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看到前鴻海董事長郭台銘的競選造勢活動,以及他在公眾場合所說的每一句話,開始讓大家討論,一名「成功的企業家」到底適不適合當一名政治領導者。這一題目前有許多看法與疑問,有人認為可以,有人認為不行。但我認為,如果從新自由主義的「去管制」跟「去政治」來談的話,應該是不適合。為什麼?
我的理由是,在新自由主義中的政府「去管制」,意味著削弱政府職能。政府職能的執行,其目的是要解決社會問題。但社會問題從哪進入政治體制?當然是從國會、議會這些民意機關而來。也就是說,新自由主義所強調的去管制,就是「去政治化」的要求。「去政治化」,某種程度是要降低民意機關監督的功能。於是,「去管制」等於「去政治」,「去政治」就跟「去監督」關聯起來了。上世紀70年代後,全球掀起一陣新自由主義風潮,著名的有英國柴契爾政府、美國的雷根政府。而台灣,也在1990年代後,開始走上新自由主義的管理邏輯,除了降低政府職能外,同時政府內部管理也走上「企業管理」那一套。
循著這樣的邏輯來看企業家轉政治在實務上的謬誤。
企業家是相對獨裁的個體,尤其是那種大到不易倒的,更有專制獨裁的傾向。例如,是否賦權予經理職以上的主管階級,雖然有KPI,但這種KPI仍是董事的行政範疇,隨時可以收回來;他想要開除你,雖然有一定的行政程序,但無需公開透明;加上,大企業的資金流動規劃,都牽動某區域廣大員工與家庭的生計。但因為企業是企業主的私人財產,難以透過「民主的方式」介入。因此長久下來,企業主的思考模式,已經沒有所謂的「監督」觀念。
這也是為何政府在引進新自由主義的同時,「去管制」跟「去政治」的概念是導致民主國家的政府無能為力,以及讓獨裁政府繼續存續的主因。
在民主國家裡,因為強調政府從自由市場抽離,因此必須削弱更多職能,即便蒐集一堆意見,最後為了避免行政權擴大而被冠上「管太多」的罵名,所以導致效能不彰。
在獨裁國家裡,新自由主義所強調的「去政治」,意指撇除民意機關帶進的多元聲音,因此導致越專制,越符合新自由主義的「去政治」要求。且一旦獨裁政府的政策只要都以「發展經濟」為藉口(像是什麼「政治為經濟服務」),偷渡其專制獨裁的意志,那麼,那些強調新自由主義的民主大國也無法說什麼,甚至還會給予支持。例如,智利皮諾切政權,還有台灣威權黨國時期,就是明顯的例子。
以上述邏輯還有例子來看看郭台銘的言論,十足就是典型的「被新自由主義慣養的前獨裁政權下的企業掮客」。從他開始講「政治為經濟服務」的開始,就知道這人只能在他的獨裁企業體存活,完全不能「管理眾人之事」。所以,企業成功者不一定會是好的政治領導者。尤其是在獨裁時期下竄起的企業掮客想選總統的話,30年前不可能,30年後不適合,尤其是在民主鞏固後的今天,選這種人出來根本是對民主自由的自我閹割。
作者/洪啓堯