們,有意角逐大位的人,都能夠為了拉抬聲量而不擇手段,不僅無法進行真正有益於台灣、也具真正可實行性的政策論辯,反而不惜造謠抹黑,那年輕世代的泛藍政客,為了謀取更多的曝光率與聲量,也只能夠採取更加辛辣、也更容易引發社會爭議的手法了。

泛藍年輕世代政客的此般狀況,雖然打開電視的政論節目,可以在是奉黨或頭人之命,上調性比較不藍的節目,去為黨的立場及議題辯護的那些直轄市縣市議員等等人物中,看到他們不管怎樣也要硬凹的另類賣力演出,很難說這些賣力演出沒有任何考慮到網路聲量的因素,但某位在2018年首度當選、去年剛連任,今年就成功拿到該黨「更上一層樓」門票,選區在某直轄市的年輕女性市議員,可以稱得上是這些人之中對於網路聲量最有企圖心的一位。

由於這位市議員很懂得運用法律作為武器,請容筆者姑隱其名、過去的事情也請恕筆者在此略過,不過最近她挑戰該選區老牌現任立委、爭取黨內「更上一層樓」的門票的過程,以及在初選勝出後,從對同選區市議員同僚出身的對手,運用長期蒐集的建檔相簿,展開「看圖說故事」的攻勢,再到近期與多名立委及立委候選人,共同獲邀與郭董吃飯,不僅側錄其間郭董談話,還將其公開,並被具有泛藍色彩的女性老牌媒體人強烈批評的過程,可以看得出來這位女性政治人物是如何地渴求網路聲量,但這些手法到底應該如何評價,就是見仁見智的問題了。

聲量政治是如何在台灣走到現在這個地步的?

中華民國台灣現代民主政治下的政黨,由於其組織的原點—中國國民黨,組織架構係以蘇俄/聯共產黨為基礎,具有剛性政黨與列寧主義黨國殘影等等的特性,因此,即使後來在台灣民主化後,作為最大反對黨的民進黨,也與中國國民黨一樣,早早越過德國社會學家馬克斯.韋伯在《學術與政治》一書所說的最初期鬆散組織,以及以名望者、貴族與國會黨團為中心的政黨早期階段,在創黨之初就開始培養自身的專業專職黨務工作人員(也就是黨工),而黨工的職掌,也隨著政黨政治的發展,而出現分殊化與專業化的趨勢,其中負責主掌文宣的黨工,在網路還在早期發展階段、電視及平面廣告仍然是主流的時候,或透過自身發想、或透過與廣告或政治公關公司的協作,在某幾次選舉的部份廣告中,取得相當的成功,並成功引起社會熱潮,為候選人的勝利做出貢獻。

這樣的情況,由於2000年代起網路傳輸速度的加快、網路可承載內容由文字而影音的多樣化、網路社會的逐漸興起,以及社群網站在2000年代末期~2010年代初期的逐漸崛起,而出現新的變化,雖然網路社群曾經在莫拉克風災的災後救援中,扮演相當正面的角色;但,由於網路行銷的專業化與顯學化,政黨開始更多地將網路文宣與社群經營的業務,外包出去給網路公關公司,或者與長期合作的網路公關及行銷等相近類型的公司,發展出共生協作的關係,這樣的情況大概在2013年因為役男洪仲丘遭不當管教體罰致死、因此引發的「白衫軍運動」,開始捧紅當時還是台大醫院醫師的柯文哲,以及次年2014年,由於中國國民黨試圖挾其立院多數,強行違反朝野協商決議、將服貿通過審查,而引發「太陽花學運」,並連帶使得民進黨在2014年的多合一地方選舉中,不僅自身執政版圖大幅擴張,更與柯陣營合作,以「新政治」與在野合作的名義,將柯文哲送入台北市府的時候,就已經相當明顯了。

在民進黨2016年執政後,民進黨進一步深化社群網站的經營,不僅政治人物(特別是黨籍公職民代)多會有自己的社群帳號、由助理以小編的身份參與經營,同時還出現一種名為「側翼」的存在,在社群網站中經營人設形象、養出一定人氣後,再「適時」的協同黨的網路建制去進行議題說明、以及輿論風向引導等等的操作;但在野的中國國民黨也沒有就此棄守,泛藍的網路勢力,以及與其配合的政治公關及網路公關公司,引入中國的網路水軍等行銷手法、甚至是中國轉幾手後的統戰資金,配合中國當局,對台灣進行各種議題的操作,並與親藍親中媒體、以及該黨所經營的社群網站及通訊APP等等的大小耳語群組,將操作議題與想要植入的內容,依序從中央廚房推廣到最基層的耳語群組,這樣的操兵模式,以2018年多合一地方選舉中的高雄市長選舉捧紅韓國瑜、引發出所謂的韓流,作為其模式的高峰;而台灣民眾黨及時代力量,也開始在網路社群大力經營。

雖然民進黨在2020年總統.立委大選當中,受益於中國國民黨與其總統候選人—韓國瑜的親中色彩及「草包」特性,以及中國在2019年香港反送中運動的嚴厲鎮壓、徹底打破「一國兩制50年不變」幻想等等的因素,而順利延續執政與立院多數;但民進黨政府並未採取什麼有效的辦法,來防堵「抖音國際版Tik Tok」和「小紅書」等中國製有害APP在台灣的傳布與相關效應,也沒有採取其他手段來應對中國的各種柔性統戰(如日皮中骨手機遊戲),在2022年地方選舉的網路經營上,更是間接因此一敗塗地,至今依然束手無策,坐令泛藍政治人物,能夠將網路的聲量政治,玩到目前這種「聲量至上,政策論述品質及論述是否合乎事實都可以放兩旁」的程度。

面對這樣的趨勢,筆者目前除了「希望台灣人能夠在浮躁地追逐社群網站、或者影音網站上的各種資訊之餘,可以多花一點時間,充實自己也好、針對有興趣的議題切入開始深入了解也罷,並且磨練自己媒體識讀及分析事理等等的基本公民素養」以外,對於結構性的問題,則有某種程度的無力感。但願台灣人的集體民智,能夠穿透各方人馬為了追逐網路聲量,而製造出的各種議題與雜訊,有足夠的清明與神智,能夠在明年的大選,做出正確的判斷與選擇。

作者/吳哲文

Share this:

  • Facebook
  • Twitter
  • Email
  • More
  • Tumblr
  • Pocket
  • Pinterest
  • LinkedIn

Related

2023-05-13 吳哲文

Post navigation

企業家適合當政治領導者嗎? → ← 幻象兩千另一個替代機種:F-18E/F

Related Posts

民眾黨的新花樣和國民黨的對策

鄭麗文和黃國昌兩大頭相會後,「藍白合」舉步維艱,毫無進展,尤其是明年地方選舉,兩黨推出人選是不是要有合作的機制,還是兄弟爬山各自努力 ? 看來民眾黨是慌了!這樣不行,那樣不行,乾脆「破釜沈舟」,孤注一擲:黃國昌選新北市市長,絕對不讓 ! 民眾黨的策略轉折的「新花樣」,台北的政治達人們是這樣分析的:「新花樣」一定來自教主「柯老大」的訓示和指導。民眾黨即使撈到嘉義、彰化、或宜蘭等小縣市,加上多幾席縣議員又怎麼了?民眾黨坐實是「小三」,甚至是上不了檯面的「小小三」! 民眾黨要有大做為,至少表面上也要「色厲」,不然會被國民黨和台灣選民所看穿!因此,你我小公民們不是看到:黃國昌組團帶著民眾黨家小到日本訪問,標題是「為了台灣」;更奇怪的,訪問到日本人士都很有默契,異口同聲都說他們是「挺台派」。 在中國、和在台國民黨,一片文攻武赫打倒「高市早苗」風暴中,杯葛所有中日旅遊來往,甚甚動用實兵演練,準備把二次戰後,習於「和平」的日本人民嚇破膽!民眾黨「柯老大」獨出一幟,不是只吃天婦羅、殺西米、丼飯,而是命令黨內「黃老二」帶團來日本打氣,「柯老大」一定有他的道理! 「柯老大」是看出國民黨鄭麗文是「內外交迫」,而「色厲內荏」!你我可用國民黨新北市大家長侯友宜的金言,『政治要符合「人民的期待」』。鄭主席的「新政」,或許符合部分國民黨員的期待,符合整體國民黨員嗎?甚至是台灣人民的期待嗎? 「柯老大」看到這點,所以「為了台灣」( 不是「為了中國」),才能開拓票源。不是為了要站在巨人肩膀上,才能看清世界。可惜,「柯老大」的見解,若以他和民眾黨往日的言論、做為比較,顯然格格不入,矛盾百出,言偽而辯。顯然世稱「偽君子」者,不只是「黃老二」的那一位 ! 對於民眾黨「藍白合」的新花樣,國民黨會有新的對策?國民黨百年政黨,號稱「人才濟濟」,怎麼會沒有 ?可惜多數是隱忍不發,或是語焉不詳,如侯友宜市長。青壯世代敢言人不敢言者,有「凌濤」好漢耶!好漢說:台灣孤立無援,需要朋友:有朋友願意施以援手,我們卻反目相向,攻擊批鬪,毫不留情,這是甚麼樣的道理 ? 世說:眾人之諾諾,不如一士之諤諤。看來國民黨的「鄭紀」中央,不只會如媒體所言「令不出中央」,更可怕的是鄭麗文主席手握國民黨權柄,言路會為之斷絕。鄭主席甚至公開聲言:「2028年可能不會有大選 !」:國民黨內有沒有人敢提出疑問 ? 怪不得台北的政治思想達人們會說:國民黨會有甚麼「對策」,只有鄭主席的對策:她的箭已上弦,隨時待發!—— 傳統國民黨的意識形態、價值系統的「根」,看來已經爛掉了,有人還期待「老幹新枝」。國民黨再不(黨內)自救,來日會不會有如「世說新語」所描述的「楚囚」之悲歌:風景不殊,舉目而有江河之異,皆相視而流淚 ! 作者: 胡嚴

台灣有事,不代表國民黨沒事!

近日,日本首相高市早苗的台灣有事,就是日本有事說,引起了中國政府大動作反彈。並且,以中客不入日本作為要脅。此舉,卻促成台日更加緊密的互動與彼此聲援! 可是,國民黨立委們,卻在立法院的質詢台上,質疑我國外交部,為何跟日本唱和。還表示,這樣會刺激中國!此番邏輯,正恰恰告訴國人,國民黨一點都不關心台灣有事。 國民黨不關心台灣有事,時打從心底覺得,中國侵略,受害的不是他們,是你們這些台獨、這些台灣人。也因此,他們寧願成為台灣有事的幫兇!這才是台灣最大的危機。 綜觀歷史來看,頭城的人,最後下場都很悽慘。鄭克塽降清,結果整個家族都被派往清軍與俄羅斯戰爭的最前線,當炮灰。讓在南方長大的鄭家軍,飽受嚴寒跟戰火!這是國民黨得清楚的真相。 事實上,不會效忠自己國家的人,勢必也難以讓敵方信任。國民黨人不要認為,台灣有事,代表國民黨沒事!這是天大的笑話,因為台灣只有一個,覆巢之下無完卵,這是鐵錚錚的事實。 想必,這也是日本高市早苗首相,會以穩定印太平衡,喊出自我防衛的關鍵!這其中道理,正在於中國的步步進逼與霸權心態。具有這樣的霸權心態,就無法跟各國平等對待。而以同樣的制裁方式,包括禁觀光客、禁水產、禁和牛等等…… 來逼日本就範。 這些相似的卑劣手法,台灣人看在眼裡,都能感同身受。只有國民黨會默不作聲,甚至打壓台灣政府給日本送暖。這不只笨,而是徹底地壞!就跟隔壁鄰居,為我們出頭與讚聲。結果,自家人竟然謾罵,幹嘛多管閒事,刺激中國…… 別忘了,深受國仇家恨的是國民黨。有歷史恩怨的也是國民黨。台灣當時,根本沒有跟共產黨有什麼瓜葛。如今,國民黨卻要一意孤行,將台灣奉送給共產黨。這不是精神分裂,就是瘋狂又發癲了呀! 台灣有事,不代表國民黨沒事。這是中共慣用手法,將戰爭的錯誤,推給特定族群,把青年上戰場;老人能倖免,當作一場兒戲。其實,留島不留人,才是中國想要的。接著,橫掃太平洋,是中共的霸權目標! 高市早苗,正是看透了中國的真正本質。才能在過去的節目上說出,中國跟美國,是完全不同的國家!中國帶來世界的傷害與罪惡,會是21世紀的人類,所無法承受之重!並且,中國正在利用民主,殘害民主國家的自由跟未來…… 而台灣跟日本,正站在第一島鏈,守護我們世世代代的樂土! 從台灣有事,不代表國民黨沒事,可以發現,國民黨不會沒事,他們的考驗才正在開始。當世界與台灣站在一起,而國民黨卻堅持與中國站在一起時,正是台灣人民做出選擇的時候了。讓台灣歸於世界;讓國民黨回歸中國吧! 作者:黃宗玄

國會巨獸從「休」掉大法官到恣意搬錢的「立法獨裁」!

  孟德斯鳩曾以為三權分立能透過「野心對抗野心」達成恐怖平衡,但他未料到台灣現況。當國會多數席次結合了無下限、無恥度的政治意志,立法權竟異化為一頭不受控的「利維坦」。這頭巨獸不僅吞噬行政權,更透過技術手段讓司法權「腦死」,藍白兩黨正聯手進行一場「憲政拆除工程」。 首先,2024年10月25日,憲法法庭宣判立法院藍白兩黨強行通過的國會職權修法部分違憲,藍白陣營無所不用其極地要「休」掉大法官。自2024年10月底七位大法官任期屆滿後,立法院便上演了一場精密的「癱瘓劇本」。一方面,2024年8月及今年7月,兩度全數否決賴清德總統提名的七位大法官人選,導致憲法法庭僅剩八位大法官,長期處於缺額狀態;另一方面,立法院強行通過《憲法訴訟法》修正案,將參與評議門檻提高至「十人」,且需「九人」同意才能開會判決,造成「無法釋憲」的憲法法庭。這種「憲政硬球」策略與波蘭、匈牙利威權政府手法如出一轍。只要無法控制法院,便透過修改規則來癱瘓法院。 憲法守門員被架開後,立法院便肆無忌憚地掠奪中央政府的資源。《地方制度法》的修正,無視台北市人口流失的客觀事實,強行刪除人口限制,規定直轄市一律設置三名副市長,外界譏為「李四川條款」。服務對象(人口)減少,官僚體系卻逆向膨脹,實屬反智。 更荒謬的是《財劃法》修法,藍白要求中央釋出財源卻拒負財政紀律責任。即便離島補助公式出現弄錯分母的低級數學錯誤仍死不認錯,甚至訂定「補助不得少於前一年」的霸王條款。這並非重劃財政,而是掏空國庫、癱瘓施政。同時,立法院將「預算審查權」武器化,恣意凍結各部會機關或監察院預算。這種將預算作為政治報復的手段,迫使行政機關低頭乞憐,徹底破壞了「行政執行、立法監督」的界線。 在主權議題上,花蓮富里鄉學田村村長未放棄中國籍被內政部解職一案,國民黨團竟擬修《國籍法》讓中配參政權「脫鉤」國籍規範。公職人員效忠國家是絕對前提,允許未放棄敵對勢力國籍者掌握公權力,無異於在體制內安插「特洛伊木馬」。 最後,藍白陣營甚至圖謀將總統選制改為絕對多數制的「二輪投票,贏不了遊戲就修改規則,正是近兩年來的國會寫照。這隻「立法獨裁」的巨獸,正一磚一瓦地拆毀台灣的憲政民主。 作者:秦靖  

人會被AI浪潮淹沒嗎?

台灣知名言情小說作家席絹日前發表公開信宣布封筆,信中她特別點出當代創作者的焦慮:「當AI變得無所不能時,創作者都在問:『我們還有存在的必要嗎?還有生存的空間嗎?』」。事實上,AI浪潮席捲全球之下,受衝擊的不只是文字創作者,各行各業均面對「無所不能的AI會不會取代人」的課題。         這絕非危言聳聽,不同於傳統的分辨式AI主要用於分析既有數據,近年問世的生成式AI具強大的學習能力和創造性,生成式AI可以學習數據、文本、音樂及各領域知識,並會運用訓練資料來解決問題,例如可以生成文字、影像、音訊等諸種形式的內容,或進行產品設計,當今職場上為數眾多的工作生成式AI都可完成,甚至效率還勝過人。然而,這並不意味著人將會被AI所取代,相反地,人只要活得更像「人」,就能展現AI不具備的獨特價值,以文字創作為例,生成式AI或許可藉由學習大量特定主題文本,從而生成結構工整、詞藻華美的文章,然而卻無法表述價值、情感等抽象概念,因為類此概念欠缺客觀固定的形式,需要仰賴人的獨立判斷與個別感受,這是目前AI無法達到的層次。換言之,在AI時代,能思考、有情感及富創意等「人性特質」的重要性勝過以往。         另外,誠如荀子《勸學篇》所云:「君子生非異也,善假於物也」,意指君子的成就不凡非因天賦異稟,而是善於利用外在資源所致;人們若善用AI,同樣可締造非凡成果。具體的作法是拆解工作流程,檢視可導入AI以提升效率之處,以媒體業為例,從業人員可使用生成式AI來校正錯字及修飾不通順的文句,當這些瑣碎的事務由AI代勞後,從業人員便可花更多時間與心力深入挖掘更具深度、更切合讀者需求的報導題材。         若能做到理解及善用AI,人不僅不會被AI取代,反而能讓AI成為關鍵性的助力,在AI浪潮下站穩浪板,踏浪前行。 作者:王昱培

Recent Posts

民眾黨的新花樣和國民黨的對策

民眾黨的新花樣和國民黨的對策

鄭麗文和黃國昌兩大頭相會後,「藍白合」舉步維艱,毫無進展,尤其是明年地方選舉,兩黨推出人選是不是要有合作的機制,還是兄弟爬山各自努力 ? 看來民眾黨是慌了!這樣不行,那樣不行,乾脆「破釜沈舟」,孤注一擲:黃國昌選新北市市長,絕對不讓 ! [...]

More Info
台灣有事,不代表國民黨沒事!

台灣有事,不代表國民黨沒事!

近日,日本首相高市早苗的台灣有事,就是日本有事說,引起了中國政府大動作反彈。並且,以中客不入日本作為要脅。此舉,卻促成台日更加緊密的互動與彼此聲援! 可是,國民黨立委們,卻在立法院的質詢台上,質疑我國外交部,為何跟日本唱和。還表示,這樣會刺激中國!此番邏輯,正恰恰告訴國人,國民黨一點都不關心台灣有事。 [...]

More Info
國會巨獸從「休」掉大法官到恣意搬錢的「立法獨裁」!

國會巨獸從「休」掉大法官到恣意搬錢的「立法獨裁」!

  孟德斯鳩曾以為三權分立能透過「野心對抗野心」達成恐怖平衡,但他未料到台灣現況。當國會多數席次結合了無下限、無恥度的政治意志,立法權竟異化為一頭不受控的「利維坦」。這頭巨獸不僅吞噬行政權,更透過技術手段讓司法權「腦死」,藍白兩黨正聯手進行一場「憲政拆除工程」。 [...]

More Info
人會被AI浪潮淹沒嗎?

人會被AI浪潮淹沒嗎?

台灣知名言情小說作家席絹日前發表公開信宣布封筆,信中她特別點出當代創作者的焦慮:「當AI變得無所不能時,創作者都在問:『我們還有存在的必要嗎?還有生存的空間嗎?』」。事實上,AI浪潮席捲全球之下,受衝擊的不只是文字創作者,各行各業均面對「無所不能的AI會不會取代人」的課題。         [...]

More Info

搜尋

精選文章

川習會的中美矛盾是戰略,不是貿易!

2017-04-08 韓非

八仙樂園爆炸案:缺乏常識造成的災難

2015-06-28 異想

彰化縣民輪替後的哀與愁

2016-03-06 許家瑋

新文明病:儲物症(Hoarding disorder)似正在增加

2015-04-13 楊庸一

訂閱本站

輸入你的電子郵件訂閱新文章並接收新通知。

Powered by WordPress | theme Dream Way
Powered by WordPress | theme Dream Wa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